天天看點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小時候的你是“社恐”還是“社牛”?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性格(内向和外向)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但是“社恐”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社恐是孩子怕見生人,甚至與熟人談話時都感到緊張、臉紅、羞怯,不願到人多熱鬧的場合;有時還會口齒不清、口吃、不敢擡頭看人;嚴重時,在與人交往中出現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無措等現象。如果孩子隻是不愛說話,不願意與人打交道,還上升不到社恐的地步。

如果孩子膽小懦弱、性格孤僻、不擅長交往,這正是社交恐懼症的雛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果将不堪設想。是以順其自然本身就不是正确的,需要家長綜合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科學幹預。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其實很多媽媽覺得孩子過于内向,看到生人不願意打招呼,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也不願意分享。

那麼你的孩子是“社恐”還是“社牛”?

這件事情不能隻看表面,咱們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

0~1歲:孩子這個階段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體,努力弄明白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動作是自己的,至于身體之外的東西,暫時還顧不上。

1~2歲: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也能區分出自己和别人的關系,但是還分不清“你的”“我的”界限,在孩子的心裡,隻要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伸手拿,這個時期是溫柔(給安全感)又堅定(建立規則)的引導時期。

2~3歲:我的東西你不能碰 3歲以後,随着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是以想要捍衛自己的權利,進入了“物權敏感期”。

這個時期要保護好孩子的物權意識,建立好安全感,之後呢,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社交了。 怎麼引導孩子社交呢?#如何讓孩子擺脫社恐#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1、尊重孩子的意願。不願意的時候絕不強迫,更不要給孩子扣上“沒禮貌”、“太内向”的帽子。 大人還會“社恐”呢,孩子怎麼就不能人生啦?

2、大人的以身作則原則,你希望你的孩子見人打招呼,那你在電梯裡碰見熟人會打招呼嗎? 你希望孩子怎麼樣,你就需要怎麼樣。

3、建立環境,創造機會。有年紀相當的玩伴,可以經常一起玩,逐漸建立規則。多參加集體活動,引導孩子如何去交朋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對于社交恐懼的孩子,不要太急于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曝光。

4、在家裡盡可能多贊揚孩子,肯定孩子,幫助他增強自信心,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總之呢,就是尊重孩子,接納孩子,安全感足足的,孩子遲早會勇敢地從你的身後踏出去,去與這個世界建立聯結。

内向或外向,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不要把自己對“完美小孩”的喜好投射在孩子身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不是口号,是真的需要父母發自内心的去接納自己的孩子。

不焦慮,享受養育本身的快樂。

“社恐”或“社牛”都是好的,都是有力量在的。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孩子“社恐”還是“社牛”?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