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74家醫院參與!剛剛,二級公立醫院首張“國考成績單”揭曉

猶記2019年歲末,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通知下發,在醫療圈激起一大波漣漪。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二級公立醫院「國考」成績單首次揭曉。

2022年1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關于2019年度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

《通報》指出,經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稽核确認,全國共3074家二級公立醫院(含908家中醫類二級公立醫院)參加第一年度(2019年度)績效考核工作,約占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總數的53%。

3074家醫院參與,這無疑也是公立醫院「統考」以來,「參賽選手」最多的一次。

過程之久,預示過程之艱難。一位接近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的人士透露,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情況統計工作較為艱辛。由于二級醫院資訊化基礎較差,是以最初送出的資料問題較多,經曆了多輪「返工」。

河北省井陉縣醫院院長李計東印證了這一說法。他告訴健康界,其在二級醫院當中,屬于資訊化水準較高的醫院,但是資料填報了3次才過關。原因是剛開始填報的時候,經曆了「了解不對、了解不準」的過程。

「這是第一次全面揭曉二級公立醫院的畫像以及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意義重大。」上述人士對健康界表示。

電子病曆水準有待提升

一半為2級以下

「國考」大量資料來自于病案首頁。是以,資料填報的完整、準确,是「國考」順利開展的基礎。

這和醫院的電子病曆水準關系密切。《通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參加考核的二級公立醫院中,共有1843家醫院參加電子病曆應用功能水準分級評價,參評率為85.09%,平均等級為2級。其中,33.75%的醫院達到3級及以上水準,可實作部門間資料交換的要求;51.34%的醫院為2級及以下水準,尚不能實作醫院内部門間資料交換。

相比之下,2019年參加電子病曆應用水準分級評價的三級公立醫院為1874家,參評率達 99.36%,平均級别超過3級。其中78.13%的醫院平均級别達到3級及以上,獲評7級的醫院達到4家。

由此看出,二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曆水準顯然不如三級醫院,這難免影響「國考」過程的順利。

「醫院在此過程中,經曆了資料抓取困難、人工統計資料較多,導緻資料的不精确及誤差問題。」甯夏鹽池縣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饒銳告訴健康界,後來,醫院通過增加病案管理系統、病案首頁質控系統、電子病曆系統與醫院HIS等相關系統對接,解決了資料導出的問題。

值得肯定的是,參加考核的二級醫院當中,也不乏資訊化建設「優等生」——5.7%的醫院達到4級水準,可實作全院資訊共享,滿足初級醫療決策支援;1843家中有11家達到5級水準,可實作統一資料管理,滿足中級醫療決策支援。

另外,參加考核的二級醫院中,大部分履行了通過資訊化平台幫扶基層的職能。60.16%的二級公立醫院建立了遠端醫療中心,能夠向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遠端會診、遠端影像診斷、遠端心電診斷等服務。其中,能夠提供遠端會診服務(54.34%)或遠端影像服務(48.57%)的二級公立醫院占比相對較高。

患者滿意度高

薪酬福利有待提升

這份成績單顯示,全國患者滿意度整體處于較高水準,但醫務人員滿意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滿意度評價方面。2019年,參加考核的二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為84.43分,住院患者滿意度為89.32分,醫務人員滿意度為76.48分。

與同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的滿意度對比來看,二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和醫務人員滿意度分别低0.98分、1.69分和2.36分。

「這表明二級醫院的服務品質與三級醫院相比尚存差距,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中國人民大學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丹對健康界分析道。

從具體次元看,門診患者對于「護士溝通」「醫生溝通」「醫務人員回應」的滿意程度普遍高于三級醫院。

「二級醫院醫務人員更加耐心、仔細,得到了患者的認可。」王丹同時提到,這也可能是因為患者對于二級醫院的期望值不如三級醫院高。

環境與辨別,則是二級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都不滿意的次元。這提示二級醫院在就醫環境建設上需要繼續努力。

與三級醫院醫務人員滿意度結果一緻的是,二級醫院醫務人員同樣最不滿意薪酬福利、工作内容和環境。

「薪酬福利是影響醫務人員滿意度的重要因素,薪酬福利不比對加之較大的工作壓力、較差的工作環境,導緻這兩個次元的滿意度互相影響,成為醫務人員最不滿意的兩個次元。」王丹認為,這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和醫療機構進一步建立完善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福利制度,同時改善醫務人員的工作氛圍和環境,提高執業感受,最終提升醫務人員滿意度。

3074家醫院參與!剛剛,二級公立醫院首張“國考成績單”揭曉

圖檔 | 圖蟲創意

三級手術占比33.46%

抗菌藥物使用不達标

合理用藥水準較低,是二級公立醫院醫療品質方面較為突出的問題。

2019年,二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40.96DDDs,尚未達到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不超過40DDDs的要求,且仍有44.64%的二級綜合醫院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超過40DDDs。相比之下,2019年三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基本保持穩定,且優于40DDDs的國家要求。

「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中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黑龍江牡丹江心血管病醫院藥學部主任滕海龍向健康界分析,原因有三點:

一方面來自臨床醫生對适應症的把握不準、用量偏大、聯合用藥過多等因素;

一方面來自臨床藥師的功能發揮不足,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貫徹不夠徹底等因素;

一方面來自醫療機構上司重視不夠,不能将國家規範性要求提到醫院核心管理的高度。

微創手術和三級手術的開展情況,皆是醫療技術水準的重要展現。根據《通報》,二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手術占比為18.14%;在手術患者中,微創手術占比12.07%,三級手術占比33.46%。其中,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84.90%)、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81.95%)等微創手術,在二級公立醫院中已開展的較為普遍,參加考核的醫院中有八成以上能開展。

在原來能夠開展的三級手術的基礎上,2019年,部分二級公立醫院又新開展了頸總動脈修補術、内鏡下蝶腭動脈結紮術、腘動脈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換術、聯體雙胎不等份分離術等技術,其中約50%新開展的三級手術,是在對口支援醫院的支援和指導下完成的。

「國考」也在引導着二級公立醫院專科建設水準的提升。河北省井陉縣醫院院長李計東說,醫院這兩年在籌備和參加「國考」的過程中,在指揮棒的作用下,逐漸明确了發展道路:專科,發展更細。比如,進一步發展亞專科,成立了消化内科、呼吸科、胸外科,骨科細分為關節、脊柱、骨傷科等,使得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水準不斷升。而全科醫生,也相應下沉到鄉村一級。

騰籠換鳥,尚有較大空間

二級公立醫院在營運管理上的任務仍然艱巨。

2019年,二級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次均醫藥費用增幅分别為6.75%、6.08%,門診和住院藥品次均費用增幅分别為8.36%、3.31%。

住院藥品次均費用增幅低于住院藥品次均費用,是一個積極信号,說明醫院收入結構已經發生變化,藥品管理效果得到加強。

但從另一方面,二級公立醫院人員經費占比為38.45%,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為29.56%,占比并不高,這說明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尚有較大空間。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示情況,參加考核的3074家二級公立醫院醫療盈餘率為2.07%,但其中16.88%的醫院醫療盈餘率為負數,虧損率為24.59%;與之對比,三級醫院醫療盈餘率平均值為3.00%,虧損率為17.61%。

目前二級醫院資産負債率為49.39%,但在虧損醫院中,3.22%的二級公立醫院資産負債率超過100%,40.60%的二級公立醫院資産負債率超過50%。

「公立醫院的資産負債率大于50%也并不能完全說明醫院的經濟營運狀況不好,反而在某些程度上展現公立醫院輕資産的營運模式。」内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總會計師劉宏偉曾向健康界提到,從學術角度切入,一般各行業機構資産負債率保持在60%左右較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二級醫院運作成本相對高于三級醫院,其萬元收入能耗支出為125.31元,而三級醫院為95.71元。

醫護比達1:1.55

人才隊伍建設仍困難

人才隊伍建設,一向是二級醫院面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和挑戰。根據《通報》,二級公立醫院在人才培養經費投入占比為0.38%。

河北省井陉縣醫院院長李計東說,這兩年,醫院通過搭建平台、提高待遇,使得人才隊伍比以往穩定。但是,想要招到更高素質、更強能力的人才,仍需一個過程。

根據《通報》,二級醫院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結構不斷趨于合理。2019年,全國二級公立醫院醫護比為1:1.55,超過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提出2020年達到1:1.25的目标要求。

此外,大部分二級公立醫院的麻醉醫師占比約為3%~5%,兒科醫師占比約為3%~8%,重症醫師占比約為0.2%~1%,病理醫師占比約為0.4%~1.6%,中醫醫師占比約為5%~15%。

「國考」也給二級公立醫院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通過國考,甯夏鹽池縣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饒銳發現自家醫院在病理、重症醫師占比較低,需要進一步強化人才引進及培養。他說,醫院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推動内涵建設,在高層次人才引進、高技術含量的醫療服務供給、先進科學管理理念上下功夫。

「國考」是對醫院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和精準「把脈」。饒銳表示,随着第一次二級公立醫院「國考」結果的公布,将使得醫院認清自己在管理營運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不斷完善和提高管理水準。

根據要求,全國二級公立醫院應在3年内(2020年至2022年)逐漸納入績效考核範圍。

來源|健康界

作者|劉文陽 楊瑞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