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海外購物仍需等待,奢侈品牌重新審視“本土機會”

近日,鑒于疫情不斷惡化,意大利奢侈品牌喬治·阿瑪尼 (Giorgio Armani) 取消了原定于1月15日和17日在米蘭舉行的Emporio Armani和Giorgio Armani時裝秀。

兩年前,Giorgio Armani就是首個因為疫情取消時裝秀的奢侈品品牌。如今,跨國相聚仍然困難。

據麥肯錫公司和《時尚商業》釋出的《2022 年時尚狀況報告》預計,國際旅遊業要到2023年至2024年才能完全恢複,許多奢侈品使用者“為便宜而旅行”的海外購物之旅仍需等待。

《2022年時尚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呈現了未來十二個月将塑造時尚行業的最重要趨勢的願景。其中着重提出“本土市場”的重要性:随着旅遊和奢侈品購物之間的動态轉變,高端品牌需要重新制定新戰略,以吸引近距離購物者和長期入境旅遊,“為了把握未來一年的購物模式轉變,奢侈品企業應該更深入與不同區域的本土消費者展開互動 , 重新平衡他們的全球零售足迹。”

當海外購物仍需等待,奢侈品牌重新審視“本土機會”

在比斯特上海,Giorgio Armani成為首個呈現在“尚舍空間”裡的品牌,這裡結合産品營造拍照空間,滿足許多使用者在社交媒體平台打卡曬照的需求。

在新冠疫情之前,英國的比斯特購物村曾是中國國際遊客的主要景點之一。如今,這些顧客轉向了國内的打折購物中心。

當海外購物仍需等待,奢侈品牌重新審視“本土機會”

盡管線上銷售日益重要,但《報告》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中國年輕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定時更喜歡與品牌店銷售人員的面對面交流,也是以品牌需要将商店視為自己的媒體管道,重新構想店内體驗,迎合年輕消費者渴望與衆不同及受到重視的願望。 這個冬季,Tod's、Coach、Kenzo等多個時尚品牌,在比斯特蘇州舉辦了VIP沙龍和尊享特賣會,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品鑒新品,還有盲盒牆互動等體驗。

當海外購物仍需等待,奢侈品牌重新審視“本土機會”

這兩年,歐洲奢侈品銷售已經受到中國和其他地區消費回流的打擊,包括英國的哈維·尼克斯(Harvey Nichols)、法國的老佛爺百貨在内的奢侈品零售商都在努力适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除了擴大了電子商務業務,他們也繼續增強本地化政策來吸引客戶。老佛爺百貨集團也加快其在華業務部署,在深圳簽訂協定開設一間新的百貨商店,并計劃于2022年第四季度末試營業。

旅行受限之下,免稅區政策更多鼓勵奢侈品購物者在國内消費。《報告》就預計到2025年,海南省整體免稅銷售業績将占中國奢侈品市場的三分之一。

1月1日,海南省商務廳消費處對外公布,2021年海南10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601.73億元,同比增長84%。其免稅購物人數967.66萬人次,同比增長73%。

中國繁榮的免稅市場對奢侈品牌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新挑戰。

展望未來,《報告》認為,消費者可能會開始謹慎地進行國際旅行, 但最有可能的是,“奢侈品消費者會在國外購買更新穎的本地設計,同時繼續在國内市場購買價格實惠的奢侈品和本地品牌。”

為應對這些動态,旅遊零售和免稅企業将需擴大視野,為旅行者提供比通常更多的商品組合,例如獨特的本地産品或合作,以豐富客戶體驗,超越簡單的免稅優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