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同馬家小村遺存分析

大同馬家小村遺存分析

《文物季刊》 1992年04期 海金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于1991年9月對大同馬家小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了發掘,揭露面積70餘平方米,清理殘房址四座,出土一組機關明确、特征鮮明的陶器,令人關注(見《山西大同馬家小村遺址》,《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以下簡稱《遺址》)。

山西北部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過去做得比較少,這次發掘雖然揭露面積較小,出土物不十分豐富,文化面貌反映得也不夠全面,但遺存(主要是陶器)表現出的特征引人注目,對研究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有着重要意義。本文拟通過對該遺存的分析,對其時代,文化性質和文化關系等問題作進一步讨論。錯誤之處請大家指正。

馬家小村遺存的年代與性質,《遺址》初步認為Fl—F4基本為同一時期遺存;年代為仰韶時代中期的廟底溝期;頗具廟底溝文化作風。

由于馬家小村遺存的成份構成比較複雜,是以有必要作進一步分析和讨論。

(一)F1-F4不存在任何地層疊壓和打破關系。考察其年代關系,隻能通過類型學的比較研究來認識。

為便于比較,我們将Fl—F4出土陶器按機關依類劃分制出對照表(見下表)。

大同馬家小村遺存分析

由表中可知,Fl—F4均含寬彩帶缽、斂口缽;Fl—F3含折沿夾砂罐.F3,F2含尖底瓶、疊唇盆,斂口罐;F2、F1含寬沿有彩灰陶盆;Fl,F3含紅陶黑彩卷沿盆《遺址》未發表線圖,是因為标本僅口沿部分)。此外,F1出土一件“四系甕'',F 3出土一件“四系罐”,器類雖不同但均為“四系”。

該遺存陶器組合中最主要的器形為缽類、尖底瓶和折沿夾砂罐。前、後兩類于四機關中多共出,唯尖底瓶隻出于F3和F2。尖底瓶有兩種,一種為重唇口,隻F2出一件;另一種數量較多,F3複原一件,壺口,尖底,腹飾橋狀耳一對,底較鈍,飾線紋,F2也出兩件(除重唇口瓶),其中一件除器口殘外,餘部形制特征均同于F3瓶,由此可推知F2這件尖底瓶的口部也是壺形口(圖一,2、3)。

大同馬家小村遺存分析

紋飾皆以線紋為主,另有素面、彩陶、繩紋和少量弦紋,不見籃紋。彩紋均以黑彩為主,褐彩也占一定比重,紋樣有寬彩帶紋、弧邊三角紋、圓點紋。F3因出土物較其它機關豐富,彩紋還有鈎葉、專邊三角、半月和垂弧形等紋樣。’

陶質都存在泥質、細泥和夾砂陶,顔色以紅和橙色為主,另有少量灰陶。

制法均手制,用泥條盤築和套接法,器表的按壓紋樣(條狀和食指大小的平行凹坑)如出一轍(見《遺址》圖版貳,6,圖版伍,5)。另外橋狀耳較發達(JS《遺址》圖五,4;圖六,2,圖八,1、2、3、6)。

F1-F3都是半地穴式房子,形狀可辨的F3和F?,均為圓角長方形,室内地百及牆壁均塗草拌泥并經焙燒。結構完整的F1竈址火塘同門道相通、火塘口鋪石塊的現象和F3頗似(《遺址》圖二、圖三)。其建築風格是一緻的。

根據上述比較分析,尤其是陶器的共存現象,我們難于将它們區分出早晚來。亦即F1—F4基本同時。

(二)馬家小村遺存的大部分陶器特征同我們熟知的廟底溝文化廟底溝期遺存有較多的相似之處:窄條帶彩紋斂口缽、疊唇盆、紅陶黑彩卷沿盆、斂口夾砂罐同晉南廟底溝期同類器幾乎完全相同;黑彩為主,母題圖案為弧邊三角、圓點紋彩陶以及普遍施用線紋皆為廟底溝期文化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該遺存存在較多的寬彩帯缽(有的為圜底)和無彩圜底缽(少),也出有底較鈍的尖底瓶。在陝晉豫地區若将半坡遺址第二期、廟底溝遺址第一期和半坡遺址第四期(包括西王村三期)分别作為仰韶時代早中晚三期的話,馬家小村遺存的寬彩帶缽和尖底瓶(尖底部分)則分别與仰韶時代的早期和晚期相似。而耐人尋味的是這兩種看似較早和較晚的器形卻同屬廟底溝期的器物和彩陶共存(F3最為典型)。這種情形不能不引起我們注意。

寬彩帶缽與具有廟底溝期特征的陶器共生于馬家小村遺存并非孤例,在内蒙古中南部清水河白泥窯子“第一種文化”F13和河北曲陽釣魚台的遺存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由此,我們可以肯定這種器物在中原地區消失的較早,而在北方地區延續的時間較長(無彩圜底缽也應是這樣)。泥質紅陶或橙色陶的尖底瓶,盡管底較鈍,但器表都飾以線紋,該機關(F2)還出有一件帶有廟底溝期特征的重唇口尖底瓶。表明該類器物絕不會到仰韶時代晚期。

由此可見貌似早或晚的器物與廟底溝期遺存伴出隻是區域不同所緻,而不是年代上的差别。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原地區寬彩帶缽和尖底瓶的序列并不完全适用于其它地區。

馬家小村遺存的年代和清水河白泥窯子F1、蔚縣三關下層遺存基本同為仰韶時代中期,是這個地區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廟底溝期遺存。考慮到圜底器和折沿夾砂罐的情況,我們認為F1-F4的具體年代與廟底溝遺址第一期中偏早的機關同時或略早。

(三)一種考古學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或多或少地同其它考古學文化發生一定的聯系。表現在某一遺存中即存在多種文化因素,而這些文化因素則是我們衡量或判定其文化屬性的依據。

馬家小村遺存至少存在三種文化因素:

1,尖底瓶(重唇口瓶的口部;壺口瓶的口以下部分)、斂口缽、疊唇盆、紅陶黑彩卷沿盆、斂口夾砂罐、花邊底碗以及線紋、大部分彩紋(黑彩為主),為廟底溝文化因素。

2、“四系罐”、“四系甕”、圓腹罐及灰陶着彩,為本地文化因素。

3,尖底瓶(壺口部分)、寬彩帶缽(褐、紅彩)、圜底盆、斂口罐及一定數量的褐彩和斜線紋紅彩,為後崗一期文化因素。

三種文化因素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有機地結合在一體。如“四系罐”器形為本地因素,而彩紋卻為廟底溝文化因素,尖底瓶部分為廟底溝文化因素,部分又為後崗一期文化因素。

寬彩帶缽既有黑彩也有褐、紅彩,在半坡文化和後崗一期文化中都存在,我們将其暫歸入後崗一期文化因素。折沿夾砂罐在桑幹河流域、内蒙古中南部和晉中地區多有出土,它們既與半坡文化晚期同類器相似,又與廟底溝文化的鐵軌式口沿夾砂罐接近,我們暫将其歸入廟底溝文化因素。

很顯然,上述文化因素的劃分,馬家小村廟底溝文化因素在遺存中占有主要地位,進而可以使我們确定其文化性質屬廟底溝文化範疇。

馬家小村遺存的性質在該遺址發掘之前,根據周圍地區諸多資料也大緻可以估計到的。該遺存與周圍地區尤其是河北張家口地區同時期遺存存在着什麼關系,這是我們要讨論的第二個問題。

(一)晉中地區,發表的資料有:汾陽段家莊H3、柳林楊家坪F1、離石吉家莊F1。陶器基本組合是車唇口尖底瓶、卷沿盆、斂口缽、夾砂線紋弦紋罐、疊唇盆;彩陶均黑彩,以弧邊三角、圓點紋構成圖案母題,無動物形紋;紋飾除素面多飾線紋。缺乏釜、竈。

(二)河套地區,以清水河白泥窯子C點的F1和J點第二層的部分遺存為代表(涼城狐子山遺存也屬此階段)。器物組合是:折唇、重唇口尖底瓶、火種爐、寬帶紋缽、折沿夾砂罐、卷沿盆、疊唇盆、斂口或平口繩紋罐;彩紋除寬帶紋主要是弧邊三角、圓點形紋,黑彩為主有少量褐彩;紋飾以線紋為主。缺乏釜竈。

(三)張家口地區,主要以蔚縣三關下層為代表。器物組合是:恵唇口尖底瓶.平底瓶、寬帶紋複彩缽(斂口)、圜底缽、各類夾砂罐、壺(瓶)、疊唇盆、卷沿盆等;彩紋以弧邊三角、圓點紋為母題,另有斜線紋,無動物形紋,黑彩為主,有紅彩;紋飾以線紋為主,存在篦點紋、幾何形“之”字紋.器物附件多橋狀耳,無釜、竈。

三個地區的大部分器物特征同于廟底溝文化,存在着共性但也不乏個性。它們均缺乏釜、竈和彩陶中的動物形紋。晉中地區因地理上的原因與廟底溝文化最為接近;河套地區因存在很多特點的火種爐、斂口或平口繩紋罐和折唇口尖底瓶與其它地區相差別。

馬家小村遺存同三關下層最為接近。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器類有:壺(尖底瓶)、斂口缽、素面或寬彩帶缽、斂口夾砂罐、折沿夾砂罐、疊唇盆,器物附件橋狀耳都很發達;彩陶均以圓點、弧邊三角紋為母題(圖二、三)。以黑彩為主,有複彩;線紋施用普遍;制法基本相同。房基的地面及牆壁處理、竈址位置在門道口,火塘同門道相通的現象都極為相似;生産工具中石斧皆正刃正樣,陶刀系用線紋泥質紅陶片加工而成,均有磨棒并有長期攥握磨出的痕迹。

大同馬家小村遺存分析
大同馬家小村遺存分析

應當看到,馬家小村和三關下層遺存也存在着差别,前者的斂口甕、斂口罐、圜底盆和圓腹罐(這些器形除斂口罐其餘數量很少)等器不見于三關下層,重唇口尖底瓶同三關下層也有差別,而三關的葫蘆口平底瓶和甕等也不見于馬家小村;三關獨有篦點紋、幾何形“之”字紋;房屋形狀三關為扇形,馬家小村為長方形。

對于這些差别,應認真分析。首先可以肯定二遺存确實存在着差别,但是馬家小村同三關相距不過百餘公裡,同屬桑幹河流域,其文化特征的共性還是主要的。至于造成它們的差别可能同以下幾點有關:

第一,馬家小村遺址揭露面積小,出土遺物不豐富,且清理的房屋殘破過甚,文化面貌反映的有限。

第二,三關遺址雖經大規模的發掘,但未發表全部資料,對諸多遺存未作詳盡描述。

第三,由于地理上的原因,三關下層受到來自紅山文化的影響而出現“之"字形等紋飾。

上述第三點很清楚。第一、二點可能同二遺存造成的差别有關。

綜觀馬家小村——三關下層遺存的文化面貌,它們具有以廟底溝文化為主體的特征,同時也含有後崗一期文化遺留遺存的因素,在發展過程中各自也産生(或吸收)一些新的文化因素(小層次的差别)。但明顯地差別于晉中、河套和其它地區。這樣,我們有理由認為以馬家小村——三關下層為代表的遺存是廟底溝文化分布區的一個地方類型。其範圍大緻以桑幹河流域為中心,西部與河套地區交界,東部達張家口地區邊緣,北部可能包括内蒙古南部邊緣的一小部分,南與晉中為鄰。

關于廟底溝文化的淵源,以往學術界傾向于半坡文化。最近,由于晉南棗園H1,南橄H1和南橄H2等諸遺存的發現和研究,使這個問題有了新的進展和認識。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存在不同的淵源,其分布各有重心,進而使半坡文化的杯口瓶、魚紋,廟底溝文化的重唇口瓶、植物花紋分别得到較為合理的解釋。

廟底溝文化分布中心在汾河流域的晉南地區。約在南橄H2或略早的階段由黃河和汾河兩條通道溯河而上向北發展,西支(黃河)通過呂梁山地進入河套地區.東支(汾河)通過晉中盆地進入桑幹河流域。其中東支的廟底溝文化到達桑幹河流域後同本地已有的文化及周圍諸文化不斷交流,互相影響,使幾種文化因素有機地結合為一體,構成有别于其它地區的特征,進而發展為廟底溝文化東北邊緣具有鮮明特點的一支地方類型。

大同盆地仰韶時代早期遺存,現處于空白。但周圍地區的文化面貌均接近于後崗一期文化,由此可以肯定此階段遺存文化性質也屬于後崗一期文化。

以蔚縣四十裡坡、標頭阿善一期、涼城紅台坡下、婁煩童子崖F2和太谷上土河H1為代表的遺存均頗似後崗一期文化,很有特征的器形有鼎、紅頂缽、弦紋罐和折唇口瓶或壺(四十裡坡的不同),另外還有類似于半坡文化和後崗一期文化的黒彩寬帶紋缽。有些學者認為此段文化性質屬後崗一期文化範疇。黑彩寬帶紋缽于半坡文化和後崗一期文化中都存在,隻不過前者多于後者,即這種器物不是半坡文化獨有的。半坡文化頗具特征的杯口尖底瓶,魚紋彩陶在晉中、河套和桑幹河流域均未發現,甚至在同分布中心于渭河流域的半坡文化接近的晉南地區(臨汾盆地)迄今尚無發現一處明确為半坡文化的遺址。這樣半坡文化向北無發展路線,由此可以認為半坡文化未達到桑幹河流域,甚至未進入晉中地區。

桑幹河流域在仰韶時代早期即為後崗一期文化所控制,是以馬家小村廟底溝文化遺存不是本地前期文化主體的延續。盡管如此,該遺存的一些因素同本地後崗一期文化仍存在着密切的聯系。

馬家小村遺存的壺口雙耳尖底瓶(F3:10),其口、肩部形态同屬後崗一期文化範疇的四十裡坡雙耳素面壺極為相似 (圖一,1,2);重唇口瓶(壺)(F2:5),口下向外急劇擴張,也類早期的壺。圜底盆(Fl:2)、斂口罐(F3:4)(或稱盆)和後崗遺址同類器有相似之處 ;僅次于黑彩的褐彩和少量的紅彩,寬彩帶紅斜線複彩缽(F2:l)的紋樣,褐彩寬帶紋缽(F4:l)和極少“紅頂缽”(F2〉(彩帶較窄)等均含後崗一期文化的特征,可視為後崗一期文化的遺留因素 。

仰韶時代早期,桑幹河流域及河套、晉中地區分布着相對統一、穩定的後崗一期文化;仰韶時代中期,當由晉南發展而來的廟底溝文化占據了這些地區以後,同本地後崗一期文化産生了碰撞和融合,其中在桑幹河流域導緻了馬家小村一三關上層遺存類型,在發展過程中滋生了本地文化因素,約與此同時,本地後崗一期文化衰落下去,但仍有一些傳統的文化成份對廟底溝文化進行頑強的滲透和施加影響。由于地域鄰近的原因,三關下層遺存同紅山文化曾有過較弱的聯系,使三關下層遺存産生了“之”字紋等因素。

前文述及的馬家小村遺存本地文化因素,即“四系”等器,顯然同熟知的譴文化因素有很大差别,它的背後是什麼,尚需做,工作,但據目前的資料,可以講它是北方地區目前發現的比較早的很有特征的遺存。

仰韶時代晚期,很大範圍内諸考古學文化急劇分化,開始走向不同的道路。河北、河套和晉中地區分别出現了大司空村文化、海生不浪文化和義井為代表的文化遺存 。桑幹河流域資料較少,從大同吉家莊早期遺存中的器物和彩陶來看 ,較接近大司空村文化。蔚縣三關和篩子绫羅仰韶時代遺存中,'彩陶存在倒勾紋、鋸齒、弧邊三角形紋 ,同河北地區大司空村文化相近,應視為大司空村文化部分彩陶的前身。可能這地區仰韶時代晚期文化遺存同于或近于大司空村文化。

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文化,而物質文化則是人的精神或意識的展現。換句話說,即古代人的意志、思想和觀念是通過物質文化的諸方面表現出來的。那麼,考古學文化本身就包含着當時人或社會的精神文化諸方面的資訊,考古學對這些資訊的概括和總結是很重要的。

廟底溝文化是以汾河流域(臨汾盆地)為重心而崛起的。它的分布範圍和影響所及地區超出整個新石器時代任何一種考古學文化。廟底溝文化的社會組織形态,從一定的時間範圍講,肯定遠不如晚幾個階段的夏商時期社會組織結構那樣嚴密和完善,能夠從政治和經濟上進行統治。那麼廟底溝文化在這種相對松散的社會組織結構下,是什麼力量使其迅速發展?首先是衆多的人口。據調查和發表的資料,晉南及其周圍地區分布的該文化遺址密度較大,其中不乏大型遺址,在谷地、平原、山前台地和山地均有分布,可推斷當時此地人口較為密集。人是生産力的第一要素,該地區地處中緯度,地理環境、氣候優越,适宜農業的發展。該文化出土的各種生産工具,顯示其農業種植方面技.術較為進步。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文化(精神和物質的)一定比較發達,在傳統觀念和宗教方面的作用下社會組織(一定集團)有一定的凝聚力,對外聯系兼收并蓄,是以才有較強的生命力。它憑借自己的優勢向四周迅速發展,在同其它考古學文化争奪-空間(或融合)中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其中向北發展的一支進入桑幹河流域(馬家示’村——三關下層遺存),曾同這裡巳存在的本地後崗一期文化因觀念或宗教信仰方面的不同有過任期接觸(甚或沖突)的過程。由于廟底溝文化在農業生産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優勢,逐漸削弱了対方的勢力。本地後崗一期文化由此被擠出這一地區,但至少有一部分居氏同廟底溝文化居民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吸收其它适合于自己的考古學文化的一些因素,并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份,成為馬家小村廟底溝文化遺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廟底溝文化分布的一些地區,如河套、伊洛——鄭州等地區也都經曆了類似桑幹河流域的這種情況。晉中地區因位置接近廟底溝文化的中心地帶,因而表現得不夠明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