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泉子墓群

一、墓群概況

水泉子墓群位于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西北的紅山窯鄉水泉子村西北 39 千米處,地理坐标為北緯 38°23′01″,東經 101°37′16″,海拔高度 2294 米(圖一)。

水泉子墓群

為配合國家西氣東輸建設項目,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2008 年 8 10 月、2012 年 10 12 月對永昌縣紅山窯鄉水泉子村漢墓群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掘。其中,2008 年清理墓葬 15 座,2012 年清理墓葬 16 座。兩個年度發掘的 31 座墓葬,從形制上可分為四種,土坑墓 1 座、豎穴土坑木椁墓 27 座、土洞墓 1 座、磚室墓 2 座。出土了大量遺物,收獲頗豐,為認識研究河西地區兩漢時期墓葬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材料(圖二)。

水泉子墓群

二、墓葬形制

土坑墓 1 座,墓向 355°。墓葬開口線距地表深 0.3 米。墓葬平面呈長方形,墓中未見人骨。出土器物有銅器、鐵器、漆器、錢币等。主要有銅鏡 1 枚、鐵帶鈎 1 件、五铢 1 枚。

土洞墓 1 座,墓向 355°。由封土、墓道、墓室等組成。地表殘存丘形封土,帶斜坡墓道。墓室平面為長方形,長 3.6、寬2.1、深 1.6 米。墓葬被盜,頂部坍塌,結構不明。墓底低于墓道,墓門處存一土台階。不見随葬品。人骨 2 具,位置散亂,葬式不祥。磚室墓共 2 座,均為單室磚墓,被盜嚴重。磚室墓的營造是先挖長斜坡墓道,然後在墓道頂端掏挖土洞,最後再在土洞内砌磚室。

2008年清理墓葬M4,墓向180°,封土呈丘狀,長方形斜坡墓道,墓室平面為長方形,券頂(圖三)。墓道頂端近墓門處,有意識地用大量石塊封堵。無甬道,墓門直接開于墓室前壁。墓門起單 層券,已殘,僅見兩側的磚結構。墓門殘高 1.5、寬 1.63 米,兩側磚殘高 1.15 米。墓室長 3.2、寬 1.63 米,用青灰色長條磚砌成。兩側壁平直,條磚橫平錯縫而砌。頂部以子母磚扣合起券。墓底不鋪磚,後壁磚面被毀,暴露出地層土。三具木棺僅存殘痕,兩具平行縱向置于後部,另一具橫置于墓門前。由于木棺已毀,其細部結構無從得知。葬式亦不明。随葬品集中放置在墓門内兩側。均為陶器,陶竈 1 組、陶器蓋 2 件。

水泉子墓群

豎穴土坑木椁墓 27 座,地表儲存封土,部分墓葬無墓道,部分墓葬在豎穴土坑墓圹的前部正中開設了長方形斜坡墓道,有的還在墓道與墓圹間加一個過洞。墓道靠近墓圹處往往堆置大塊礫石,加以封堵。

水泉子墓群

墓室營建方法上,均先挖長方形豎穴墓圹,再在墓圹内搭建椁室。多為單椁單室(圖四),個别墓由主室及外藏椁構成。椁室由底闆、側壁闆、後擋闆、蓋闆組成。椁室入口處均作封門狀,用豎闆插堵,其外以礫石封堵。另外,個别墓葬在土圹兩側壁上掏挖出凹槽,其中立木柱,以支撐加強椁室,如 2012 年清理的 M8(圖五、六)。椁室底闆用數塊方木闆橫向鋪砌,側壁闆縱向壘砌,接頭處多用套榫連接配接。蓋闆多以圓木或半圓木橫向鋪蓋。

水泉子墓群

墓葬可分單人葬、異穴合葬與同穴合葬三類。同穴合葬按墓道有、無,又分先後下葬入殓的與二次遷葬一同下葬入殓兩類。異穴合葬墓在同一封土下,構築兩個墓圹,兩墓圹大小相當、走向一緻。兩墓圹以隔梁相隔,隔梁寬 0.3 0.5 米,顯示出兩者關系緊密(圖七)。其椁室形制亦相似。

葬具為木棺,材質多為松木。木棺有雙棺、單棺,個别墓無棺。大部分木棺儲存較好。雙棺均并列置于木椁後部,兩棺間隙較小,有的緊靠在一起。單人葬木棺多置于椁室一側。木棺由底闆、側闆、兩端擋闆及蓋闆等組成。棺闆薄厚不等,未發現棺釘,應采用榫卯結構。棺上或棺底多裹有席子,少量墓葬棺底亦鋪有草木灰。個别棺闆上還發現有銘旌殘迹。

葬式多為仰身直肢,另有部分二次擾亂葬。部分屍骨頭端有木枕,臉部罩有覆面。墓葬普遍随葬有羊、雞等動物肢骨,并撒有谷、麻等糧食作物。随葬品以陶器為主,還有漆器、木器、銅器、絲織品等。一般置于棺前,偶見置于棺側的。

三、出土遺物

2008 年清理墓葬 15 座,出土陶器、銅器、木器、漆器、木簡、絲織品等各類器物約 123 件(組)。2012 年共計出土遺物約 265 件。

陶器數量較多,有随葬品的墓中均見,各墓數量1 10件不等,最常見的為3 5件。

器物放置位置有一定規律,陶器主要放在棺外靠近椁前壁一端的空處;漆器有的放置于棺外,有的置于棺内;錢币多散置于棺上;部分棺上放置小型動物骨骼。

陶器大部分為泥質黑灰陶,另有部分泥質彩繪陶、夾砂紅褐陶。器物組合為罐、壺、甕、盆、缽、鬲等。罐分雙耳罐、單耳罐、無耳罐等幾類,其中無耳罐數量較多。雙耳罐為泥質灰陶,個别彩繪(圖八)。單耳罐為夾砂紅褐陶、泥質灰陶。無耳罐為泥質灰陶,分為圓鼓腹罐、垂腹罐、廣肩罐、圜底罐等幾型,還見彩繪罐(圖九)。

水泉子墓群

壺類主要是盤口壺,多為黑灰色陶,頸分長、短,圓鼓腹或下腹斜收,上腹部裝飾有銜環鋪首,圈足(圖一○至一二)。

甕為泥質灰陶,分直口、侈口、斂口三型。

水泉子墓群

熏爐為泥質彩繪陶。整體呈“豆”形,器蓋與器身以子母口扣合。通體先敷以白色陶衣,其上以紅彩勾勒三角紋,内塗紅,以素面三角狀淺槽間隔,個别發現三角狀镂孔。窄帶紋将器表分十等份(圖一三)。

竈由竈面、竈身、竈門、火眼、煙牆等組成。竈面為半圓形,素面或邊緣飾網格紋,甑與竈共出,但并不相連。

出土的銅器數量較少,有銅盆、銅鏡(圖一四)、銅環、泡釘及蓋弓帽、當盧(圖一五)、銜镳等車馬飾件。

錢币主要為五铢,多鏽蝕不清。

随葬漆器情況較為普遍,但多儲存較差,可辨器形有盒、奁(圖一六)、案、盤(圖一七)、耳杯、碗、箸等,個别器物底部還書寫有文字(圖一八)。木器數量較多,有木梳、木篦、木俑等。人物俑刮削出人形,面部與服飾用墨線勾勒,部分施以彩繪。男俑,頭戴介帻,身穿長衣,右衽。左手置于腰間,右手垂立一側(圖一九)。女俑,垂發呈三角形,身穿深衣,右衽。下巴微颔,雙手垂立至兩側(圖二○)。絲織品主要出土于棺内。經初步整理,計有麻、絹、紗、錦、綿等。尚能識别的物品有布枕、布囊、絲履、麻鞋(圖二一)等。

水泉子墓群

覆棺銘旌儲存差,繪畫以細線勾繪,平塗色彩,用色為褐、黑、白三種。如 2012 年清理的 M8 所出銘旌,所繪形象怒目圓睜,面目猙獰,舌頭伸出下垂至胸間。上身裸露,雙臂折彎至 90°,雙手執一物。下半身似穿一短褲,兩腿分開(圖二二)。

水泉子墓群

兩個年度的發掘均出土了一定數量的木簡。2008 年木簡集中放置于 M5 的木棺内,因受坍塌的椁蓋闆和棺蓋擠壓而受損,另外由于墓地地下水位較高,墓室十分潮濕,出土時木簡多殘斷。較為完整者有 700 多枚(段),連同殘損嚴重的殘片共計約 1400 枚(段)。與木簡同時出土的還有墨、硯等書寫工具。木簡内容一部分為七言本《蒼颉篇》(圖二三),另一部分為日書(圖二四)。其中還發現“本始二年”簡一枚(圖二五)。

水泉子墓群

2012 年出土木簡置于 M8 北側木棺蓋闆之上,出土時簡冊已散亂失次,部分殘片散落于兩棺之間。木簡為松木材質,儲存狀況很差。現存斷簡及碎片共 174 個編号,經過整理綴合,可以确定原簡冊由 35 枚簡劄構成。這批木簡内容為曆譜,因出土一枚“五鳳二年”紀年簡(公元前 56 年),故确定為“五鳳二年”曆譜(圖二六)。

四、學術價值

據調查及發掘知,水泉子墓群面積較大,分布集中,在現連霍高速公路東西兩側均分布有大量墓葬。2003 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氣東輸一線建設工程中發掘了 98座漢墓,加上 2008、2012 年兩次發掘的 31 座墓,表明此處是一規模較大的墓葬群。從已清理的情況看,豎穴木椁墓為主要類型,大部分墓葬帶有斜坡墓道,值得注意的是,在墓道與墓室間存有一過洞,過洞内填大量的石塊,起封堵作用,而石塊之後為木椁的前壁,多采用豎立的木闆插堵。以雙人合葬墓為主,葬式多見仰身直肢。壺、罐為主要的陶器組合;竈面半圓形,甑(釜)與竈分體而制。

中原地區,西漢昭、宣時期,夫妻同穴合葬已逐漸成為主要的埋葬形式。王莽前後,墓中随葬品不論瘗死者人數多寡,陶器往往隻有一套。水泉子木椁墓大多為夫妻合葬于一木椁中,與上述西漢晚期墓特征相同。随葬陶器也隻有一套,且陶器形制以漢式為主,無論器形、制法都同于中原漢墓。考慮到中原地區墓葬形制傳至河西需要一定的時間,推測水泉子木椁墓年代為西漢末至東漢早、中期。東漢時期,中原地區磚室墓替代了土洞墓、木椁墓,這種新的墓葬結構也被河西地區所吸收,券頂磚室單室墓,長斜坡墓道,多人合葬,均符合東漢中期墓葬特點,是以水泉子磚室墓的年代應為東漢中期以後。

豎穴木椁墓是先秦以來中原地區較為常見的墓葬形制,西漢時期仍然流行,并有向西北地區傳播的趨勢,到了西漢晚期、東漢時期,中原地區以新的空心磚墓、小磚墓等形式代替了傳統的木椁墓。而木椁墓在西北地區西漢至東漢時期還是主要的墓葬形式,如青海上孫家寨漢晉墓群中的漢墓、内蒙古南部地區漢墓等。從目前公布的資料看,甘肅地區僅在蘭州蘭工坪 [1] 、古浪黑松驿 [2] 發現不足 10 座木椁墓。此次發掘豐富了甘肅地區漢代木椁墓的資料,為明确漢代木椁墓在甘肅的發展具有一定意義。從水泉子墓葬看,河西的墓葬形制存在一定的演變,從豎穴木椁墓、土洞墓向磚室墓發展,這種發展變化

也是受到中原墓葬形制的影響,是在漢王朝開拓西北地區的大曆史背景下産生的,顯現了漢文化及其葬俗對河西的影響。

水泉子漢墓出土的木簡是永昌縣境内第一次出土木簡,也是甘肅省近年來在簡牍文物方面的又一次重要收獲。該批木簡日書數量較多,内容相對豐富,應是迄今為止出土漢代日書數量較多的一次,對于秦漢數術的研究将産生較大影響。“五鳳二年”曆譜對我們認識古代曆日的編冊、秦漢時期日者之術與曆家曆法的逐漸合流等文化現象,都具有啟發意義。

永昌地處絲綢之路要沖,曆史悠久,境内有豐富的文化遺産。自新石器時代起就發現衆多遺址,主要有鴛鴦池、毛蔔喇、水磨關、二壩、亂墩子灘等,大多屬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也有少量的齊家文化遺存。之後漢晉、南北朝、唐宋等時期也發現了大量文化遺存,如亂墩子漢墓群、漢長城、北周聖容寺石窟及禦山瑞像石刻等,顯示了永昌悠久的文化面貌。此次發掘不僅豐富了河西地區漢墓的資料,也為了解永昌當地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參考文獻

[1]蒲朝绂:《蘭州漢代墓葬》,《西北史地》1992 年第 2 期。

[2]甘肅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甘肅古浪峽黑松驿董家台漢代木椁墓清理概況》,《文物參考資料》1955 年第 7 期。

來源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吳荭 王永安 孫明霞 魏美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