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國學
演播:張正伊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原文】
宰予,字子我,魯人。有口才著名(注1)。
端木賜,字子貢,衛人,少孔子三十一歲(注2)。有口才著名(注3)。
冉求,字子有,仲弓之族(注4),少孔子二十九歲(注5)。有才藝(注6),以政事著名(注7)。
仲由,卞(注8)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少孔子九歲(注9)。有勇力才藝(注10),以政事著名(注11)。
言偃,魯人,字子遊,少孔子三十五歲。時習于禮(注12),以文學著名(注13)。
【注釋】
(注1)有口才著名:四庫本、同文本作:“有口才,以言語著名。仕齊為臨淄大夫,與田常為亂,夷其三族。孔子恥之,曰:‘不在利病,其在宰予。’”四庫本王肅注:“言宰予為病利。”
(注2)少孔子三十一歲:原無,據四庫本、同文本補。
(注3)有口才著名:四庫本、同文本此後有:“孔子每诎其辯。家富累千金,常結驷連騎以造原憲。憲居蒿廬蓬戶之中,與之言先王之義。原憲衣敝衣冠,并日蔬食,衎然有自得之志。子貢曰:‘甚矣,子如何之病也。’原憲曰:‘吾聞無财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吾貧也,非病也。’子貢慚,終身恥其言之過。子貢行販,與時轉貨。曆相魯、衛,而終齊。”并日蔬食,王肅注:“既蔬食并日而後食也。”行販,與時轉貨。王肅注:“販,發舉。買賤賣貴,随時轉作以有其貨也。”
(注4)族:指同一家族。四庫本、同文本作“宗族”。
(注5)少孔子二十九歲:此句原無,據四庫本、同文本補。
(注6)才藝:指有才能和本領。
(注7)以政事著名:四庫本、同文本此句後有:“仕為季氏宰。進則理其官職,退則受教聖師。為性多謙退,故子曰:‘求也退,故進之。’”
(注8)卞:春秋魯邑。原作“弁”,據四庫本、同文本改。
(注9)一字季路,少孔子九歲:原無,據四庫本、同文本補。
(注10)有勇力才藝:指有勇氣、力氣、才能、技藝。
(注11)以政事著名:四庫本、同文本此句後有:“為人果烈而剛直,性鄙而不達于變通。仕衛為大夫,蒯聩與其子辄争國,子路遂死辄難。孔子痛之,曰:‘自吾有由,而惡言不入于耳。’”王肅注:“子路,夫子禦侮之友,惡言不入夫子之耳。”
(注12)少孔子三十五歲。時習于禮:此段文字原無,據四庫本、同文本補。
(注13)以文學著名:文學,主要指古代文獻。四庫本、同文本此句後有:“仕為武城宰。嘗從孔子适衛,與将軍之子蘭相善,使之受學于夫子。”
【通解】
宰予,字子我,魯國人。以有口才而聞名。
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一歲。以有口才而聞名。
冉求,字子有,與仲弓生于同一個宗族,比孔子小二十九歲。有才能和技藝,以擅長政事而聞名。
仲由,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比孔子小九歲。有勇力和才能技藝,以擅長政事而聞名。
言偃,魯國人,字子遊,比孔子小三十五歲。經常演習禮儀,以精通文獻著稱。
出處:《孔子家語通解》
作者:楊朝明 宋立林
作者簡介/Profile/
楊朝明
當代著名學者、儒學家、史學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和《孔子研究》編委、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
宋立林
師從楊朝明教授學習儒學,曲阜師範大學曆史(孔子)文化學院孔子與中國文化研究室主任,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什麼是家風
...........................
一個鋼筋水泥的房子裡駐進了人,有了溫度稱之為家,家裡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心願,互相提醒、彼此督促,就是家教;為了言之有效、輔助家教順利推進而彼此約定,就是家規;将向善、向上的心願總結成精煉的話,是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國人的大家訓。把家裡、家族裡更多人的名字寫在本子上,就是家譜。
在家庭裡,為一個向善、向上的心願,實作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進行的家教、提煉的家訓、建立的家規、制定的家譜的過程統稱為家風。
——張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