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也就是說,天熱多吃姜對身體頗有好處。
夏天,正是吃姜的好時候。
不過,每次吃完姜感覺整個人都火辣辣的,有時甚至還會飙汗。
那麼——
為啥天熱要吃姜?
首先,姜能發汗解表。
在天熱時,人體會通過出汗來降溫,如果沒法出汗就可能中暑。
而《神農本草經》說姜“味辛溫……出汗、逐風濕痹”,也就是說,用點姜能協助排汗降溫,防止中暑。
其次,姜能溫陽散寒。
現在的人愛窩在空調房裡不出門,還喜歡吃冰西瓜、冷飲,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内。
如果長期受寒,寒氣收斂易導緻肌肉緊張,經絡不通暢,影響全身氣血運作。
而姜是邪寒的“宿敵”,這時及時喝點姜茶,有助于驅逐體内風寒。
最後,姜能開胃助消化。
大熱天裡,很多人的胃口多少都有點不好。
俗話說“飯不香,吃生姜”,這時候來幾片姜,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
此外,姜辣素還能刺激胃腸黏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養生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内熱比較重的人和陰虛火旺者最好别吃姜,不僅不養生,還會加重身體不适,無疑于是在“吃毒”。
陰虛火旺者,常表現為長期心煩失眠、口燥咽幹、燥咳少痰、大便秘結、痔腫便血等。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幾種生姜的養生吃法——
生姜泡一寶,小病小痛全趕跑
自古以來,姜的地位都不可小觑。
古代藥書認為:姜味辛,性溫,無毒,有溫中散寒,溫肺化痰之功用。
《藥典》(2015年版)載其“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
而且,如果能給姜找個好搭檔,養生作用翻倍——
加紅棗:補氣血,祛濕養陽
棗姜茶有補充氣血,暖胃暖宮的作用。
而且,姜驅除寒氣的效果顯著,特别适合經常待在空調房裡的人。
做法:切取3~5片生姜或幹姜,加數顆紅棗一起用開水沖泡;或用沸水煮5分鐘,更能充分發揮姜的功效。
提醒:姜茶适合氣虛和陽虛體質的人(表現為臉色萎黃、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且最好在白天飲用。
加陳醋:
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關節疼痛
生姜泡醋,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抵抗力、緩解感冒,還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
材料:優質陳醋500毫升、老生姜100克。做法:生姜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鮮姜;把姜放入瓶子裡,然後倒入陳醋;陳醋應當沒過姜片,不可讓姜片露出來;浸泡兩天後即可食用。
加紅糖:緩解痛經、趕走老胃病
姜紅糖的做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①治胃寒
老姜紅糖熬水以後,去渣取汁,小火慢炖,加白蜜收膏。每天早上一匙羹,長期使用,頗有“簡便驗廉”的特點。
注意:本方濕熱之人不可服。
②治風寒感冒
生姜先煮(稍開),切碎,配紅糖、蔥白煮水趁熱喝。
③緩解痛經
備25克生姜切絲,取紅糖,開水沖泡;然後放入生姜絲焖五分鐘。
需要提醒的是,緩解痛經是因人而異的,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
加薄荷:去口臭、健胃消化
生姜和薄荷都能去口臭:
有研究發現,口服生姜時,能使人體内的巯基氧化酶-1的水準上升,這種酶能分解人口腔中引起不良氣味的硫化合物。
而薄荷含有薄荷醇等藥用化學物質,能清新口氣,同時具有多種藥性,包括緩解腹痛、消炎殺菌、健胃消化等。
是以,生姜和薄荷的組合,在去口臭上,可謂是強強聯合。
做法:取幹薄荷3~6克或新鮮薄荷煮沸,再加入姜絲,片刻放涼,時時飲用。
加韭菜汁和鮮牛奶:潤腸通便、溫補肝腎
這次是加“兩寶”:
材料:鮮牛奶200毫升,韭菜汁50毫升,生姜汁15毫升,白糖适量。
做法:把姜汁、韭菜汁沖入牛奶中一同煮沸即可。每日2劑,早晚空腹溫服。
此茶方出自元代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
營養點評:牛奶可以潤肺養胃、潤腸通便、補虛解熱;韭菜為辛溫補陽之品,能溫補肝腎,有“起陽草”之稱,同時它又是“洗腸草”,可以潤腸通便。
姜除了吃,還能這麼用——
姜的3個妙用,不知道虧大了
1、散寒活血
泡腳時加入幾塊拍扁的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對預防感冒也有效果,大家冬天的時候可以試試~
不過要切記,加生姜泡腳不太适宜高血壓病人和脾氣急躁的人群。
2、緩解暈車
口含生姜片,能緩解暈車。
此外,将生姜片貼内關穴,也有緩解暈車暈船的作用。一般建議上車、上船前五分鐘貼。
圖源/家庭醫生原創
3、安神助眠
治療失眠,可将生姜切碎,用布包裹放枕邊,能使人易于入睡。
在吃姜前大家還要注意——
3個關于姜的小疑問,吃前必讀
1、夜間吃姜,毒如砒霜?
其實,這是一場誤解。
你想想,平時晚餐的菜也有不少是用姜炒的,如果真是這樣,豈不是中毒已深?
晚上能不能吃姜,得看體質,毒若砒霜就太誇張了。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别。
寒熱偏差不大的人,一般來說晚上不宜吃姜,否則對健康不利;
寒氣大的人,也就是經常感到全身有各種冷或怕冷,晚上喝碗姜湯有助睡眠;
熱盛的人,也就是身體經常有各種熱的表現,這類人無論白天、晚上都不宜吃姜。
總之,晚上能不能吃姜,得看體質,不能以偏概全。
2、發芽的生姜能吃嗎?發芽的生姜是沒有毒。
隻不過發芽後,姜本身的水分以及營養物質就會慢慢減少,姜也會變得幹癟粗糙,風味下降。
需要提醒的是,發芽的姜比較容易腐爛變質,“爛姜”就不能吃了。
儲存貼士:生姜不宜放冰箱儲存,放在陰涼通風處就行了。
3、用姜汁洗頭能生發?
首先,脫發不是一種簡單的現象,多種原因都可以導緻,多數中青年屬于脂溢性脫發與雄激素源性脫發。
脂溢性脫發,中醫辨證多是肝膽濕熱郁積熏蒸頭面皮膚所緻。
而生姜性溫,并不适合這一類型的脫發。
是以,有脫發問題,還是踏踏實實去接受醫院治療吧,别往自己頭上倒姜汁了~
(養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