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現在很多時候不是老師給孩子留作業,而是再給家長留作業”

從孩子開始上幼稚園開始就出現了家庭作業這一說,而在之前家庭作業就是孩子們放學回家後自己要獨立完成的作業。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但是為了增進家長和孩子的親子互動,是以現在很多學校開始留家庭作業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才行,并且現在很多作業都是要當天晚上錄制完之後發到群裡。

為保證的确是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的,是以說現在很多家長都表示感覺不是孩子在上學而是自己又回到了學生時代一樣。

并且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幼稚園老師留的作業也是實在讓人難接受。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有寶爸在家長群裡半夜怒罵老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為 這天幼稚園老師留的作業實在是讓寶爸苦不堪言。

因為兒子從幼稚園放學回家後就鑽進廚房,讓我們把大米拿出來,原來是因為老師要求今天作業是數1億粒米,者一開始讓寶爸很無法接受。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但是向來是作業也就幫助孩子一起數,結果就這麼一顆顆開始數,一直數到了半夜,寶爸眼睛都酸了,孩子早就在數到一半不到的 時候就睡着了。

而且中間因為一次打盹他還數亂了,沒辦法隻能做重新數,越數寶爸越生氣,覺得這樣的作業毫無意義這就是在整蠱家長。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于是就在群裡半夜怒問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有睡覺,而是在準備明天給孩子們的課堂小獎勵,并且為此還給出了能快速輸出一yi粒大米的方法。

為此也作出解釋:“我留下這樣的作業就是為了家長幫助孩子開發思維,能發散思維,要學會舉一反三,而不是隻是完成作業就完事了”。

讓老師這樣說完寶爸也是滿臉通紅,隻能說被打臉了,最後道歉就結束了這場鬧劇。

家長和老師要這樣相處,孩子才會受益

1. 有不明白的要虛心求教

老師他們也都是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學習才會成為老師的,現在老師也不容易,并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能當老師,因為學校也是有門檻的。

畢竟要是老師不好,這個學校也就遭殃了,是以每個學校面試老師的時候也是很嚴格的,家長沒必要擔憂,是以當老師留一些作業或者是舉辦什麼活動的時候。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若你們不能了解,别直接破口大罵,也不要發脾氣,我們可以虛心求教,讓老師幫你們解答一下,很多時候尤其是幼稚園老師他們更注重孩子的思維發散能力。

是以他們的作業會比較需要我們想辦法,而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家長也要明白老師們的良苦用心才行。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2. 多向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

再有就是作為家長我們不是把孩子送去上學之後一切就不用管了,而是我們依舊需要不斷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途徑那就是适量的要和老師聯系問孩子的情況。

若是你們能及時了解孩子的短闆,也許就明白為啥孩子會留這樣的家庭作業了,一般幼稚園老師都會針對孩子不同問題進行幫助。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是以家長不要總是一下否決了老師的做法,更不要把老師想歪了,老師們的崗位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他們沒必要對你家和自己不好。

是以家長和老師的關系也是要互相了解才行。

幫孩子做作業要适當,不然就是在毀了孩子

現在很多家長都和孩子一起做作業變成了自己幫孩子吧作業做完了,那這就完全偏離了很多教理念,在做作業的問題上,家長隻是輔助,孩子才是真正要動腦袋的人。

若你們嫌麻煩總是大包大攬把孩子的作業包了,你們這就是占據了孩子腦力開發的時間和機會,這樣你的孩子不但不會進步,還會學會投機取巧。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以後你想改他們也可以找别人幫自己做作業,總之就是不願意自己動腦,是以家長們在和孩子一起做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你們的位置。

不要總是覺得吧作業幫孩子快點處理完,孩子就可以早點睡覺,你們也可以盡早休息了。這是糊弄孩子也是在糊弄自己,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幼師留作業回家數1億粒米,寶爸數到半夜怒問老師,卻反被打臉

羊駝媽媽寄語: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要适當給予幫助,不是要站在邊上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面對作業是陌生的,他們沒接觸過的,而你們是學過了才會什麼都明白什麼都會。

是以這種起點不同你們就不該說孩子笨,也許放在你們以前你們還沒孩子聰明,是以家長們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情緒。

你們家孩子也有過這樣奇葩的作業嗎?你們能很快數出10000粒米嗎?歡迎大家螢幕下方留言!

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删除,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圖檔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釋出,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謝謝!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贊”和“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輸出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态度。

我們起早貪黑、周末不休

隻為盯緊最新消息

求親們送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