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期“14歲”現象,這樣做可平穩度過!

“晶晶,明天周末休息,去奶奶家吃飯!”“不去。”“為什麼呀?以前不是每個月都回去看望爺爺奶奶的嗎?要孝敬長輩。”孝順你們可以去做啊,我就不去!”剛上初二的晶晶最近很讓父母頭痛,她不再是從前那個聽話乖巧的孩子,而是走到了另外一個對立面。

據了解,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門診接診了多例像晶晶這樣的學生。他們大都在14歲左右,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着幹”;他們敏感、脆弱,又不願向家長傾訴,學習成績下滑嚴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

與此同時,孩子們在青春期出現各種困擾,家長們面對自己孩子感覺非常着急,又不知道怎麼去面對、了解與溝通,親子間陷入難以處理好的“僵持”狀态。對這段特殊時期,該如何平穩度過呢?

A 14歲是個危險期但也是最佳塑造期

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的一項研究證明:青少年最容易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英國研究者對9~35歲的男性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記錄,受試者被要求玩電腦遊戲;通過記錄參與者對遊戲結果的滿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學家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情緒反應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更熱衷于能夠讓他們感到刺激的危險行為,其中14歲的少年最為突出。

英國倫敦大學神經科學家分析認為:與兒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夠權衡自身行為的好壞利弊,但他們更關注這些行為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刺激,而不是安全與否。

一般說來,14歲左右的學生通常存在以下六種心理特征:

1. 自我感覺“長大了”,自我表現意識增強;

2. 不成熟,講歪理;

3. 過于自信形成自負心理;

4. 意志薄弱、适應性差、承受壓力的心理空洞出現;

5. 出現消沉、頹廢、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緒;

6. 出現暴躁、報複、易激動、尋求刺激等現象。

盡管14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14歲是危險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14歲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經驗、年齡獨立不起來,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下足功夫,把問題妥善解決,讓孩子順利發展。

B 家長應該怎麼做?無條件接納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能給孩子哪些引導和支援呢?答案便是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長對着幹,而是由于成長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還有環境影響等。是以家長們在了解這些成因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了解萬歲”這句話比任何靈丹妙藥都靠譜。請家長朋友回憶自己在這個階段的狀态,那個時候你是不是也特别煩父母和老師不懂你,還要處處管着你?還要知道,叛逆期隻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短暫的一個時期,它很快就會過去。

其次,家長要認識自我、改變自我。在這一點上,希望家長能夠重視起來。因為很多家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自我不了解,也并不成熟,遇到事情不能理性客觀地去解決問題。甚至有的家長自己也極端情緒化,沒等孩子發脾氣,自己就先發火了。家長這種不理智的情緒狀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孩子叛逆的導火索。

第三,陪伴是最好的愛。在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有一個心理特點,就是他們經常處在混亂和沖突的心理狀态之中。雖然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像一個成人一樣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但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經驗,是以很多時候他們是失敗的。那這種失敗再結合典型的混亂沖突心理,讓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态非常痛苦。如果家長此刻能帶着無條件地接納和愛陪伴孩子,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第四,父母應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父母關愛孩子,但不能成為孩子的保姆。上下學接送,孩子看書,自己陪讀,一切圍着孩子轉,會讓孩子産生依賴性。父母應該主動地尋找一點時間和空間,暫把孩子放在一邊。這不是不管孩子,隻是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心理環境。利用空閑,夫妻間多交流與溝通,夫妻關系的和諧對家庭穩定至關重要。

C 孩子應該怎麼做?

男孩子這個時期可能會被别人嘲笑“公鴨嗓”,女孩子可能會因為胸部變得飽滿而害羞,你可能還會經常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将來的人生應該怎麼過”“我在同學和老師眼裡是什麼樣子的”等等問題,但是顯然答案并不會自動地出現在你面前。各種煩惱、迷茫、不确定都像房間中的大象,自己覺得大到躲不開,但是家裡人又都看不到。想起童年時每一天好像都無憂無慮,那樣的日子又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你可能會有越長大越不快樂的感覺。

在這裡作為一名曾經和你有過相同經曆的大朋友想告訴你,這些思想上的痛苦都是一個人成長中必須經曆的,過程中的痛苦也都是值得的,這些問題的答案也隻有通過你自己苦苦思考和探索後得到才是你真正想要的答案。

你的問題不是你獨有的,而是普遍的。你的父母在你這個年齡基本上也是這樣,甚至比你現在還叛逆,隻是他們好像已經都忘了。是以你可以嘗試去和同齡人、那些願意平等的和你讨論這些問題的老師、長輩、哥哥姐姐們來讨論,也可以看看這方面題材的電影、電視劇。總之這沒什麼大不了,這就是成長中的煩惱。等到過了這個時期,你會看到這個時期原來是如此豐富多彩和敢于去冒險,生活也正是在這種迷茫的探索中向你展開。

成都市九江初級中學 劉春燕

湖南省腦科醫院兒少心理科

心理治療師 馬靜 楊醉文 汪昌學

通訊員 石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