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近日,一組爸爸陪娃寫作業的視訊火了,看着平時溫柔理性的爸爸心态逐漸崩潰,媽媽們不禁笑出了聲。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視訊中,一位帶眼鏡的斯文爸爸快被氣瘋了,居然說:“我覺得你就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随後拱手對兒子表示感謝,甚至喊兒子“大哥”。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另一個爸爸手拿掃把,分分鐘都有沖上去打人的節奏,并怒吼着:”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還有個爸爸,自己認為很簡單的題,兒子就是不會,急得爸爸隻好蹲下來,不耐煩地跟兒子講解。

有相關研究表明,目前最傷害家庭關系的事情就是輔導孩子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這項工作不僅傷害親子關系,還會傷害夫妻關系。

是以說,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适當改變一下你的方式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1、父母雙方輪流輔導

不要将輔導孩子作業的任務完全交給父親或者母親進行,父母雙方可以輪流輔導孩子的作業。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這樣夫妻雙方都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教育中,對孩子的成長都有一定了解,又能緩解對方的緊張狀态,有利于家庭團結與夫妻、親子關系的改善。

2、首先是耐心,再者是控制好情緒

你的耐心會讓孩子輕松的接受你的作業輔導,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不要輕易去輔導孩子。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家長要遵守的第一紀律就是:

以了解孩子的思維來輔導孩子的學習;可以指出問題但不輕易指責孩子;可以嚴格但不要嚴曆無情;要注重指導孩子的方法,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感受。

3、先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

當孩子在做完作業後,先讓孩子自己檢查一遍,看有沒有錯誤;這樣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發現錯誤的能力,運用到考試中,就能提高分值。

孩子檢查完後,家長再進行檢查,如果檢查出錯誤,就耐心的講解錯誤的原因,讓孩子以後避免這種錯誤的發生。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4、不要盯着孩子寫作業

有的家長喜歡盯着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着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

“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 “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5、不要一味批評指責,在表揚中指出問題

不指責孩子,如何讓孩子們明白自己錯在哪?如何讓孩子們真心實意的接受和改正呢?這就要求家長做到:多誇獎少批評,在表場中指出問題。

不隻跟孩子說錯誤的地方,也要借機表揚做對的地方。

每道題都念叨一遍,“對的、對的、對的、對的、對的,嗯?這個是對的嗎?”這樣可以增加正面回報的機會,讓孩子不至于覺得“一起檢查”是個特别可怕的過程

讓孩子“不反感”,是任何事情開始階段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

“别叫我爸,你是我哥!”漸崩式輔導作業,爸爸瘋了,媽媽笑了…

雖說輔導作業的壞處一籮筐:破壞親情、對家長健康不利、影響家庭和睦……

但爸爸媽媽們依然不能丢下孩子的作業不管,是以,做一個智慧的家長,在輔導作業的道路上陪孩子一起成長吧!

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删除,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圖檔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釋出,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謝謝!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贊”和“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輸出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态度。

我們起早貪黑、周末不休

隻為盯緊最新消息

求親們送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