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個人能力的感覺力——“我能行”
(多給孩子正回報,越具體越好。比如:你這次舞蹈在動作方面很标準,節奏方面也跟的正好。)
2、 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覺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的确需要我”
(在生活中允許孩子與父母并肩做事,邊幹邊學,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3、 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覺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父母和老師可以精心為孩子提供這種機會,讓孩子在決策和行動方面有自己的主意,并且跟進之後的結果,讓他體驗到自己的力量)
4、 内省能力強:有能力了解個人的情緒,并能利用這種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引導内省,有規矩也有自由,在限制的選擇下,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告訴孩子,你可以去做某些事情。)
5、 人際溝通能力強:善于與他人合作,并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例:一個雨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孩子看到同校學生騎着自行車,主動要求學生上車,一起上學。)
6、 整理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适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态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 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适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例:和孩子讨論學校發生的事,或者繪本當中的故事,引導孩子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分析問題)
部分摘自《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