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媽媽跟我抱怨,自從孩子上了幼稚園之後,早起似乎就成了她這個當媽的日常難題,每一次叫孩子起床都是在挑戰自己的情緒極限!

孩子為什麼會有起床氣?
很多父母都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叫醒自己的孩子,這種叫醒方式會造成孩子情緒焦慮、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應緩慢等神經或心理問題,被稱為“殺傷式叫醒”,長時間這樣叫醒孩子,孩子當然就容易有起床氣。
以下幾種叫醒孩子的方式更是非常不可取:
1.大吼大叫式
很多媽媽看到孩子賴床,尤其是趕着時間要上學的時候,會變得非常暴躁,容易對着孩子大喊大叫。殊不知,這種讓孩子清醒的方式,不僅會毀了孩子美好的清晨,也會讓他一天當中心情都非常的低落。
2.拍打式
有的爸媽還會選擇直接推開房門,對着孩子的屁股狠狠來上幾下,雖然會讓孩子立刻清醒,但這種行為會讓熟睡中的孩子吓一大跳。有的孩子除了被吓到之外,會下意識地“反擊”,事實證明,這種叫醒孩子的方法,會讓孩子變得非常膽小,别人更容易受到驚吓。
3.抽走被子式
這樣的方式也許會讓孩子突然警醒,但溫度的突然下降,也許會讓孩子感冒受涼。即便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坐起身來,身體也會非常不舒服,大腦會變得更加混沌。
4.頻率高的噪音
有些爸媽會選擇用大吵大鬧的方式,讓孩子從睡夢中清醒,雖然當時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容易吓到孩子。在這種吵鬧的環境中醒來,也會讓孩子的心情非常焦慮不安,對他一天的學習和生活,都起到消極作用。
叫醒孩子的正确打開方式:
1.前一晚提前告知孩子大概幾點需要起床
如果第二天是上學的日子,在前一晚就要為孩子定好鬧鐘,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幾點起床,這樣才不會耽誤學校的課程。如果本身就是休息日,那麼可以允許孩子适當多睡一會,然後再去叫醒。
2.溫柔呼喚式叫醒
家長可以摸摸孩子的臉,讓孩子有起床的意識,慢慢呼喚他的名字,讓他更加舒服地醒過來。這樣被叫醒的孩子,情緒才不會特别暴躁,也不會受到驚吓。
3.備出充足的時間
為了讓孩子能夠合理地釋放自己的“起床氣”,父母不妨留給孩子充足的起床時間,可以選擇先做早飯,之後再去叫孩子起床。如果孩子一次沒能成功起床,可以間隔幾分鐘再去呼喚,沒必要把這個過程搞得特别緊張急促。
4.營造一個好的起床環境
媽媽們想要讓孩子更順利地起床,不妨在起床環境上下些心思,比如讓飯香飄進孩子的屋裡,讓花草植被的香氣飄到孩子屋裡,拉開窗簾打開門窗,讓孩子呼吸到新鮮空氣,也能感受到陽光的照射等。孩子的心情都保持美妙愉悅,起床自然也就成了件正能量滿滿的事。
叫孩子起床是個技術活,稍不留神,父母和孩子都會惱火,互相埋怨,美好的一天由争吵開始,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爸爸媽媽們也是需要有技巧地叫醒孩子。不妨試試小新媽這幾個小技巧:
1.早晨起床儀式
我們在寶寶睡覺之前,往往會有一個儀式感,開夜燈、講睡前故事、換睡衣等,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的過程。起床也是一樣,需要儀式感。
打開窗簾,光線對人體有喚醒作用;
播放固定的早起悅耳的音樂;告訴寶寶:“這個音樂是專門叫寶寶起床的。”
每天給寶寶這樣的儀式感,可以讓寶寶形成一種認知,他會知道早晨拉窗簾、聽音樂就是要起床的時候。
2.輕輕撫摸、按摩孩子
寶寶賴床,家長們切勿大力拍打孩子。可以輕輕的揉揉寶寶的手,撫摸腳底,捏捏耳朵,推一推背部,揉一揉小肚子,順便幫助腸道的喚醒了。
給寶寶做一個輕柔的晨起撫觸,可以在喚醒寶寶的同時,也安撫到寶寶的情緒。
3.利用玩具作激勵
爸爸去哪兒裡的kimi,也是個起床氣不小的孩子。不過kimi的爸爸林志穎,每次都會細心地把玩具遞到孩子手中,kimi就會乖乖地不哭了。
孩子對于自己喜愛的玩具都會有一種情結,在喚醒孩子之後,孩子依然淺睡,家長們可以拿寶寶喜歡的玩具去作為激勵孩子起床的工具。
例如很多孩子喜歡藍精靈,可以拿它來跟寶寶比賽:“ 藍精靈已經醒來咯!你再不起床就要落後啦!”
這樣孩子聽到,就會有意識的想要去跟玩具競賽,也是一個很好的叫醒方式喔。
4.利用香氣的喚醒作用
好聞的香氣容易刺激人的大腦,腦部的知覺機也能得到喚醒。是以不妨将做好的早餐、牛奶香等香噴噴的食物香氣,放在孩子聞得到的範圍内,讓那些誘人的食物香味,通過孩子的嗅覺系統,給大腦溫柔的傳遞“該起來吃飯”的信号。
孩子神采奕奕的一天,從一個美好的早晨開始。如果爸爸媽媽喚醒孩子的方式過分粗暴,那孩子有起床氣也是理所當然。
是以,叫醒孩子最上乘的方式就是溫柔與耐心,讓孩子感到足夠的安全,并用愉悅的刺激傳達“醒來”的信号。相信時間可以改掉孩子的有起床氣的壞習慣,并且培養出一個好的睡眠習慣,父母與孩子都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