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全球供應鍊危機,為何他們迎來“最好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供應鍊按下暫停鍵,但不少跨國企業卻在中國迎來了“曆史上最好的一年”。

“不管是從市場增速還是全球占比來說,中國的貢獻都在顯著增加,讓公司的業績超過上一年同期,也超過預期。”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的感受并非個案。卡赫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告訴第一财經,2020年和2021年,卡赫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逆勢增長超過35%。

從疫情暴發到全球蔓延,再到經濟逐漸複蘇,以及随之而來的航運費暴漲、原材料漲價、材料供應緊缺等挑戰,在過去的兩年裡,病毒經曆了數輪變異,全球企業也在波折中尋找生存和更強大的方式。

應對供應鍊危機

“那時候是春節,即使還在假期,我們也馬上采取了措施,盡快從國外把貨物運進來。為了速度,當時部分進口用的還是空運的方式。”回憶起疫情最初暴發的場景,卡赫中國供應鍊總監張衛衛告訴第一财經,卡赫一開始是通過加大進口的方式彌補了中國工廠停工帶來的市場缺口。由于國内防疫得當,卡赫中國工廠在2020年3月正式開工,并加大了生産,迅速趕回了進度。

對于全球化布局的企業來說,疫情下中國供應鍊按下暫停鍵的影響周期短暫,一直到疫情在全球蔓延,整個供應鍊受到波及并層層傳導,才是真正的考驗來臨。

讓企業慶幸的是,在中國的生産大部分原材料都已實作了本地化,同時産業鍊的靈活性和韌性也讓首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工廠成為了全球市場的“救星”。

“我們中國工廠85%以上的原材料都是在國内采購的,少部分仍然靠進口,進口緊缺的部分,一方面采取緊急空運和鐵路等方式補上;另一方面,則通過國内的研發中心,針對個别緊缺貨或交期太長的零部件在當地尋找替代。”張衛衛表示,卡赫在全球有近20家工廠,中國工廠的本土化程度是最高的,由于集團在中國同時設立了生産、研發和銷售中心,是以靈活度也最大,讓他們在危機中能夠及時地做出反應。

霍尼韋爾安全與生産力解決方案集團中國總裁柴小舟此前也對第一财經表示,疫情期間,幾乎每家企業都遇到了原材料短缺的問題,“正因為我們擁有很強的本地研發能力,是以可以對産品進行重新設計,用本土的晶片或原材料替代供應鍊出現了問題的廠商,以確定客戶不停線”。

随着中國工廠迅速複工複産并強勢支撐起全球市場,卡赫中國在疫情下加大了本地化的生産,也在全球供應鍊中貢獻了更大的比例。張衛衛說,有些在疫情下需求增加的産品原本是在國外生産的,現在也放到了中國生産,開啟了更多生産線。

作為德國深度清潔專家,卡赫的工廠較多分布在歐洲,但産能和投資布局,以及更多總部資源向中國傾斜的趨勢,在疫情下越來越明顯。

唐曉東表示,2020年,該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同比實作了40%的增長。他們在中國設立了銷售和制造“雙總部”,并在2020年增資1.5億元人民币,投資建立了全自動洗車裝置的生産基地,接下來還考慮在中國設立研發總部。

在華外企本地化戰略更新

唐曉東是卡赫集團大中華區總裁職位上的第一個中國面孔。近年來,施耐德電氣、賀利氏等跨國科技制造企業的大中華區或中國負責人,都紛紛換成了中國面孔,被視為外企加大中國本土化的信号。在去年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在華外企本地化戰略更新,也成為最為明顯的特征之一。

艾周平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告訴第一财經,中國是賀利氏最重要也最重視的市場之一,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占集團全球營收的三分之一。疫情之下,全球供應鍊受阻導緻缺芯加劇,而賀利氏電子事業部卻在中國迎來了“曆史上最好的一年”。

多位跨國公司的中國區負責人均對這一點感同身受:讓全球總部不斷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成了無需過多遊說的事。

從進口到本土生産,再到本土設計、本土研發,是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在中國布局的明确規劃。這也意味着,外企看重的不僅僅是龐大的中國市場,還有中國研發制造在全球供應鍊中的實力。

“我們将在未來1~3年進一步豐富‘國産化’産品組合,覆寫全業務領域以及包括高端産品在内的全産線。這也意味着,我們在進博會平台展示的這些明星産品源自中國指日可待!”在第四屆進博會中新合作服務貿易創新論壇上,飛利浦大中華區副總裁李濤表示,他們正和總部緊密溝通,把一些業務的全球總部設在中國,同時整合全球與本地資源,在中國布局産品、系統、軟體三大中心,以提高本土的創新能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在去年11月18日的商務部例行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預計2021年全年吸收外資将實作兩位數增長,能夠實作全年穩外資目标。在逆勢增長的同時,中國的外商投資還呈現出外商投資全年先降後升、逐漸回穩,行業結構不斷優化,主要投資來源地保持穩定,以及重點區域支撐明顯等特點。

其中,中國高技術産業利用外資快速增長成為一大亮點。去年1~10月,中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525.2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0.3%;高技術産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3.7%。

伴随着外企本地化更新的,是中國民企的快速崛起。

“得益于公司的戰略,我們這幾年其實已經把一起競争的外企都打敗了,如今面對更大的壓力來自于國内的競争者,他們成本低,反應也快。”張衛衛表示。

迎接競争的同時,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也讓長期扮演領頭羊角色的外資巨頭,有了更多本土化創新的支撐,也讓他們有了更大的動力去搭建平台、打造生态以容納更多的中小企業。

“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擁有所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包括我們。”施耐德電氣進階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打造一個創新體系必須強調開放和透明,才能讓更多本土化的企業加入其中且不用擔心失去優勢和主權,并在平台上獲得快速成長的助力,進而促進工業巨頭在整體解決方案上的完整性。

企業學會了什麼

疫情引發的包括原材料漲價、供應周期拉長、運價連續瘋漲等壓力,讓企業越來越注重本土化,同時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是精益化管理的理念被颠覆了。

畢馬威去年12月釋出的《2022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報告提出,随着經濟全球化加深,跨國公司供應鍊不斷加強精益化管理,以實作降本增效、提高及時性。比如,選取相對少量的供應商,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采購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将生産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通過高效的物流運輸降低庫存等。這種供應鍊模式提高了企業效率和盈利水準,但是一旦關鍵環節供應鍊因為自然災害、流行病、社會因素等外部沖擊而無法如期供貨,整條供應鍊将面臨中斷的風險。此次疫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該報告稱,在疫情蔓延、供應鍊受阻、地緣政治多變的背景下,企業也在對目前供應鍊模式的不足展開反思。企業在關注低成本、低庫存的同時,也開始關注供應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整個供應鍊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強調在未知風險發生之前做好事前應急準備。

張衛衛表示,疫情下“有貨為王”,他們也開始重新考慮庫存管理和成本之間的平衡,“适度的庫存是需要的”。

對中國外貿制造企業來說,“現貨”和“快反(即快速反應)”,也成為他們吸引全球生意的優勢所在。而在外貿火爆的視窗期,企業在“雙循環”格局下内銷和外貿并重,線上和線下兩條腿走路,也是在疫情下加速的趨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