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針對孩子明知故犯對症下藥

1.留心孩子的言行舉止。

父母哪怕再忙,也不可以忽視孩子,因為這會令孩子感到孤獨和失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以,父母哪怕忙得焦頭爛額,也要抽出時間靜下心來聆聽孩子的話語,檢視孩子不對勁的行為,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滿足。這樣孩子就不會有不滿的情緒,不會用明知故犯的行為引起父母關注了。

2.向孩子講明禁止做事件的緣由

因為孩子年齡尚小,缺乏辨識意識在所難免。當父母禁止孩子做一件事時,一定要向孩子講明這件事為什麼不可以做。比如,孩子愛去河邊玩水,父母在對孩子說不能做時,也要向孩子說明水的危險性,同時也可以用他人溺水的事件為孩子敲響警鐘。隻有當孩子意識到事件的危險性後,才不會再犯。

3.加強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控力是一種良好的意志品質,有了自控力,孩子就不會随意發脾氣,不會明知故犯。想要讓孩子學會自控,父母可以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晚上看電視,不能讓孩子專門看自己想看的,要讓孩子學會照顧别人,看大家都愛看的;在與小夥伴玩玩具時,要學會與他人分享,不可以獨占;吃東西時,也要留一些給别人;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這些事前,父母要對孩子講明理由,讓孩子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意義。久而久之,孩子将會變得理智,懂得限制自己,不會再做明知是錯誤的事情。

4.用“自然後果法”教育孩子

孩子做錯事,父母不可以聽之任之,一定要認真對待,必須讓孩子明白明知故犯這種行為的惡劣性。是以,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點兒懲罰。這裡的懲罰并不是體罰,而是事件發展後帶來的後果懲罰。比如,孩子總是賴床,父母可以不叫孩子起床,讓孩子體會到“遲到”帶來的一系列懲罰,這樣孩子才不會再犯。

孩子所有的明知故犯的行為都是有動機的,父母隻有觀察,懂得孩子的心理變化,對症下藥後就能有效地杜絕孩子的明知故犯的行為了。

針對孩子明知故犯對症下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