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舍得》之焦慮的家長,不快樂的孩子

作者:悠閑守候情感

#情感點評大賞##情感點評大賞#熱播劇《小舍得》,說的正是一個孩子童年消逝的故事。

《小舍得》之焦慮的家長,不快樂的孩子

結局裡,南俪和田雨岚和好,因為疫情意識到命運的無常,不再逼迫孩子學習。

成年人劍拔弩張的關系得以改善,笑容也重新出現在了孩子們的臉上。

電視劇裡,南俪和田雨岚的故事告一段落,現實卻未必有這樣的完滿結局。

《小舍得》之焦慮的家長,不快樂的孩子

輔導班的廣告随處可見,海澱媽媽們也依然雞娃。

南俪和田雨岚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成了同僚和情敵,是一種隐晦的競争關系。

南俪和田雨岚是重組家庭的繼姐妹,父親南建龍又是個非常自我的“端水大師”,孩子們在同一個班級,沖突天然形成。

《小舍得》之焦慮的家長,不快樂的孩子

南俪和丈夫夏君山名牌大學畢業,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女兒歡歡是班裡的文藝骨幹,考45分不但沒被罵,還被全家人安慰。

田雨岚出身不佳,三本院校,顔鵬是“甩手掌櫃”,她一心寄托在兒子成為精英學霸上,顔子悠的成績名列前茅,所有休息時間隻能用來學習。

南俪和田雨岚的家庭是城市中産階層,劇裡也有掙紮在溫飽線邊緣的米桃一家,父母從農村到城市務工,把女兒帶到城市上學,期望她“知識改變命運”。米桃争氣,聰明用功,是智商140的天才少女。

如果教育是一場酣戰,田雨岚主動入局,她想讓孩子成為獲勝者,南俪不想入局,迫于同輩壓力不得不入局。

幾種不同的教育理念背後,透露同一個難題:家長們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狠心逼他拼一把?田雨岚這麼做了,兒子顔子悠從小上輔導班,課内作業和課外作業逼得人沒有喘息空間,到了五年級,連兒子偶爾踢足球也被明令禁止了。

《小舍得》之焦慮的家長,不快樂的孩子

子悠幻想出一個穿足球服的小男孩“大龍”,替他做喜歡的事情,他在高壓下得了一種心理疾病,對着媽媽田雨岚大喊:“我不要媽媽了!”

“媽媽喜歡的不是我,而是考滿分的我。”

雞娃行不通,讓孩子全面發展,實施快樂教育?南俪家就是例子,女兒歡歡在國小低年級成績徘徊中遊,國小高年級成績一路墊底。

孩子成績墊底後,再“佛系”的父母也不淡定了,國小生慕強,歡歡的成績下滑,是以失去了班幹部的位置,孩子也不快樂,主動要求上輔導班。

《小舍得》之焦慮的家長,不快樂的孩子

南俪成了第二個田雨岚,唯分數論英雄,女兒考得好,她欣喜若狂,女兒考不好,她悶悶不樂。南俪向老師提議對歡歡實行打壓教育,告訴小兒子超超“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是笨小孩,沒有人喜歡”。

劇中,最省心的孩子隻有米桃。米桃聰明敏感,“知識改變命運”給孩子的壓力太重了,家庭背景、眼界的差距,眼見着快要超越個人努力。後幾集裡,米桃始終郁郁寡歡。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個無比艱難的問題。

成年人處于内卷的社會系統,孩子同樣處在搶跑的讀書生态系統,無論奮起直追還是躺平退出,被困在系統裡,沒有一個孩子快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