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4)看電影學曆史:《萬世英雄》—造出來的偶像!

(54)看電影學曆史:《萬世英雄》—造出來的偶像!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古老的史詩片--《萬世英雄》。

影片由美國、意大利和英國聯合拍攝,于1961年上映,時長182分鐘。由安東尼·曼導演, 查爾頓·赫斯頓 、索菲娅·羅蘭主演,豆瓣評分7.8分。

影片取材于法國17世紀著名古典主義作家皮埃爾·高乃依的著名劇作《熙德》。主要講述了西班牙曆史上的英雄——羅德裡戈·迪亞茲·德·維瓦爾(熙德)的一生傳奇經曆。

作為60年前多國聯合拍攝的大制作,影片無論是戰争場面還是搭建的場景,都恢弘大氣,富麗堂皇,不僅完美的表現出時代特征,也處處流露着預算充足的豪氣。

鏡頭畫面精緻工整,一絲不苟。尤其是美工以及影片在美學上的異乎尋常的追求,讓現代人幾乎有穿越的感覺。

由身高超過兩米的赫斯頓來飾演這樣一位傳奇騎士簡直是不二之選,赫斯頓也跳出了“粗魯武夫”的固有印象,為我們呈現出一位勇猛而不乏柔情的騎士。

相比較來說索菲娅·羅蘭的表演就顯得遜色的多,也無所謂了,反正她一直是靠胸出名,臉上的表情不重要。

影片編導沒有局限于劇作,而是進行了多處改編,尤其是影片的結局。

劇作《熙德》是以熙德同施曼娜喜結連理為結尾,《萬世英雄》則一直講述到熙德生命終結,并以最後一場高潮“以屍退敵”收場,完美诠釋出了熙德“戰鬥至死”的精神。

這種即符合事實又慷慨悲壯的處理,把原著的“小家歡”直接拔高到“民族信仰”,層次立見高下,幾乎可以稱作文學作品“魔改”的典範。

好了,關于影片就介紹到這,下面咱們照例來回顧下影片所涉及到的這段曆史---西班牙光複運動。

既然有光複,就得先有入侵。這個入侵者就是當年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

公元711年,統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發生内亂,一個王位競争者病急亂投醫,找隔海相望的阿拉伯人幫忙。

這操作妥妥的“引狼入室”啊,結果阿拉伯軍隊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了伊比利亞半島征服史。

阿拉伯遠征軍頭頭學項羽“破釜沉舟”,上岸後燒毀所有戰船,沒有了退路的遠征軍迸發出驚人力量,在瓜達萊特戰役中一戰就把西哥特國王打沒了。

此戰之後,阿拉伯人對西哥特的征服就似在旅遊觀光,僅僅半年的工夫,絕大部分的伊比利亞半島就納入了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遊興正濃的阿拉伯人甚至越過了西班牙與法國邊境的比利牛斯山脈,一路闖進法國,直到遇到了外号“錘子”的法相查理·馬特,才被錘回了西班牙。

西哥特亡國後,殘餘勢力退入貧瘠荒涼的北部阿斯圖裡亞斯山區建立了阿斯圖裡亞斯王國,由此開始了持續800年的收複失地運動。

(54)看電影學曆史:《萬世英雄》—造出來的偶像!

此後長達八個世紀的漫長時期裡,伊比利亞半島反複上演着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争奪戰。

這段曆史又長又亂,夠寫一堆書的了,咱們就撿主要的說說。

首先是基督教們就剩最後一個小小的阿斯圖裡亞斯王國了,還不消停,又分裂成萊昂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

之後法國在歐洲崛起,覺得自己作為帶頭大哥有責任有能力捍衛基督教世界,于是主動翻山越嶺來找異教徒麻煩,先勝後敗,最終還是被打了回去。

打不過穆斯林的基督徒可能是出于寂寞,接着又搞出阿拉貢王國和納瓦拉王國。

反觀穆斯林這邊也不消停,首先是倭馬亞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取代,倭馬亞王朝僅剩的最後一位王子跑到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後倭馬亞王朝。

後倭馬亞王朝也曾興盛一時,拉赫曼三世時還曾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反攻阿巴斯王朝非洲領地,稱霸地中海,使當時的西班牙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彼時的穆斯林和現在的恐怖分子形象截然不同,統治階層幾乎個個愛好文學和藝術,治下政策寬容,科技發達,穆斯林的宮殿和清真寺代表了當時世界最高建築水準和美學标準。

但是盛極必衰,阿拉伯窩裡鬥的傳統節目再次上演到極緻,整個帝國碎成一地,分裂成幾十個泰法小國,互相之間打成一鍋粥。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裡情況就變得更加混亂: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打,基督教徒和基督教徒之間打,伊斯蘭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打,基督教徒幫伊斯蘭教徒打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徒幫基督教徒打基督教徒……

看到這你是不是要懵圈了,請相信我們是一個嚴肅的曆史類公号,我寫的都是曆史事實,絕不是繞密碼。

總之吧,為了生存、為了利益,别的都可以放一邊。

熙德就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按現在的眼光看他其實就是個雇傭軍頭頭。他的軍隊中有卡斯蒂爾人、加泰羅尼亞人、法蘭西人和穆斯林,信啥的都有。

這隻隊伍補養基本靠打劫,熙德對此一視同仁,不管是基督教堂還是清真寺都照搶不誤。作戰中殺死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幾乎一樣多。

最終,為了現實利益,熙德選擇和基督教一方的阿方索六世聯手對抗穆斯林。

他親手打造出來的精銳傭兵,在戰場上幾乎沒有敗績,此時的熙德俨然成了屢戰屢敗的西班牙基督徒的英雄。惹的阿方索六世也感慨到:一個熙德禍害了西班牙,另一個熙德複興了它。

1198年,看到基督徒互相打來打去的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覺得太不像話了,站出來發話,号召基督教國家停止内鬥,一緻對抗伊斯蘭勢力。

作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組織的頭頭,教皇說話還是管用的。在教皇号召下組織起來的十字架終于在托洛薩戰役大敗穆斯林阿爾摩哈德王朝軍隊。

12萬穆斯林軍隊損失過半,從此一蹶不振。但此時的基督教勢力并沒有抓住機會一統江湖,而是又忙着窩裡鬥去了。

直到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公主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王國的王子費爾南多聯姻,成為收複失地運動的重大轉折。

兩人并稱“天主教雙王”,兩國的合并,使西班牙王國就此誕生。

1492年,趁着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後一個穆斯林政權--奈斯爾王朝發生内亂之際,西班牙包圍了其首都格拉納達,苦戰2年後穆罕默德十二世投降。至此,光複運動宣告結束。

光複運動塑造了統一的西班牙,為接下來的哥倫布地理大發現提供了現實基礎。

再多說一嘴熙德,成為統一民族的西班牙,開始努力挖掘民族光輝史,找來找去,除了唐吉歌德就屬熙德有名了,既然沒得選,那就用美圖P下将就用吧。

于是,熙德的雇傭兵一面被刻意抹去,抗擊穆斯林一面被無限放大。

再于是,熙德死後不僅能騎馬禦敵,還從戰場跑進了曆史,又從曆史跑進了傳說,完成了從傭兵頭頭到民族英雄的華麗變身。

曆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充滿現實利益的學科。有時古人做過什麼沒做過什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自己當下的需求服務。

你說是嗎?

--------------------

讓電影照進曆史

讓曆史照進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