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4)看电影学历史:《万世英雄》—造出来的偶像!

(54)看电影学历史:《万世英雄》—造出来的偶像!

今天推荐的是一部古老的史诗片--《万世英雄》。

影片由美国、意大利和英国联合拍摄,于1961年上映,时长182分钟。由安东尼·曼导演, 查尔顿·赫斯顿 、索菲娅·罗兰主演,豆瓣评分7.8分。

影片取材于法国17世纪著名古典主义作家皮埃尔·高乃依的著名剧作《熙德》。主要讲述了西班牙历史上的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兹·德·维瓦尔(熙德)的一生传奇经历。

作为60年前多国联合拍摄的大制作,影片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搭建的场景,都恢弘大气,富丽堂皇,不仅完美的表现出时代特征,也处处流露着预算充足的豪气。

镜头画面精致工整,一丝不苟。尤其是美工以及影片在美学上的异乎寻常的追求,让现代人几乎有穿越的感觉。

由身高超过两米的赫斯顿来饰演这样一位传奇骑士简直是不二之选,赫斯顿也跳出了“粗鲁武夫”的固有印象,为我们呈现出一位勇猛而不乏柔情的骑士。

相比较来说索菲娅·罗兰的表演就显得逊色的多,也无所谓了,反正她一直是靠胸出名,脸上的表情不重要。

影片编导没有局限于剧作,而是进行了多处改编,尤其是影片的结局。

剧作《熙德》是以熙德同施曼娜喜结连理为结尾,《万世英雄》则一直讲述到熙德生命终结,并以最后一场高潮“以尸退敌”收场,完美诠释出了熙德“战斗至死”的精神。

这种即符合事实又慷慨悲壮的处理,把原著的“小家欢”直接拔高到“民族信仰”,层次立见高下,几乎可以称作文学作品“魔改”的典范。

好了,关于影片就介绍到这,下面咱们照例来回顾下影片所涉及到的这段历史---西班牙光复运动。

既然有光复,就得先有入侵。这个入侵者就是当年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公元711年,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发生内乱,一个王位竞争者病急乱投医,找隔海相望的阿拉伯人帮忙。

这操作妥妥的“引狼入室”啊,结果阿拉伯军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了伊比利亚半岛征服史。

阿拉伯远征军头头学项羽“破釜沉舟”,上岸后烧毁所有战船,没有了退路的远征军迸发出惊人力量,在瓜达莱特战役中一战就把西哥特国王打没了。

此战之后,阿拉伯人对西哥特的征服就似在旅游观光,仅仅半年的工夫,绝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就纳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游兴正浓的阿拉伯人甚至越过了西班牙与法国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一路闯进法国,直到遇到了外号“锤子”的法相查理·马特,才被锤回了西班牙。

西哥特亡国后,残余势力退入贫瘠荒凉的北部阿斯图里亚斯山区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由此开始了持续800年的收复失地运动。

(54)看电影学历史:《万世英雄》—造出来的偶像!

此后长达八个世纪的漫长时期里,伊比利亚半岛反复上演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争夺战。

这段历史又长又乱,够写一堆书的了,咱们就捡主要的说说。

首先是基督教们就剩最后一个小小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了,还不消停,又分裂成莱昂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

之后法国在欧洲崛起,觉得自己作为带头大哥有责任有能力捍卫基督教世界,于是主动翻山越岭来找异教徒麻烦,先胜后败,最终还是被打了回去。

打不过穆斯林的基督徒可能是出于寂寞,接着又搞出阿拉贡王国和纳瓦拉王国。

反观穆斯林这边也不消停,首先是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取代,倭马亚王朝仅剩的最后一位王子跑到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

后倭马亚王朝也曾兴盛一时,拉赫曼三世时还曾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反攻阿巴斯王朝非洲领地,称霸地中海,使当时的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彼时的穆斯林和现在的恐怖分子形象截然不同,统治阶层几乎个个爱好文学和艺术,治下政策宽容,科技发达,穆斯林的宫殿和清真寺代表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水平和美学标准。

但是盛极必衰,阿拉伯窝里斗的传统节目再次上演到极致,整个帝国碎成一地,分裂成几十个泰法小国,互相之间打成一锅粥。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情况就变得更加混乱: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打,基督教徒和基督教徒之间打,伊斯兰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打,基督教徒帮伊斯兰教徒打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帮基督教徒打基督教徒……

看到这你是不是要懵圈了,请相信我们是一个严肃的历史类公号,我写的都是历史事实,绝不是绕口令。

总之吧,为了生存、为了利益,别的都可以放一边。

熙德就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按现在的眼光看他其实就是个雇佣军头头。他的军队中有卡斯蒂尔人、加泰罗尼亚人、法兰西人和穆斯林,信啥的都有。

这只队伍补养基本靠打劫,熙德对此一视同仁,不管是基督教堂还是清真寺都照抢不误。作战中杀死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几乎一样多。

最终,为了现实利益,熙德选择和基督教一方的阿方索六世联手对抗穆斯林。

他亲手打造出来的精锐佣兵,在战场上几乎没有败绩,此时的熙德俨然成了屡战屡败的西班牙基督徒的英雄。惹的阿方索六世也感慨到:一个熙德祸害了西班牙,另一个熙德复兴了它。

1198年,看到基督徒互相打来打去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觉得太不像话了,站出来发话,号召基督教国家停止内斗,一致对抗伊斯兰势力。

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组织的头头,教皇说话还是管用的。在教皇号召下组织起来的十字架终于在托洛萨战役大败穆斯林阿尔摩哈德王朝军队。

12万穆斯林军队损失过半,从此一蹶不振。但此时的基督教势力并没有抓住机会一统江湖,而是又忙着窝里斗去了。

直到1469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王国的王子费尔南多联姻,成为收复失地运动的重大转折。

两人并称“天主教双王”,两国的合并,使西班牙王国就此诞生。

1492年,趁着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一个穆斯林政权--奈斯尔王朝发生内乱之际,西班牙包围了其首都格拉纳达,苦战2年后穆罕默德十二世投降。至此,光复运动宣告结束。

光复运动塑造了统一的西班牙,为接下来的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提供了现实基础。

再多说一嘴熙德,成为统一民族的西班牙,开始努力挖掘民族光辉史,找来找去,除了唐吉歌德就属熙德有名了,既然没得选,那就用美图P下将就用吧。

于是,熙德的雇佣兵一面被刻意抹去,抗击穆斯林一面被无限放大。

再于是,熙德死后不仅能骑马御敌,还从战场跑进了历史,又从历史跑进了传说,完成了从佣兵头头到民族英雄的华丽变身。

历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充满现实利益的学科。有时古人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自己当下的需求服务。

你说是吗?

--------------------

让电影照进历史

让历史照进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