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五四以來,全國思想解放,男女平等思想也随之倡行。在那個時代,為追求平等,很多女子高中被創辦,從此女性也和男性一樣擁有了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時至今日,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這一切都不能忘記在動亂年代艱難前行,為女性權益奔走呼喊的那些前輩。

李德全,曾擔任中國婦女聯誼會主席,在抗日戰争期間,團結各界婦女積極支援抗日工作,1950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李德全是北京通縣人,出生在普通勞工家庭,當時家裡子女衆多,李德全又是女孩不受重視,年紀輕輕就要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而且家裡收入全靠她父親的微薄工資,生存尚且艱難,更遑論送她去上學了,就這樣她一直被耽擱在家裡無法去讀書識字。

直到當地一家教會學校免費招收窮苦子弟讀書,而且不限男女,李德全才有了接觸知識的機會。她白天讀書,放學幹活,在這樣艱苦環境中,她也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學業,順利考入北京協和女子大學,從此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本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嫁個好人家,就是一生最幸福的事情了。但讀過書,視野開闊後的李德全不想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她也想為廣大女性同胞争取更多的讀書機會和平等權益。在大學期間她積極參與活動,團結同學一起為受欺負的女性讨回公道,一起為女性權益奔走。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古語常言“巾帼不讓須眉”,在北洋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時,不僅是熱血男兒起來抗議,全國女性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而其中作為代表的,就是受過知識教育的女學生,李德全也是其中一位,在五四期間她組織女學生上街抗議,宣揚愛國思想。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1919年,李德全從大學畢業進入到中學任教。1928年她在北平建立求知學院,後陸續建立十餘所學校,支援窮苦學生求學。1936年,她在南京發起婦女學術研究會,專門對社會以及婦女問題做深入的調查分析,并積極投入婦女解放運動。

不僅如此,李德全在嫁給馮玉祥後,對他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促使他從一名軍閥而轉變為國家大義而戰的革命軍人。1924年時李德全與馮玉祥結婚,之後就随着馮玉祥前往蘇聯進行考察,在這段時間裡,她為丈夫詳細地講解了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讓馮玉祥對三民主義有了深刻的了解。

李德全是賢妻的代表,可以輔佐丈夫的事業,心懷家國大義,在教育子女上也是獨有一套。馮家的幾個子女,在她的教育下都出類拔萃,二子一女均有不俗的成就。女兒馮理達是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專家,兒子馮洪志是國際著名核子實體學家,馮洪達是優秀海軍少将,皆是國家的棟梁之材。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在抗日戰争期間,李德全參與籌建了當時的戰時兒童保育會,當時中國四處都有因為戰争而淪為孤兒的孩子,他們年紀幼小艱難求生,而兒童保育會就是為了收留這些孩子而建立的。

在新中國成立後,李德全勇擔重任,成為首任衛生部部長,當時中國大地剛剛結束戰火,四處流落着無家可歸的窮苦百姓。而戰争帶來的不僅僅是破壞,還有戰後随時爆發的傳染疾病以及大批量的傷殘人員。而李德全就是臨危受命,開始建設中國的基礎衛生防治體系,在這一崗位上她辛勞了15年之久,為中國衛生保障制度的建設做了很大的貢獻。卸任後當選過全國政協副主席,已經是屬于副國級上司了。

她是馮玉祥之妻,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長,官至副國級,兒女都很優秀

1972年,為中國婦女以及兒童奔走一生的李德全在北京病逝,臨終前,念念不忘的依舊是中國的衛生事業。李德全巾帼不讓須眉,是近代女性傑出代表,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