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門匾又叫匾額,是舊時民居、私宅大門上方懸挂着的用作裝飾的牌匾。一般來講,大門是家宅的風水之眼,是以,人們總會選擇吉利祥瑞的詞彙刻于大門上方的門匾之上,以期為整座家宅的運勢進行保駕護航。

2001年,舊上海青幫頭目杜月笙最寵愛的女兒、已年逾七旬的杜美如從約旦飛回了家鄉上海,故地重遊,她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了兒時的舊居——杜公館,卻意外在公館大門處有了一個堪稱驚喜的新發現。

目睹着這個“驚喜發現”,杜美如一瞬間便将大半生的遺憾盡數釋懷了,那麼,這個驚喜究竟是什麼呢?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民國大佬杜月笙的發迹奮鬥史以及他的妻妾孩子們

杜月笙是民國時期在上海灘叱咤風雲的青幫頭目之一,從貧民窟走出來的杜月笙,最早以水果攤小販立身,起家于黑道幫會,後來輾轉涉足商政兩界、遊走于黑白兩道之間,當真是一位聲震一方、堪稱傳奇的亂世枭雄。

1902年,14歲的杜月笙投拜在上海龍頭大佬黃金榮的麾下,受黃金榮的賞識,他開始負責經營法租界内的一家賭場。其後幾年的時間裡,頭腦機敏靈活、處事沉穩低調的杜月笙通過暗中的摸索和學習,逐漸成長為一位手段果決、情商奇高、能力出衆的幫派大亨。

在擁有了不菲的錢财和穩固的社會地位之後,杜月笙在一衆門生的擁趸下開始自立門戶,最終,青出于藍的杜月笙取代了黃金榮,當仁不讓地坐在了“上海青幫第一大佬”的交椅之上。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在時局動蕩不安的年月裡,杜月笙先後納娶了5房夫人,這些夫人一共給杜月笙誕育了7子2女,此外,長房夫人沈氏還在早年間領養了1個兒子。

妻多子豐的杜月笙于1926年帶着家眷搬進了位于上海華格臬路180号的那幢三層洋房裡,後來,這座洋房就成了上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杜公館”。

建國後,杜公館成了上海市政府重點保護的一座優秀曆史建築,現如今,它成了上海的一處曆史門面,也是一個舊時代燈紅酒綠的往昔縮影。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杜美如——父親杜月笙一生最疼愛的女兒

1930年夏,四夫人姚玉蘭給42歲的丈夫杜月笙誕下了1女,杜月笙欣喜之餘,親自給孩子取名為杜美如,身為杜月笙長女的杜美如一降生便獲得了父母無上的寵溺和關愛。

杜美如從小吃穿用度一貫比照着滬上的豪門名媛,從未在物質生活上受過半分委屈,人人都稱她是實至名歸的“上海千金”。

杜月笙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向較為嚴厲,盡管杜美如是個女兒家,但她的學業依然受到了父親的嚴格管束和督促,杜美如幼時曾有段時間英文成績極差,為了盡快“鞭策”女兒,杜月笙不惜拿着皮鞭對着杜美如狠狠地抽打了10下以示懲罰。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1949年春末,學習成績優異的杜美如剛剛收到了上海聖約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父親杜月笙卻突然決定舉家遷往香港,以規避未來可能出現的“災禍”。

1949年5月1日,杜月笙帶着全部家當、攜杜家家眷匆匆登上了荷蘭渣華公司的寶樹雲号客輪,他放棄了上海的一切,毅然舉家遷往香港定居。

2天後,杜月笙帶着全家人來到了早先已在香港購置下的一處别墅,怎奈那别墅的居住條件狹小窄促,然而彼時的杜月笙已經今非昔比,全家30多口人隻能一起擠在那處别墅裡度日,别無它法。

杜月笙在香港無業無産,隻帶着一筆現金匆匆到了香港落腳,據杜美如回憶,到了香港後,父親便将管理家庭開支的事情交給了杜美如打理。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彼時,父親告訴杜美如,杜家每月的開支在6000港币上下,而他們手裡所持有的現金最多能夠滿足全家20年的開銷花費。

在香港,曾經精明強勢的杜月笙總是無端地陷入惶恐的情緒之中,杜美如曾問父親何時才能重返上海,杜月笙告訴女兒說:這一兩年總是要低調些才能保險,一年回不去,兩年後應該就能回去了。

其後,杜月笙便越發地謹慎起來,終日都把自己關在家中,過着閉門不出的清簡生活。

半年之後,老邁的杜月笙舊疾複發,身體每況愈下。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故,葬禮結束後,杜家各房子女在拍了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後,便各自為了生計和前途而分開了。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因母親姚玉蘭與宋美齡是閨蜜,是以在宋美齡的安排之下,杜美如随同母親姚玉蘭流寓到了台灣生活,其後,母女二人一直靠着不斷變賣金銀珠寶首飾來維系生活開支。

1955年,25歲的杜美如在一場舞會上邂逅了年輕英俊的空軍中校蒯松茂,一見鐘情的兩人自此便墜入了愛河之中,他們甜蜜地約會、戀愛,并于1956年1月順利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69年,杜美如帶着孩子随同丈夫一起到了約旦,因為她能夠熟練地掌握多門外語,還博得了約旦王太後的賞識和認可。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1976年,蒯松茂和杜美如夫婦倆不想回到台灣,便索性在約旦經營起了一家中餐館,開始了白手起家的創業生活。

其後的30多年裡,由于夫婦二人的勤勉經營,這家名為“中華飯店”的中餐館在約旦赢得了群眾的口碑,然而即便是衣食豐足、事業興旺,可是人年紀越大思鄉之情就越濃烈,身為中餐館老闆娘的杜美如亦不例外。

每當杜美如看見中國遊客前來用餐,總會勾起對家鄉上海的無限思念,她由衷地期盼着能夠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親眼見一見上海如今的風貌和繁華。

2001年,71歲的杜美如和丈夫蒯松茂一起踏上了飛往上海的航班,她終于能夠重返闊别了近半個世紀的上海,得以一解長久難慰的思鄉之苦。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藏在上海杜公館門匾之中的驚喜發現

當杜美如來到了如今位于上海甯海路182号的杜公館門前時,一陣久違的親切感撲面而至。幾十年的風雨過後,杜公館雖略顯舊色,但卻依然被文物部門保護得很好。

在公館大門上方的匾額裡,依稀可見早已斑駁的四個大字“竹苞松茂”,而這幾個字卻在多半個世紀後令杜家大小姐激動不已、淚盈于睫——原來,“松茂”是杜美如丈夫的名字,早已逝去的父親杜月笙一定未曾想到,當年他剛剛發迹時就刻好的這塊匾額,裡面竟然包含了自己未來女婿的名字,這,難道不算是冥冥之中的一種巧合嗎?!

早年間,杜美如曾不止一次地遺憾父親沒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自己成家立業,然而,今時的杜美如在見到老宅匾額中“奇妙預言”的一瞬間,此前所有的遺憾便都盡數釋懷了。

杜月笙長女:遺憾父親沒等到我成家,71歲回老宅,看到門匾遺憾消

盡管父親杜月笙沒有親眼看見大女婿,但這也算是女婿蒯松茂以另一種形式早早地出現在了杜家老宅中、出現在了父親杜月笙的面前。

撫摸着略顯斑駁陳舊的杜公館,這位曾經的上海灘千金不禁感慨萬千,世人的命運起伏流轉,最多也就似那滾滾黃浦江水中的粒粒流沙,在浮浮沉沉中或靜落水底、或漂向遠方,無一例外。

常言道:落葉歸根。懷着故鄉情結的杜美如如今時常回國,也早就有了回國定居的打算。

如今,祖國的繁榮和昌盛在強烈地吸引着遊子們重回故裡的心,我們也期望着杜美如和她的子孫後代們能夠早日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結束漂泊在海外的遊子生活,畢竟有句話說得極好:此心安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