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财經記者 孔敏
4月28日,國内葡萄酒領軍企業陸章宇釋出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33.95億元,同比下降33.08%;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國内葡萄酒企業實作利潤約2.6億元,如不包括張裕約5.2億元利潤,行業内的大規模虧損已成為現實。那麼葡萄酒行業會繼續遭受寒冷的困擾嗎?
對此,業内人士表示,目前葡萄酒行業寒戰會有,但也有溫暖的春花。近日,多家葡萄酒企業釋出2021年第一季度财經資料顯示,多家葡萄酒企業的營收、利潤均實作了雙增長,面對國内葡萄酒行業的底部反彈,國内葡萄酒之春會來嗎?而衆多的酒企在全國首位的山東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企業
去年淨利潤均有所下降
頭号玩家集體攤位
《葡萄酒上市公司2020》成績單正式釋出。
4月23日(ST) 中國和葡萄牙釋出2020年全年财務業績,全年營收為人民币946.149億元,同比下降61.9%,淨利潤同比下降5640.32萬元,同比下降478.05%,同日,張宇公布全年營收約33.95億元,同比下降33.08%,淨利潤約4.71億元, 同比下降58.75%。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總額為3.9億元,同比下降41.2%,淨利潤為-2.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86.5萬元同比下降1.3億元,同比下降25%,回報淨利潤186萬元,同比下降93.2%;歸屬淨利潤為-6792.2萬元,上年同期為-3131.5萬元。
龍頭企業張宇在盈利能力方面,其他一些白酒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甚至面臨退市風險預警...以上資料反映了葡萄酒和葡萄酒公司生存冰冷的殘酷現實。
對此,張宇在财報中指出,2020年,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内葡萄酒市場競争非常激烈,絕大多數葡萄酒生産經營企業陷入困境,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目前,國内消費者的葡萄酒消費趨于成熟理性,高成本效益産品在市場上的比重有所增加,許多葡萄酒企業的利潤率已經降低了一步。青島酒類協會秘書長孫子凱表示,這些因素給酒企的業績帶來了一定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進口葡萄酒市場佔有率的不斷增加,國内葡萄酒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擠壓。4月20日,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OIV)釋出了《2020年全球葡萄酒行業報告》,指出世界第六大葡萄酒市場中國下降了17.4%,這是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三年來的下降。
"相比國産紅酒,國外紅酒成本效益更高,賣得更好,是以國外葡萄酒品牌的營業額,營收一直不錯。位于青島膠州地區的一家葡萄酒分銷公司的負責人薛先生告訴風口财經。白酒營銷專家肖竹清認為,中國葡萄酒行業冷淡的是,"進口葡萄酒品質好,價格差異大,銷售進口葡萄酒非常有利可圖;

超市中的外國葡萄酒品牌
"目前,中國葡萄酒企業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中國葡萄酒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工業
第一季度報告恢複雙增長
國産葡萄酒的春天來了嗎?
葡萄酒行業正在為觸底反彈做準備。
2021年第一季度葡萄酒行業上市公司收益
近日,五家上市酒企公布一季度财務業績,多家酒企報告一季度恢複雙增長,總營業收入達到19.93億元,同比增長37.92%;其中,張宇、ST威龍、SST中葡、莫高等4家葡萄酒企業在一季度收入增長達到兩位數增長,一季度SST中葡營收增速達到434.32%,ST桐廬以194.85%的淨利潤增長率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這是10年來,除了ST威龍之外,其他企業在第一季度的報告中同時呈現出雙增長。
對此,業内人士表示,葡萄酒企業已經進入複蘇期,2021年或将成為國産葡萄酒回歸增長軌道的起點。
"總體來看,國内葡萄酒銷量還是不錯的,至少在山東,"山東省的一位葡萄酒經銷商告訴記者,"國内外葡萄酒我賣的,這兩年國産葡萄酒越來越受歡迎,比如去年我們賣了5000多單。"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有不少經銷商反映,國内葡萄酒銷量小于國外葡萄酒品牌,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銷售國産葡萄酒,轉移客流。
不僅經銷商将目光轉向了葡萄酒行業,而且投資機構過去在國産葡萄酒方面也搖了搖頭。"今年,我們接到了投資者和機構的數十個電話,其中許多都表達了興趣,"一家葡萄酒公司說。
記者發現,國内白酒霸主茅台,在長期股權投資變化中,去年新增投資8950.30萬元,全部為茅台酒添加;
對此,業内人士表示,資金對行業應該是最敏感的,深入的研究和接觸以及資本的注入,說明國産葡萄酒的機會真的來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除了張宇等國内葡萄酒領軍企業外,其餘都是中小企業,優質水龍頭數量太少,而且相比啤酒、白酒、葡萄酒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大。
中銀證券的研究報告稱,葡萄酒在過去幾年表現不佳的酒類,并不是酒品有缺陷,而是領先的葡萄酒企業并沒有完全發力。考慮到葡萄酒行業環境的積極變化,疊加上期内部調整,龍頭企業信心明顯增強,有望進入上行拐點期。而當使用者的葡萄酒消費習慣達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有企業做大規模化,那麼就是行業集中爆發的階段。
重點
葡萄酒行業的"關鍵戰役"
山東扮演什麼角色?
4月29日,行業領軍人物張宇釋出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領跑行業第一季度營收11.34億元,同比增長40.75%,淨利潤2.87億元,同比增長22.28%,營收和利潤分别占比合計的70%和95%,支撐了上市酒企的淨利潤。
"山東作為葡萄酒行業的強省,将吸引更多的資金。"孫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9年我國葡萄酒規模企業累計産量為45.15萬千升,而山東省葡萄酒規模企業累計産量為1140萬千升,占全國總産量的25.25%,位居全國第一。據專業版天眼核對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括"酒"的企業總數為20219家。在地域分布方面,山東省有2,851個,占比14.14%,排名第一,其次是廣東省2,117個和貴州省1,307個。其中,公開資訊顯示,煙台是我國現代葡萄酒産業的發源地和最大産地,煙台市葡萄酒相關企業共1192家,占全省41.88%,其中還包括一些知名葡萄酒上市企業,如張宇。
"除了張宇,山東還生産了長城中糧(煙台)、威龍、華東等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孫志凱認為,山東省葡萄酒企業和酒莊,是以在地區和葡萄酒品牌消費史教育訓練中要抓住機遇,這一點較大一部分進口葡萄酒橫掃了各省市場, 情況要好得多。
城南某超市華東區葡萄酒陳列櫃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在葡萄生長的黃金緯度線上,擁有近2萬hm2的葡萄栽培基地,是我國主要的葡萄栽培區之一,3000多公裡的海岸線使山東初步形成了沿海葡萄酒文化,煙台市被譽為世界七大葡萄酒之鄉之一。煙台南山莊園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進曾表示,從長遠來看,國内葡萄酒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産葡萄酒将呈現緩慢而持續的增長态勢。
山東省葡萄酒協會秘書長李寶國表示,中國葡萄酒的文化複興和葡萄酒的中國特色正在進行中,他建議山東葡萄酒企業需要進一步研究葡萄酒生産過程的技術和安全因素。在他看來,山東葡萄酒的優勢還在于産業的快速發展,僅煙台建成的酒莊就有40家左右,國産葡萄酒在國際品牌中的影響力将越來越大。
中國葡萄酒協會預測,到2021年,中國葡萄酒産量将達到50萬千升,銷售額150億元,利潤10億元。到"十四五"末,葡萄酒行業産量可達7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69.4%,年均增長11.1%;此外,早在3月26日,商務部就宣布,從今年3月28日起,進口原産于澳洲的相關葡萄酒征收反傾銷稅。受此消息刺激,3月29日開市後,葡萄酒概念股表現強勁,截至收盤時,張宇上漲并止損,即随着國外葡萄酒進口量的下降,國内葡萄酒消費市場佔有率面臨再配置設定,國内葡萄酒迎來了更多的市場發展機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白酒市場的競争形勢下,其他葡萄酒很可能繼續主導葡萄酒市場。但無論如何,目前對國産葡萄酒的好,依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甚至可能是一些國産葡萄酒企業扭虧為盈的最後機會。
這場"關鍵戰役"始于2021年,也始于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