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特别家教

近日,疫情反撲形勢嚴峻,突然爆發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孩子和家長都被“困”在家庭中。居家辦公和線上學習讓家長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但同時家庭中的一些教育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導緻家庭負面情緒在親子間不斷蔓延,甚至造成親子關系緊張。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更應“宅在家、學在家”。為助力特殊時期的特别家教,我們給家長朋友們提供以下七點教育建議——
01
學習起來
家長應樹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不是學校,而是傳遞溫暖的場所,尤其在疫情肆虐的時期,家庭更應該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安全。家長不僅要關注到孩子的學習情況,更要關注兒童的心理狀況,加強親子間的溝通,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援。同時,家長也要認識到愛的“分寸感”,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做到“愛”而“有距”。
02
開展起來
加強生命教育,引導孩子學會珍惜生命,提高防護意識,建立起對自然的尊重與熱愛。一方面,家長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做好防護、保護自己,讓孩子認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同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通風、多喝水、戴好口罩、學習“七步洗手法”等。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利用身邊的疫情事迹,例如讓孩子站在陽台看看防疫工作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等,引導孩子感悟和學習工作者們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03
調節起來
做好情緒調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家長在遇到不良情緒時可以采用深呼吸、轉移注意力、運動等方式積極進行自我調适。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到不恐慌,不向孩子傳遞害怕、不安等負面情緒。同時家長要幫助并引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夠成熟,在面對疫情突襲時難免出現害怕、恐慌等情緒和壓力,家長應該在了解的基礎上積極采取措施幫助幼兒緩解,和孩子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都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積極的心态。
04
安排起來
學會安排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疫情期間,所有人都隔離在家,非必要不得外出。很多家庭每天隻有“吃飯”“睡覺”兩件事,生活無聊又無趣。要想打破這種狀态,制作家庭作息時間表刻不容緩。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安排好從起床、吃飯、睡覺到每天的學習、娛樂的活動,甚至還能列出一些“心願清單”,例如一起做手工、繪畫、照料植物等等。在讨論互動的過程中“安排起來”,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制定科學合理又靈活豐富的家庭計劃。
05
規律起來
家是每個人心中的“避風港”,很多人甚至認為在家就不應該也沒辦法學習和工作。但在疫情期間,家承擔了放松享受與學習工作兩方面的責任。是以,家長和孩子要給家庭立好規矩,給自己立好規矩,一起立立“家規”。例如,家長和孩子都應該對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段、頻率、使用時長等作出明确的規定,并互相監督,家長更應在這個過程中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06
活動起來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家庭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運動氛圍、運動設施、家庭成員能動性的影響。其中,家庭成員的能動性對家庭體育活動的開展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以,在疫情期間,家長應主動帶領孩子一起“活動起來”,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上上瑜伽課、跳跳“格子”、轉轉呼啦圈,通過一些APP中廣場舞、健身操等視訊資源,進行室内運動,把客廳變成另一個“操場”。家長和孩子每天一起出出汗,“活動起來”,提高自身免疫力,讓病毒遠離自己。
07
配合起來
隻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在這樣的時期,教育部開展“停課不停學”活動,通過利用網絡平台教學,實作教師們在網上教課程、學生們在網上學課程的居家學習方式。對兒童而言,要通過主動規劃培養自律性,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培養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做學習的主人;對家長而言,應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到不在孩子上課時吵鬧,聽從學校和教師的建議和要求,及時詢問和回報孩子的學習狀态,積極“配合起來”,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以上的七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攜手共渡難關,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做好特别的家庭教育吧!
本期解讀嘉賓:李少梅
陝西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省家庭教育立法調研組主要成員,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作者:李少梅 鄭雨欣 馬琳
編輯:楊晨
初審:呂悅甯 劉昆
終審: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