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優秀的家長怕孩子不如自己,普通的家長希望孩子超越自己,教育焦慮就此誕生。

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是當真正的虎父生出一個犬子,估計能被當場氣死。

父母都是高學曆學霸,孩子學習卻是一塌糊塗,父親甚至一度被氣到心梗發作,試問誰還能泰然處之?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父母都是985碩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一位北京年輕媽媽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吐槽自己的學渣兒子,結果引發衆人共鳴。

這位女士稱,自己和老公都是985碩士畢業,畢業之後通過人才引進順利落戶北京,雙學霸組合的家庭勢必是錦上添花。

父親也非常在意兒子的學習,從一年級開始就一直陪着孩子做功課,幾乎一天不落。結果現在孩子上了高三,卻開始厭學,導緻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甚至成為了班裡的“學渣”。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孩子所在的東城區光一本升學率就高達70%,結果自己孩子現在别說一本,連三本都考不上,能順利混到高中畢業就不錯了。

這位母親怎麼也想不明白,北京這麼好的教育資源,父母都是985碩士出身,為何偏偏自己兒子的學習一塌糊塗,難道沒有一點遺傳基因嗎?

這位媽媽無奈說道,孩子學習不好就算了,還是個杠精,天天和自己擡杠。父親甚至是以兩次被氣到心梗,家裡都得常備速效救心丸。現在的他們已經對孩子沒有任何期待,隻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就好。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網友看罷這位媽媽的吐槽,開始議論紛紛,有人猜測是不是父母從小對孩子太過嚴苛,導緻長大以後有了叛逆心理,才會出現厭學情緒。

也可能是家長太優秀、強勢,孩子反而容易顯得平平無奇,畢竟智力水準是正态分布,自己孩子也許隻是回歸均值而已。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就連北大教授丁延慶都得接受自己女兒的“平凡”,自己從小被譽為“神童”,六歲背誦新華字典,現在還是北大教授。

結果自己女兒卻是一枚學渣,曾經為此焦慮過、苦惱過,無奈最後老父親也隻能認命,承認女兒的平庸。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也有網友表示感同身受,周圍很多高智商父母卻不會教育孩子,很明顯是家長教育方法和态度有問題。“望子成龍”太急切,反而容易揠苗助長,适得其反。

這位家長嘴上說着自己對孩子沒啥期待,但這種公開吐槽很明顯依然是心有不甘,不願意就此認命,在這樣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很難不會厭學。

其實不難發現,幾乎所有家長都有一定的教育焦慮,父母總是喜歡将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子女,當現實和期待有落差時,便産生了沖突。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接受自己有一個平庸的孩子,也是為人父母必須要學會的一課,對孩子期待過高,容易鈍化孩子的認知。

有調查資料現實,有八成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成為優秀的前10%,然而聯考資料卻顯示,能考上一本的學生,隻占據6%,能考上985院校的人,隻有0.85%。

可見,大部分人都要面對自己平庸和下一代的平凡,适當期待可以提供前進的動力,過度期待反而容易成為絆腳石,學會坦然面對,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再傳遞給孩子,加強孩子内心的壓力,導緻其産生厭學情緒,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父母985碩士出身,無奈兒子卻是“學渣”,媽媽心酸吐槽引發共鳴

寫在最後:

父母的心态可以了解,但也要注意方法和尺度,講求中庸之道,太急于求成反而不利于孩子發展。

換位思考,如果是你,可以接受自己孩子非常平庸嗎?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