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洗澡“越洗越黃”?中山醫生:治療寶寶黃疸切勿聽信偏方

12月30日,記者從中山市博愛醫院獲悉,近月來,中山市新生兒重度黃疸病例驟增。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不斷清除胎兒血紅蛋白,進而引起血膽紅素水準升高,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的病症。

因為生理性的新生兒黃疸現象很常見,很多人認為多曬曬太陽,喂點玉米須水,吃點中藥就能好轉。殊不知膽紅素有一定的毒性。

“當膽紅素在身體内積累到一定程度,或出現寶寶早産、溶血、感染、酸中毒等高危因素,而家長們沒有予以重視,沒有及時就醫或采取不恰當的措施,可能會引發嚴重并發症,‘黃疸入腦’引起膽紅素腦病而遺憾終生,這樣的教訓屢見不鮮!” 中山市博愛醫院新生兒副主任醫師陳廣明認為,必須加強對新生兒黃疸問題的重視。

中藥洗澡“越洗越黃”?中山醫生:治療寶寶黃疸切勿聽信偏方

中山市博愛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陳廣明接受采訪 受訪者供圖

“小黃人”越洗越黃?

亂用中藥洗澡險丢命

前幾天,中山市博愛醫院新生兒科又接診了一位重度黃疸寶寶俊俊(化名)。俊俊被送到醫院時,呼吸微弱,反應差,全身皮膚極重度黃染,情況危急。經了解,這位男寶寶出生第2天開始皮膚黃染,家裡人拒絕住院治療,而是聽從家裡老人、親戚的偏方,買了某種中藥煮水給寶寶洗澡“去黃”,及口服茵栀黃藥物治療。而俊俊的黃疸不但沒退,反而越來越重。

經檢查,俊俊的血清膽紅素高達671.3umol/L,比正常黃疸值高出幾倍,屬危險性高膽紅素血症。新生兒醫護團隊立即對寶寶進行搶救,予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甚至進行“換血治療”。

“這個孩子的後遺症會比較嚴重,即便通過換血治療,孩子已經脫離了呼吸機。但黃疸入腦,已經對孩子的神經系統功能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存在腦癱的風險。”陳廣明說,新生兒黃疸發展至如此嚴重,與家屬重視不足有關。

經進一步檢驗,醫生發現,俊俊患有嚴重G-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病”。這是一種遺傳性的溶血性疾病,在廣東、廣西、湖南及江西等地區比較常見。而如果母親患有蠶豆病,孩子遺傳機率達25%。

由于俊俊家屬,不遵醫囑擅自服用中藥。部分中藥容易誘發蠶豆病患者急性溶血反應,引發嚴重黃疸、貧血甚至膽紅素腦病。“黃疸水準高會入腦,并且入腦後,膽紅素無法通過治療‘排’出來,可能有神經系統和聽力後遺症,造成孩子一生的遺憾,讓父母懊悔不已。” 陳廣明說。

中藥洗澡“越洗越黃”?中山醫生:治療寶寶黃疸切勿聽信偏方

重度黃疸寶寶俊俊 受訪者供圖

如何辨識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大部分黃疸程度輕,屬于生理性黃疸,大多可自然消退,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大多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3—5天進入黃疸高峰期,5~7天逐漸減輕,足月兒黃疸最遲不超過2周,早産兒黃疸不超過4周,将完全消退。

但臨床中有些患兒黃疸指數非常高,超過了生理範圍的上限,屬于病理性黃疸。如果不及時治療,血中增高的膽紅素,可能透過患兒的腦細胞膜進入腦組織。膽紅素的毒性作用在大腦引起病變,形成膽紅素腦病。此時孩子可能會出現嗜睡、拒奶、反應差、呻吟、尖叫等狀态,病情加重者會出現凝視、眼球震顫、頭向後仰、角弓反張、抽搐、呼吸不規則等情況。嚴重者經搶救,往往留有嚴重的後遺症如手足抽搐、聽覺障礙、智力低下,甚至腦性癱瘓。

那麼,些孩子受有高危因素影響,更容易患病理性黃疸呢?從名額上看,孩子血清膽紅素高于342umol/L或孩子屬于早産兒,或患有溶血病、G-6PD缺陷、宮内感染、有家族史等。陳廣明認為:“發現新生兒黃疸時,要聽從醫生建議,及早到醫院診治,這非常重要。因為一旦出現膽紅素腦病,後果非常嚴重,容易遺留智力低下、抽搐等後遺症。”

中藥洗澡“越洗越黃”?中山醫生:治療寶寶黃疸切勿聽信偏方

醫師陳廣明為重度黃疸寶寶俊俊檢查身體。 受訪者供圖

及時幹預治療是關鍵

“新生兒黃疸并不可怕,家長發現問題應及時診治,建議由醫務人員把握是否需要治療。必要時由醫務人員确定治療方案,切忌聽信謠言誤信偏方,最終耽誤病情,” 陳廣明說,如果孩子當時能及時給予黃疸治療,預後可能沒有這麼差。

臨床上,産科醫護人員對新生兒黃疸指數進行定時測量、管理。一旦遇到黃疸指數超标者,會告知家屬,按照我國醫療規範收治于新生兒科進行規範化治療。随着規範化治療,新生兒黃疸加重,導緻腦癱等情況大大減少。

但小部分家長誤以為黃疸是“小病“自然消退。當新生兒黃疸,醫生通知住院治療時,家長認為醫院”沒病當小病治,小病當大病治”,抱着僥幸的心理,用一些土方法進行治療。最後,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身體傷害。

“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家長一定要遵從醫生醫囑。一旦發生腦癱,更是要盡早到兒保科、兒童康複科進行早期幹預康複治療,提高孩子生活品質。“陳廣明說,

哪些情況容易導緻寶寶“越洗越黃”?

聽信“偏方”,把黃疸寶寶“越洗越黃”的情況常有發生。而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兩種。如果寶寶的黃疸符合“早、重、快、複”等情況,就要早期就診及治療。

1、 新生兒黃疸出現早,在生後24小時内就出現黃疸的寶寶需要盡快治療;

2、 黃疸情況持續時間長,足月兒黃疸超過2周,早産兒黃疸超過4周則屬于不正常的狀态;

3、 黃疸持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複現,黃疸程度高,黃疸值大于同胎齡同日齡新生兒平均值的95%;

4、 新生兒有高危因素,諸如同族免疫性溶血、G-6PD缺陷、窒息、顯著的嗜睡、體溫不穩定、敗血症、代謝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情況

其中,關于G-6PD缺乏症,有明确的飲食、用藥禁忌:

1、中草藥:除了必須隔離的各種蠶豆以及蠶豆制品,一些中草藥也不能服藥,如珍珠粉、金銀花、川蓮、牛黃、蠟梅花、熊膽、保嬰丹等。

2、慎用退燒藥:去痛片、阿司匹林、使痛甯、奎尼丁、安他唑林、小兒退熱栓、左旋多巴、安痛定等。

3、禁用消炎鎮痛藥:消炎痛、甲芬那酸、保泰松等。

4、其他禁用藥物:利眠甯、甲基多巴、利福平、奎甯、氯黴素、氯磺丙脲、大劑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K等。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曾豔春

【作者】 曾豔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