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皇帝的最後一夜,自盡前他這樣處置自己的兒子、女兒和後妃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的這篇關于曆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給您帶來一點點知識和分析,就是小編的榮幸,下面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農民軍攻克北京,崇祯走投無路之下,和貼身太監王承恩自缢煤山。那麼,從聽聞城破到最後自缢,崇祯到底在想什麼又做了什麼呢?

崇祯皇帝的最後一夜,自盡前他這樣處置自己的兒子、女兒和後妃

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祯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遠望着城外烽火連天的場面,徘徊許久回到了乾清宮。回宮後他寫下诏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并輔助太子朱慈烺。然後他召見了周皇後和袁貴妃,和她們痛飲數杯後,他哀歎道:“苦我民爾!”

崇祯皇帝的最後一夜,自盡前他這樣處置自己的兒子、女兒和後妃

周貴妃對周皇後說:“大事去矣。”皇後和妃子們都忍不住流淚,宮人們圍着他們也開始哭泣,崇祯讓他們各自謀生去。周皇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邊磕頭邊哭着說:“妾跟從皇上有十八年了,皇上從來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緻有今日。”

崇祯安慰了痛哭流涕的太子和永王、定王,并指令太監将他們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再三叮囑太子和永王、定王後,他讓周皇後出去,周皇後回到了坤甯宮後自缢而死。

崇祯皇帝的最後一夜,自盡前他這樣處置自己的兒子、女兒和後妃

崇祯随後又召來十五歲的長平公主,公主号啕大哭。崇祯哀歎道:“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掩面,右手拔出刀來砍斷了她的左臂,可憐的公主便昏死了過去。同時也揮劍刺死了年僅六歲的昭仁公主。宮中頓時傳得沸沸揚揚,驚呼皇上動刀了。崇祯來到了西宮,指令袁貴妃自盡。于是袁貴妃隻能懸梁自盡,不料,繩帶斷裂,遂堕地昏去,許久後才蘇醒。崇祯見狀,便拔劍對她亂砍了幾劍,所幸未傷及要害。

崇祯皇帝的最後一夜,自盡前他這樣處置自己的兒子、女兒和後妃

長平公主劇照

然後崇祯手執三眼铳與數十名拿着斧子的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然而守門的人以為是内變,炮矢相向之下,他們不得不向南奔去。他們從胡同繞出城上,望見正陽門城牆上挂上了白燈籠,白燈籠從一到三懸挂,表明情況危急,大勢已去。後轉向安定門,然而守門的人已經逃跑了,大門深鎖,太監用利斧也無法劈開。

這時候天快亮了,他們無奈地回到了皇宮。最終崇祯帝與貼身太監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臨終前,崇祯說:“朕迩德藐功,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而無面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可見,崇祯在臨死之前都認為這絕非自己的過錯,而是諸位大臣的輔佐不力。

崇祯皇帝的最後一夜,自盡前他這樣處置自己的兒子、女兒和後妃

這“君非亡國之君,臣是亡國之臣”的感慨令人悲歎不已!事實上,崇祯亡國是多種因素引起,外因是次要的,而内因——崇祯自己的失誤是導緻亡國的主要原因。他幹涉内閣,荒廢廠衛,拒絕南遷,抑郁型人格緻使他重用宦官,疑心過重,在财政危機上處理不妥善,在政策上搖擺不定等等用人、軍事、财政上過失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讨論哦!

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随手點個贊哦!謝謝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