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三人冒生命危險将一種農作物引入中國,使得清朝人口達到4億

湛江人的飲食中,主食以米飯為主,但在物質貧乏、生活困難的年代,薯類是湛江人的重要主食。80後以上的湛江人,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吃過大量番薯,也留下了很多難忘的童年回憶。

先說一下番薯的來曆。一看到個“番”字,就知道就是外國引進的了。番薯原産美洲墨西哥、厄瓜多一帶,由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引進到菲律賓,後拓展到東南亞越南等地。

他們三人冒生命危險将一種農作物引入中國,使得清朝人口達到4億

?????????????????????????????????????????????????????????????????????????????????????????????????番薯至今是越南的特産

關于番薯的引進,有三個說法,也涉及到三個人物,兩個廣東人,一個福建人。

第一種說法是廣東虎門人陳益引進的。1582年,陳益将番薯由越南引種到東莞。《東莞縣志·物産·薯》所引《鳳岡陳氏族譜》載:“萬曆八年(1580年),客有泛舟之安南(今越南)者,公(陳益)偕往,比至,酋長延禮飯店,每宴會,辄飨土産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種,賄于酋奴,獲之。……未幾伺間遁歸。……萬曆十年(1582年)夏,乃抵家焉。……嗣是種播天南。”

該史料是說陳益在越南朋友家做客,多次參加酋長的宴會,吃到當地的土特産薯,味道甘甜可口,吃了很飽腹。陳益于是想把番薯種帶回中國種植,便賄賂酋長的家奴,偷偷拿到一塊。當地法例,嚴禁薯種出境。陳益冒着生命危險,将薯種藏匿于銅鼓中,不料還是被人發現了。正當開船之時,多艘越南官船載着酋卒前來緝捕他。剛好海上風急,陳益一行開船疾駛,成功逃脫了追捕。幾經周折,他花了兩年時間才到家,後來中國南友善遍種番薯了。

陳益家族墓位于虎門鎮金洲社群梁屋村南面小捷山半山坡上,一排四座,是明代的陳氏家族墓群,是東莞文物保護機關。該墓群一直由北栅社群陳氏後人管理,每年清明時節以番薯作主要祭品供奉祖先。

他們三人冒生命危險将一種農作物引入中國,使得清朝人口達到4億

?????????????????????????????????????????????????????????????????????????????????????????????????????東莞虎門陳益墓

第二個說法是福建長樂人陳振龍1593年從菲律賓引進的。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采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饑。振龍子經綸白于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獲,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該史料是說福建人陳振龍到呂宋(菲律賓)做生意,見到番薯産量高,又易種,又好吃,他就叫兒子向當地人學種植,并偷偷地放在船上夾帶回福建,并在長樂一帶種植。二三十年後,福建中部旱災鬧饑荒,陳振龍的兒子推廣種番薯,收獲很好,可以充當一半的米糧,從此後福建廣東一帶開始遍種番薯。

他們三人冒生命危險将一種農作物引入中國,使得清朝人口達到4億

???????????????????????????????????????????????????????????????????????????????????????????????????陳振龍的紀念亭

第三種說法,也是湛江人最熟悉的,番薯是由吳川梅菉人林懷蘭從越南引進的。據史料記載,他在萬曆年間将番薯從越南帶回中國。商務印書館于1934年編印的《辭源》釋“番薯”一詞的注解:“其本出于交趾(今越南),吳川人林懷蘭嘗得其種以歸,遍種于粵,因不患兇旱。電白縣有懷蘭祠,題曰番薯林公廟。”

《電白縣志》記載:“霞洞鄉有番薯林公廟,副榜崔騰雲率鄉人建立。相傳番薯出交趾,國人嚴禁以種入中國着罪死。吳川人林懷蘭善醫,薄遊交州,醫其關将有效,因薦醫國王之女,病亦良已。一日賜食熟番薯,林求食生者,懷半截而出,亟辭歸中國。過關為關将所诘。林以實對,且求私縱焉。關将曰:‘今日之事,我食君祿,縱死不忠,然感先生之德,背之不義。’遂赴水死。林乃歸,種遍于粵。今廟祀之,旁以關将配。”

《電白縣志》記錄的這個故事相當感人,說越南産番薯,不準人将番薯種帶入中國,違者是死罪。吳川人林懷蘭擅長醫術,在越南行醫,曾經醫好過守關的關将。關将便将林懷蘭推薦給國王,于是林給國王的女兒也治好了病。有一天國王賞熟番薯給他吃,林懷蘭要求吃生番薯,吃了一半就藏了剩下的半截走了出去,急迫地辭官回中國。

過關回國的時候,關将發現了他私藏番薯的情況,就責怪他不該這樣做。林懷蘭向關将表達了自己想将番薯帶回國造福人民的想法,請求關将放他一馬。關将說:“今天這件事,我是為朝廷做事,放你走便是不忠。但我感激先生的恩情,違背您的意思就是不義。”說完他跳水而死。就這樣,林懷蘭揣着半截生番薯回到中國,将番薯種遍了全廣東。後來人們建廟來祭祀他,在他的神像旁邊,也總是配一個(越南)關将。

另外,《梅菉志》也記載了這一段曆史:“懷蘭積埇,周遭數裡,斜亘中流,相傳明季林懷蘭作海客,采得番薯種,船返至此,遇風擊沉,日久積成沙埇。近有番薯,懷蘭之力也。”這裡的說法是,林懷蘭采到番薯種之後是坐船回到的中國,結果遇到台風沉了,日積月累便成了懷蘭積埇(現在的圍蘭埇)。

電白有一座番薯林公廟,1956年被拆毀,老一輩的電白人都知道這個廟。林懷蘭墓原在梅菉麻坡(同德路),1964年因建梅菉盲老院,墳已被挖去,墓碑亦難以尋找。現在梅菉轄内的圍蘭埇(懷蘭積埇)便是當年林懷蘭生活過的地方,懷蘭埇原有上下兩村,村中住的多是林懷蘭後人,1951年住戶全部遷到上村,下村已被江水沖毀。

他們三人冒生命危險将一種農作物引入中國,使得清朝人口達到4億

????????????????????????????????????????????????????????????????????????????????????????????????????吳川林懷蘭的雕像

其實我認為,以上說的三個人的事迹應該都是真實的,并不存在什麼沖突。因為那時菲律賓、越南一帶已有番薯,中國并未官方引進,民間幾個管道帶進來都是有可能的。這三位古人冒着生命危險,曆盡千辛萬苦,引進了珍貴的番薯種,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值得後世人民永遠紀念他們。

由于番薯容易耕種,适應能力強,肥瘦土地都能種,水旱都能活,到了清朝初年,番薯被引種遍了大江南北,沿海内陸,普及到了全中國!據曆史學家考證,清朝中期的人口大爆炸,人口從清初的6000萬左右,增加到道光末年的4個億!主要原因就是成功引進并推廣了番薯,使得數量如此巨大的中國人不用餓肚子,在原有的土地上,成功養活了四億人!要知道,在之前的任何朝代,中國人口從來沒有超過1.2億人,是以,可以說番薯養活了中華民族,番薯不愧是是中國人的“救命薯”!

說起番薯,湛江人感情都很深。過去窮的時候,番薯是湛江人的傳統糧食,甚至是主食。由于番薯易種粗生,耐旱高産又能充饑,湛江農村種植十分普遍。有首民謠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種什麼不如種番薯,葉藤喂豬牛,薯條填肚皮,三歲孩童啼哭時,烤條番薯就了事。”

在形勢嚴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湛江沿海沙地多,農村人又有種番薯的習慣,是以湛江地區沒有餓死一個人。即便是人多地少的吳川,依靠沿海的沙地種番薯,也平穩渡過了三年自然災害。那時候農村的圍牆上,經常有這個智語——“大番薯,湛江寶”!

他們三人冒生命危險将一種農作物引入中國,使得清朝人口達到4億

????????????????????????????????????????????????????????????????????????????????????????????????????湛江的沙地番薯

由于番薯在湛江比比皆是,經濟便宜,在湛江人眼中番薯是最普通不過的東西,是以很多俗語都與番薯有關,爛賤的東西形容為“番薯”,意外獲得的便宜稱為“拾到大番薯”,吵架罵對方是“番薯頭”,恥笑别人傻是“大番薯”,諷刺裝模作樣的人為“番薯屎未屙淨”……

在湛江,關于番薯還發生過很多趣事,甚至兩條村還因為番薯發生了打架事件。關于在湛江發生的番薯趣事,我們下一篇文章會繼續講,記得關注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