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緒穩定才是給孩子的最好的新育。有時候,這比父母相親相愛,更能給孩子帶來幸福敵和安全感。
不難發現,父母具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孩子不僅可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情緒也會更加穩定、平和。在情緒平和的孩子身上,我們将看到更多的笑容、禮貌、教養,以及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而那些父母倘若動不動就大吼大叫、情緒失控,孩子總是更容易走極端,不能駕馭自己的情緒和脾氣,更難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注意理制情緒,隻有做到情緒穩定、能夠自控,才能教育出懂得自控、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
五年級的敬丹學習成績非常不錯,也積極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可是,在她迷上了遊戲之後就徹底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上課時總是神遊太虛,想着玩遊戲的事情,導緻成績一落千丈。她不再積極參加學校課外活動,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遊戲上,就連最喜歡的圍棋學習也就此荒廢了。
敬丹爸爸知道後非常生氣,很想把孩子痛罵一通,質問她為什麼管不住自己,讓自己沉迷于遊戲。但是爸爸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因為他知道,情緒失控的自己是無法教育孩子的,反而讓孩子更容易被父母的情緒所影響,使得本身并不嚴重的問題,變成真正的問題。更何況,父母都無法克制自己的脾氣,又有什麼資格讓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呢?
想明白了這些,敬丹爸爸決定用理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遊戲瘾,并且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爸爸找到了敬丹,溫柔地對她說:“親愛的女兒,我想和你談一個問題。你最近沉迷于遊戲,荒廢了學習,這對你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有害的。我知道你不想沉迷于遊戲,也想好好學習,可是你無法控制自己,是不是?”聽了爸爸的話,敬丹立即說:“爸爸,你說得沒錯!我的内心也是沖突和痛苦的,可是就是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上課的時候,我不自覺地就會想遊戲的事情;放學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拿起手機玩遊戲。即便把手機放在櫃子裡,我也無法認真地完成作業!爸爸,你能幫幫我嗎?"爸爸笑着說:“其實,這沒有什麼特殊的方法,隻能靠你自己的耐力和控制力。在你想玩遊戲的時候,看你是順從了自己的心,還是堅持冷靜一會兒,繼續完成作業,你在課堂上走神的時候,看你是繼續想着玩遊戲,還是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來?這完全看你是否有強大的自制力。”看敬丹有些為難,爸爸繼續說道:“你知道嗎?平時,爸爸媽媽也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尤其是你犯錯的時候,我們也非常憤怒。但是因為爸爸媽媽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是以才沒有動不動就對你發脾氣。”随後,爸爸又加了一句,“知道你玩遊戲上瘾之後,你知道我多憤怒嗎?我恨不得狠狠地訓斥你一頓,但是我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爸爸能做到,我相信你也能做到!”敬丹想了想,說道:“爸爸,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到。從明天起,我就再也不玩遊戲了,你來監督我,好嗎?”爸爸高興地說:“當然可以!”
為了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戒掉遊戲瘾,爸爸還幫助她制定了自控和管理自我的法則:安排好學習和生活時間,使得學習和生活變得更加有規律;把手機和電腦鎖起來,避免繼續陷入其中;控制自己的壞情緒,避免動不動就發脾氣;控制消極心态,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半年之後,敬丹果然徹底地戒掉了遊戲瘾,并且成為善于自我控制和管理的孩子。如此一來,她的學習成績得到很大提高,各方面都變得越來越優秀。
可以想象,如果敬丹爸爸不是情緒穩定、善于自控的家長,知道孩子染上了遊戲瘾之後,就急躁地訓斥孩子,其至憤怒地打罵,那麼敬丹肯定又是另一番樣子。更重要的是,敬丹很可能會成為爸爸那樣的人,不能駕馭自己的情緒,無法做到自控。 不可否認,對于尚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自控能力差、情緒不穩定是正常現象。但是,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倘若父母就是一個容易情緒失控的人,那麼不管你如何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如何教孩子提高自制力,都是蒼白無力的。在孩子的心裡,他們會這樣說:“憑什麼你總是發脾氣,卻要求我不要發脾氣呢?
我們要學習情緒管理,做情緒穩定而又平和的父母,如此孩子自然就很難失控了,也能更好地自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