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舉高高絕對是一項深受小寶寶喜愛的互動遊戲,就像捉迷藏一樣,孩子樂此不疲的程度讓大人都摸不着頭腦。
高高地抛起來,再接住,這種騰空的感覺總是能逗得孩子哈哈大笑。
但你知道嗎?這個遊戲稍有不慎就會導緻危險發生,甚至毀掉孩子的一生。對于有些家庭而言,他們多麼希望從來沒有玩過這個遊戲!
4個月寶寶被舉高高時意外摔落,或成植物人
有一種感情叫手足情深,有一種幸福是你是哥哥、我是妹妹。哥哥對于妹妹的手足之情,有時甚至不亞于父母。
14歲的哥哥每天放學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逗4個月的妹妹玩,誰也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靠近。
這天,哥哥學着大人的模樣,跟妹妹玩起了舉高高的遊戲。
看着妹妹開心的樣子,哥哥抛得更加起勁兒,可畢竟隻是個14歲的少年,一不留神沒有接住,導緻妹妹直接摔到了地上。

父母緊急把孩子送到醫院治療,可診斷結果卻有些讓人絕望。
4個月寶寶的後腦勺像豆腐一樣脆弱,這樣的摔落使得孩子陷入了昏迷狀态,醫生表示即使醒來或許也成了植物人。
爸爸舉高高導緻寶寶進ICU的事件才過去沒多久,又發生一“舉高高”惡性意外,真是讓人唏噓。
寶寶為什麼喜歡"舉高高"這類刺激的遊戲?
在《專注力培養》這本書中,這樣介紹道:旋轉和快速移動可以刺激孩子的前庭發育。
兒科醫生認為,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騰空而起的刺激,但因為年齡較小無法意識到危險的存在,是以才會發出"咯咯"的笑聲。
通常這種刺激感分為兩種:
感官刺激:
爸爸的身高加上舉起孩子的距離,會讓孩子覺得本來遙不可及的天花闆如今卻近在咫尺,這對他們來說具備很強的視覺感。
并且站得高望得遠,爸爸抛的高高的,孩子就可以看的更遠,這也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感官刺激;
前庭覺刺激:
前庭覺是人類感覺的一個部分,可以感受到地球的重力和速度,在舉高高的過程中寶寶身體所感受到的上升感會刺激前庭,幫助其更好的發育。
遊戲雖好,但我們選擇的時候務必要謹慎,尤其是一歲以内的寶寶,千萬别讓遊戲成為制造傷害的"殺手"。
哪些危險遊戲不能陪孩子玩?
帶娃玩耍其實也是有講究的,生活中很多看似愛孩子的行為,其實隐藏的危害非常大。
就比如常見的"大手牽小手",對于五歲前的孩子而言也是一個危險的行為,易引發孩子牽拉肘,也就是桡骨頭脫位。
下面再給大家具體列出幾種不适合親子間玩的遊戲,從源頭上避免危險。
一是拔蘿蔔:父母拉着孩子的手或者頭,讓孩子的腳脫離地面,這樣的遊戲輕則引起脫臼、重則導緻脊椎受傷,甚至可能癱瘓;
二是轉圈圈:父母拉着孩子的手不停轉圈圈,這樣不僅會造成胳膊拉傷、脫節等傷害,一旦失手沒有抓住,後果将不堪設想;
三是很多人玩過的“騎脖頸”,沒遇到危險的是幸運,但一旦出事就沒有後悔的餘地了。寶寶的重心不穩,即使爸爸媽媽扶着也會有傾倒的危險,一旦傾倒很難及時抓住,孩子就将從高處跌落。
建議親子互動的小遊戲有哪些?
1、紗巾遊戲
将紗巾放在寶寶的面前,父母輕輕吹動紗巾,能刺激寶寶的觸感。
也可以将紗巾上抛,讓寶寶尋找紗巾的方位,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視覺,增強方位辨識能力,還可以很好地刺激前庭發育。
2、撫觸、按摩
父母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小兒推拿,每天給寶寶做一下身體按摩,不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還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增進。
通過肢體的接觸,寶寶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父母的愛;
3、拍水花
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在寶寶的浴盆内準備好水,教寶寶用力拍水花,在鍛煉孩子臂力的同時,還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PS:水溫一定要适合寶寶。
遊戲是拉進父母和孩子距離的重要方式,但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我們一定要選擇适合的類型,存在安全隐患的遊戲就盡量不要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