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在中國二十多個朝代的曆史中,湧現出了許多名将,當然也有許多名将,最後因各種原因慘遭冤殺。當然曆史上最有名的應該就是曾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數百次戰鬥戰無不勝的嶽飛,最後卻遭受秦桧,張俊等人的污蔑,冤死于獄中。

而這位唐朝死得最冤的武将,隻因為說出了自己的乳名,無端遭貶,最後還丢了性命。這位武将就是,唐朝初期的大将李君羨。

随李世民出征,逐鹿中原

李君羨是洺州武安縣人,他的父親是泗洲刺史李虔。有許多野史說李君羨是李建成的兒子,但事實上并非如此,他的年齡比李世民還要大上許多。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李君羨最早是瓦崗寨李密的手下,之後,李密與王世充大戰,李密戰敗,李君羨便率領瓦崗舊部投靠了勝者王世充,他也就成為了王世忠的大軍中的骠騎将軍。

可是沒過多久,李君羨與秦瓊、程咬金一樣,發現王世充的人品很差,經常利用當朝法律徇私舞弊。于是,他們幾人便率領瓦崗舊部一同投靠了當時為唐國公的李淵,又被“太宗引為左右”。

在歸順大唐之後,李君羨一直跟着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南征北戰,每次出征都身先士卒,在軍中的名聲非常響亮,許多将士們都很敬佩李君羨。後來又随着李世民攻破了窦建德和劉黑闼等人,可以說是功勳卓著,屢立戰功。是以,李世民賜給李君羨許多宮女、牛馬、黃金和雜彩,在李世民登基後,他還被封為了左衛府中郎将。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發動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親手射殺了自己的哥哥,自己成為了當朝太子。他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勵精圖治,唐朝在他的統治下政治清明國泰民安,還開創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在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後,突厥屢屢進犯長安,李世民便派出李君羨和尉遲敬德去迎戰,在解除了長安的危機後,李君羨還被李世民誇贊,“君羨十分勇猛,強敵不足以懼”。由于他的功勳卓著,不久便被授予了左武衛将軍武連縣公,之後也是每年都有封賞。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李君羨确實是唐軍中的一員猛将,他曾經在大唐與吐谷渾的戰役中,以少勝多。在今天的青海湖附近打敗了吐谷渾,随後,他還虜走了吐谷渾的牛羊2萬多頭。這讓李世民對李君羨十分欣賞,他曾對人說,“都像李君羨這般用心,怎麼還會有國賊?”雖然李君羨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他并非一個粗人,他平常十分喜愛讀書,是以還擔任着皇宮中的禁衛工作。

一語成谶,被無端猜忌

當時天象異常,太白星常常在白天出現,有史官占蔔認為,這應該是女主武皇登基的前兆。在當時民間又廣傳着一本《秘記》,這裡面有一句話是“唐朝在三代之後,會出現一位武女皇,進而取代李氏,占有天下”。

李世民對這件事深惡痛絕,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十分頭痛,總是想要找出這個人,除之而後快。但是一直沒有抓到這個人,李世民便泱泱不快,疑神疑鬼。當時女子的地位比較低,是以李世民并不相信李唐江山會斷送在女子手裡,直覺告訴他,此人應當是一位武将。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沒過多久,李世民邀請衆位武将來參加宮中宴會。酒過三巡,氣氛高漲時,李世民要做酒令。他想要熱鬧一下,于是便叫武官們紛紛說出自己的乳名。輪到李君羨時,李君羨十分不好意思,緩緩才說出口自己的乳名是“五娘子”時,衆将皆是以大笑。

唐太宗還打趣他到“你竟然是個女子,為什麼打仗如此雄健勇猛呢?”

聽完皇帝的話,大家哄堂大笑。笑罷,唐太宗突然回想起了那個不寒而栗的預言:“女主武氏取代李唐天下”。此刻,在回想李君羨的乳名是“五娘子”,而“五”與“武”同音,又有娘子,難不成這則谶語指的是李君羨?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又想着李君羨,官拜左武衛将軍,封号是五連縣公,他的籍貫又是貫武安縣,全部都有一個“武”字,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認定李君羨便是那個颠覆李唐江山據天下為己有的人,暗暗想要将李君羨除掉。

無端枉死,為他人替罪

李世民在知道這些事後,先是借故将李君羨革除禁軍之職,随後又擔心,李君羨在軍中的威望讓他起了反心,于是把他貶出了長安,還派人嚴密的盯住李君羨。

但是這些做法都不能讓唐太宗心安,最後他痛下殺手,來挽救李唐的江山。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當時的李君羨在外任華州刺史,華州當地民風崇尚修煉辟谷術,李君羨也入鄉随俗。當時有個叫“員道信”的平常百姓,他說自己可以不用飲食,還通曉佛法,是以李君羨十分信任他,與他形影相随。在唐太宗在知曉這些事後,便鼓動禦史,借此事彈劾李君羨與妖人勾結,禍害李唐江山。最後借此事将李君羨定罪處斬,全家都抄沒了。

但是最後曆史證明,唐太宗真的殺錯了李君羨,颠覆李唐江山的人是武則天而并非是李君羨。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在李君羨死後的幾十年,預言中真正的武則天臨朝親政,李君羨的家人便向當時的皇帝武則天訴冤。武則天之前在内廷裡面,當然知道這段往事與其中因由,她明白李君羨是自己的替罪羊。武則天同時也為了證明自己天命在身,于是便下诏,為李君羨平反昭雪,用他生前的最高官爵下葬。

李君羨的枉死,是李世民迷信谶緯之說。對于此,在1000多年後的康熙帝曾評價道:"谶緯之說沒有什麼根據,就像唐太宗因為猜疑而殺了李君羨,既又失政體,有沒有什麼益處,這件事可以當做信谶的人的反例。"

唐朝開國元勳,因為乳名被唐太宗錯殺,替武則天背了黑鍋

可見作為皇帝若是迷信谶緯之說是有失政體的,會使臣子們寒心。若是放到現在來看,李世民因為一則無稽之談,而下令定罪處斬開國的有功之臣實在是荒誕不經,又帶着濃厚的傳統封建的色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