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一季度收入環比下降近四成!還大舉裁員!錯在哪?
前哨王煜全
2024-05-30 14:06釋出于北京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 科技領域創作者
要聞背景簡述
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的業績表現不夠理想。
理想汽車2024年第一季度财報顯示,一季度收入為人民币2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4%,但比2023年第四季度減少了38.6%。淨利潤為5.91億元,同比下降36.7%,環比減少89.7%。
與此同時,據《上遊新聞》報道,理想内部員工稱目前理想汽車正在進行裁員,涉及所有部門,具體比例不詳。
而且,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回答投資人提問時宣布,今年内不再釋出新的純電車型。
看起來,理想正在面臨不小的挑戰。那麼,理想的問題出在哪呢?
以下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最近理想汽車釋出了2024年度第一季度的季報,結果不是很理想,收入同比還是增長的,但是環比下降,也就是比2023年第四季度是下降了的,最主要的是利潤下降得厲害。
那另外一個就是它也開始裁員了,而且宣布會推遲做純電動車的計劃,看起來理想碰到了麻煩。
曾幾何時,中國的電動車造車新勢力三巨頭“蔚小理”,理想是最輝煌的一個,因為它有增程式。增程式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大家沒有裡程焦慮,增程式沒電不要緊,可以燒油。

但是我們講電動化是個大趨勢,電動化這趨勢就一定會走到純電。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電的結構相對要簡單得多。增程式首先要有一套電的系統,還有一套燒油的系統,維護起來就相對比較複雜。
電動車的一大優勢就是幾乎可以抛棄掉4S店,因為它沒啥可維修的,主要就是電池。但是如果是增程式,4S店還真的抛棄不掉。
從長期看,這就是個壞事。因為買車都是要考慮長期影響的,尤其注意一點,還要考慮二手車的價值。
很多人買完車,比如說十年八年以後,并不是報廢掉,而是當二手車再賣出去。當你賣出去的時候,殘值是多少很關鍵。那你可以想象這個殘值和什麼相關,和現在市面上想要什麼車相關。
如果車是增程式,現在買起來是很好,沒有裡程焦慮,但是5年之後滿大街跑的都是純電,增程式二手車賣給誰,就賣不出去了,這其實是潛在損失。
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把時間、精力、研發投入都放到增程式上,你對純電的研發可能就不那麼深入、透徹。
而純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點,它和智能化是天然比對的,智能化系統最好是疊加在電動車上的。
當然可以疊加在燃油車上,但是燃油車的這套機械系統,它的響應速度包括處理過程都比電動車其實要複雜得多。也就是說,我要踩刹車,需要讓機械傳動去踩刹車,機械有一個傳遞時間的問題,可能就損失零點幾秒。零點幾秒意味着損失好幾十米的刹車距離,那自動駕駛的時候可能就會出事故了。
是以簡單地說,電動化向智能化轉型,也是必須從電動車開始的。無論怎麼看,我們認為未來大方向都是純電。
雖然現在增程式解決了部分人的裡程焦慮,但它畢竟是個過渡産品。這有什麼問題呢?就是總有一天過渡效應會慢慢失效,那你就要承擔過渡失效的後果。那現在看起來,理想就正在承擔過渡失效的後果。
我們一直強調,技術發展的趨勢是一個不斷地性能調優的過程,進而使得新技術的水準大大超越老技術。是以在過去這些年裡,我們就親眼目睹了電動車的性能調優,從一開始續航隻有百公裡,充電需要好幾個小時,到現在續航可以到千公裡,充電需要二三十分鐘,這個性能調優的速度非常快。
一旦這些性能調優問題解決了以後,電動車本身的先天優勢就是傳統燃油車不可比拟的。
是以你就知道,企業的決策者就要學會用中長期戰略指導自己的發展。也就是說,不能隻看着眼前,好像是眼前解決了使用者裡程焦慮,賣得很爽,但是别忘了,大家會慢慢接受電動車是主流,會主要買電動車,不是買增程式。
如果你上來就做增程,你什麼時候能夠順利轉型呢?轉型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
我們當然希望碰到了困難就轉型,但其實大多數情況之下,結果是一個企業碰到了困難就暫停轉型。因為轉型是需要成本、是需要代價、是需要投入的決心的。而你碰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會退回來,而不是更激進。
就像我們看到理想的情況,其實已經不樂觀了,如果他們能夠壯士斷腕,能夠下決心把全部精力放在純電上,可能未來還有幾個季度或者一兩年業績不佳,但是長期看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但是,畢竟每季度的報表壓力擺在那,為了表現得更好一點,那更容易做的是什麼?其實不是向純電轉型,而是繼續自己的增程式路線,把純電停掉。就變成什麼呢?飲鸩止渴,從長期來看,它是不解決問題的。
是以,教科書上講的企業戰略是一回事,但是實戰當中的大多數企業的戰略是另外一回事,因為企業真的制定戰略的時候,還要看你的承受能力,越是出現了困難的企業,越是承受能力差,越不具備轉型的基礎。
理想現在就面臨這樣的困境,當初解決了過渡期的問題,但是從長期看,它不順應大潮流、大趨勢。而現在當大潮流已成的時候,大家在積極擁抱純電的時候,自然就對混動沒那麼熱衷了,這樣理想的壓力就來了。
但是當它壓力來的時候,轉型又格外的困難,因為投資人會從每個季度的報表去看它能不能實作轉型。這種時候往往一個企業會用一些短期手段,而不是長期手段,是以它就停掉了純電車的生産,那未來可就更麻煩了。
是以對企業來講,尤其是科技創新企業來講,确實難就難在必需要能夠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也不能忘了未來的詩和遠方。
因為科技的特點是,詩和遠方總是會來的,而且來得比我們想象得更快。
另外,這周是5月最後一周,我們的科技特訓營8周年福利即将結束,5月31号前購買科技特訓營會員可以獲贈兩個月學時。
現在是一個可以媲美工業革命的技術革命新時代,人工智能就是這個時代的通用技術,并且已經逐漸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運用,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是這一生最大的機會。
但創新越具有革命性,就意味着越有更多傳統的東西被颠覆,這時候必須選對方向,站對陣營,才能真正把握住機會。
我們科技特訓營就是從實戰的角度幫你掌握看懂産業、把握機會的能力,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抓緊時間掃描下方活動海報中的二維碼,報名加入,讓我們在科技特訓營裡一起看懂未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詳細的産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信号,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檢視原圖 306K
-
理想一季度收入環比下降近四成!還大舉裁員!錯在哪? -
理想一季度收入環比下降近四成!還大舉裁員!錯在哪? -
理想一季度收入環比下降近四成!還大舉裁員!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