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将孩子身上的攻擊性轉化為創造性?

對于孩子而言,攻擊性就等同于一種活力和動力。

希望孩子有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父母,可以認真了解一下下面内容。

首先需要強調,攻擊性并不等同于打人,它隻是其中一部分。

攻擊性指的是一種對抗的行為,比如說不服從,兩歲的孩子每天說不不不,哭鬧、生氣,這些都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

如何将孩子身上的攻擊性轉化為創造性?

想讓孩子把攻擊性轉化成創造的力量,需要養育者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支援。

一,父母對兒童的攻擊性比較寬容

他可以接納他部分的攻擊性,能夠适度地滿足孩子那種自發自主的要求,比如說在兩歲的時候,他不不不,你也不會去打壓,你盡量滿足他扔東西、摁開關,哪怕這個孩子做事做得一塌糊塗,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你也會盡力去滿足他。

二,培養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的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能力,把行為的攻擊性轉化成言語的表達能力,它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會吵架,他就不太會打人了,如果孩子生氣的說,我要打死媽媽,媽媽也不要傷心,恨能夠自由的表達,愛才會更深。

三,慢慢培養孩子象征性的攻擊

就是兒童把這個攻擊的力量轉變成一種,要在某種事情上打敗别人的力量。在社會地位上或者在個人價值上,去打敗一個人,其實就相當于一種象征性的攻擊。

如何将孩子身上的攻擊性轉化為創造性?

反之,不好的環境也有三種:

一,養育者對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攻擊性完全忽略,不管孩子怎麼弄、怎麼鬧騰,都懶得理他;

二,進行懲罰或者報複,你敢攻擊我,我就還回去,你打我我就打你;

三,表現出無力承受,你居然這樣打我,媽媽傷心死了,我好痛苦,那就是各種的壓抑孩子這種攻擊性的釋放。

不好的環境會造成以下兩種情形:

一、過度順從。

順從帶給個體就是一種無用感,伴随着沒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生活也沒有意義的這種想法。創造性是一種健康的狀态,順從對生活來說,它其實就是一種病态。

二、反社會的破壞性攻擊。

如何将孩子身上的攻擊性轉化為創造性?

過度的打壓,讓孩子的那種攻擊性無處釋放,長久的這樣的積壓,就可能造成非常破壞性的一個釋放,比如說藥家鑫和吳謝宇,他們之前的這個原生家庭,父母都是非常嚴格的要求,絕對不能夠違反任何一個規定的。

更多育兒知識

你點的每一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喜歡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