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遠是民國時期江西的軍閥,兒時比較窮苦,當過瓷器店學徒也賣過糧食,還當過兵,後來因為有點文化而進入了天津武備學堂,并抱上了袁世凱的大腿,一路從督操升至了江西督軍。做到督軍的陳光遠從不被士兵罵克扣軍饷,當然這不是說他不撈錢不貪軍饷,而是像他這種從下層爬上來的老軍痞,更擅長精打細算,貪得更含蓄、隐蔽。
陳光遠晉升道路
陳光遠,字秀峰,河北武清崔黃口人。1873年10月8日(清同治十二年八月十七日)生,早年家庭貧窮,就在北京玉器鋪為學徒,因與掌櫃不睦被辭退。後來為了生活就去投了軍,一直到快20歲才進入北洋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剛好碰上袁世凱建立陸軍缺人,就被配置設定到了袁世凱的練兵小站擔任新軍督操,後來因體格魁梧,嗓音洪亮,善于恭維逢迎,頗得袁世凱賞識。開始一步步地升遷,南洋自強軍營務幫辦、北洋常備軍軍政司總務處總辦、第四鎮第七協協統,到1904年,已經坐到了第二鎮第四協統領官的位置 。

袁世凱
後來辛亥革命爆發,陳光遠随馮國璋率部與革命軍在湖北黃陂作戰,作戰勇猛,一度攻下漢口、漢陽等多個地區,獲得了清朝的一品頂戴,并記名提督。等到辛亥革命後,他因為在廣水處決部屬激起兵變,被段祺瑞革職,後來還是袁世凱在當中調解,才将他調任熱河巡防營統領及赤峰鎮守使。
在袁世凱的扶持下,陳光遠也在1916年做到了陸軍第十二師師長,并被北京政府授予陸軍上将軍銜。第二年他就和他的弟弟陳光逵前往江西,接替李純為江西督軍。後來徐世昌成為總統,陳光遠曾親自前往北京觐見徐世昌,與其保持良好的關系,這才使他江西督軍的位置不再動搖,開始為自己偷摸斂财。
斂财之路
陳光遠那時雖然任江西的督軍,但是部隊的軍饷還是有全國陸軍部來供應,由于當時政府資金常年短缺,軍饷不能及時發放,陳光遠就常常以籌集軍饷的名義,奔走于江西财政廳,叫他們往自己指定的賬戶裡打15萬。等陸軍部下發軍饷後,他就會象征性地退回幾萬給财政廳,剩下的就全落入了自己的腰包。一年到頭也能落個上百萬的灰色收入,在他任江西督軍期間,光靠這種方法就悄無聲息地撈了700萬元左右。
陳光遠當時賺公家的錢還是比較忌憚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可就相當無理。有一次,九江曆史博物館内部維修,需要把裡面的珍寶先搬出來,陳光遠就對博物館的負責人說:
“這些文物太過于珍貴,千萬不能有閃失”,
便将負責人挑選的幾處放文物的地方都否定掉了,認為這些地方不安全。挑來挑去都沒有他認為合适的地方,就對負責人說到:
“不行将這些東西放到我的督軍府吧,為了保護文物,我甯願騰出我的風水寶地,我自己住的壞點倒無所謂”。
于是他的督軍府就裝滿了奇珍異寶。
等到博物館裝修完畢,文物也陸續地送回去。可是一經博物館從業人員盤點,發現少了100多件清朝的官窯瓷器,這其中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從業人員自然心知肚明,但是因懼怕陳光遠的軍威,也隻能不了了之。事後這些瓷器被陳光遠全部賣掉,換回了一大筆錢。等陳光遠離任後,當地政府一直流傳一句話
:“窮了江西一省,富了光遠一家。”
那時的陳光遠不但瘋狂斂财,還知道想讓自己的财富穩固,就需要有權勢網的保護。後來他就費盡心機,将自己的8個子女都與權貴聯姻,國務總理潘複、巨賈李頌臣、軍閥孫傳芳等都成了他的親家,在那時好生威風。
癡迷賺錢,竟成黃金操盤手
到了1922年,陳光遠因為在戰事中失利,而被曹锟罷免掉了江西督軍的職務,這時陳光遠感覺在這亂世從軍太過于危險,索性居住在了天津經商。而且他靠着自己子女的關系網,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财富,還将啟新洋灰公司、開灤煤礦、中國實業銀行等企業收入囊中。
曹锟
并在這期間,他還喜歡上了“炒股”,确切說是炒黃金,他每天研究黃金的漲落,根據經驗制定了一個自己認為黃金最低、最高的價格。每當黃金價格跌到了他認為的低價就大量購買,據說是每次購買500兩,等漲到他認為的高價時全部賣出。
因為當時這些市場還沒有那麼多人為幹預,陳光遠憑借他自己摸索的這一套方法變成了黃金操盤手,賺取了不菲的收益。當時甚至連一些民國富商、政要都希望他能幫自己“理财”炒黃金,他也一一效勞,使得他當時的地位雖然不算很高,但是極其穩固,三界通吃,無人敢撼動。
1939年8月16日,陳光遠在天津英租界病故。病故時他在天津等地置辦的房産、地皮、當鋪數不勝數,光在家鄉武清就占有一萬餘畝土地,在北京天橋附近還有幾百間的出租房産。也算是軍閥中為數不多的善終。
陳光遠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