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範荩

聶榮臻曾在回憶錄中寫道:“十師三十團團長,北伐中在河南打的很好,部隊很有名氣。他既是一個出名的團長,也是一位很忠誠的共産黨員。”

聶榮臻元帥所說的這名團長就是範荩。

範荩,原名範孟聲,字緻博,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豐城縣(今豐城市)的一戶書香門第。五歲起入父親開設的私塾學習,1915年考入南昌二中求學。在學期間,他思想進步,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并對北洋政府對列強的一再退讓而産生不滿。為了使國家能夠自強,不再受列強欺負,他給自己制訂了從軍救國的目标。恰好在I918年8月陸軍部向社會公開招考軍校學生,範荩便隻身北上報名投考,并在經過為期半年的入伍生活後升入保定軍校第八期步兵科學習。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黃埔軍校

1922年7月,範荩在軍校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北洋軍隊擔任見習官,半年後升排長。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他對北洋軍隊内部的腐敗極感不滿,逐漸産生了投奔南方革命政權的想法。1924年11月,他辭職南下,并在保定同學的推薦下出任黃埔軍校上尉戰術教官,半年後升任學生總隊步兵第3大隊第7隊少校隊長,1926年調任步科第2團第1營營長。

在黃埔軍校的時候,範草對中國共産黨的政治主張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進而成為秘密黨員。當時正值國共合作的蜜月期,範荩又因有明确的政治主張,被軍校選為特别黨部代表。北伐戰争開始後,範荩被調往野戰部隊,任第10師第30團團長。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北伐戰争

1927年8月南昌起義時,範荩率領所部積極響應。但由于在起義之後接連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攻,部隊在到達江西進賢時師長蔡廷锴萌生去意。便将第10師的共産黨員全部遣返,并将範孟生(範荩)等四名職務較高的共産黨員拘禁。之後,押着範荩等四人一路向東逐漸脫離起義隊伍,并在途中聯系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張發奎來電要求蔡将四人就地處決,但蔡廷锴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就把張發奎的電報給四人看,然後說:“張發奎太無情,蔡願保留爾後合作餘地,派參謀長雇一小舟送你們四人他避,望各自珍重。”之後,就将他們遣回了家鄉。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蔡廷锴

為此周恩來在十年之後還痛心地說:“這樣一來,我們在第十師中的基礎,完全被毀了……”

有人說範荩後來出家當了和尚,但實際上範荩被迫返鄉在老家務農沉寂了三年之後,于1930年10月,在昔日的黃埔軍校上級張治中的介紹下,出任湖南省保安處人事科上校科長。在接下來的七年中,他為湖南地方保安部隊的建設出了不少力。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後,湖南保安部隊一部分補充到前線的野戰部隊,一部分編成新師準備參戰。1938年1月,範荩被調升為新由湖南保安部隊四個團編成的第198師少将副師長。

第198師成立之後在南嶽積極整訓,至武漢會戰爆發時,被調往湖北參戰。第198師的任務是擔負蕲春和周邊地區的守備任務,從北面拱衛武漢。1938年9月,日軍第6師團猛攻廣濟,并進而對田家鎮發起進攻,第198師于月底先後抽調兩個團前往增援,這使198師在蕲春的守備力量減半,為今後的作戰制造了困難。

10月8日淩晨,日軍第116師團(師團長清水喜重)第119旅團(旅團長石原常太郎)第120聯隊(聯隊長志摩原吉)對蕲春發起猛烈進攻。範荩雖然和師長王育瑛都前往一線督戰,但終因兵力不足,火力更受日軍壓制,而不得不在入夜後退往蕲水。21日複遭日軍第116師團石原支隊主力的進攻,第198師且戰且退,在入夜後被迫退守黃陂。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10月24日上午,日本第6師團(師團長稻葉四郎)第36旅團(旅團長牛島滿)的佐野支隊對黃陂發起猛烈進攻。該支隊由第23聯隊主力、第45、第47聯隊各半個大隊,輕裝甲車一個中隊、戰車一個中隊、獨立山炮兵第2聯隊主力、野炮兵一個大隊等部編組,由23聯隊長佐野虎太指揮,作戰能力較強。此時第198師經過連番作戰,可戰兵力僅剩三分之一,以此兵力抵抗日軍佐野支隊的強大兵力有如杯水車薪。

範荩深知黃陂已是拱衛武漢北門的最後一道防線,如不在此拼死一戰,則武漢将直接暴露在日軍面前。于是他以必死之心,親自率領預備隊投入一線激戰。戰至黃昏時分,日軍第23聯隊一部再次突入陣地,範荩組織部隊反擊時,不幸中彈身亡,時年僅40歲。範荩陣亡後,第198師于入夜後在師長王育瑛率領下向沙市方向突圍而去。

他是南昌起義時的團長,最後卻以國民黨少将身份戰死抗日沙場

武漢會戰中的國民黨軍

有人說,如果不是蔡廷锴把第10師帶離了南昌起義隊伍,那麼範荩有可能在建國後就是元帥、大将,畢竟那時林彪才是連長、陳赓才是營長、陳毅也才是團指導員。

曆史沒有如果。盡管聶帥表揚他的“忠誠”,但是範荩在被蔡廷锴遣返後,沒能繼續堅定的追随共産黨,尋找革命隊伍。在他選擇加入國民黨的地方部隊時就他的命運也就基本确定了。當初和他一起被蔡遣返的四人中,有兩人就堅定的又去尋找黨組織。第30團陳參謀長回原籍甯波後找到了當地遊擊隊,一起在四明山上打遊擊,後來被國民黨部隊捕獲殺害;第28團參謀長徐石林則去上海尋找許繼慎……

但他在抗日這個民族大義上表現不凡,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值得後人敬仰和銘記。至于元帥、大将之詞就權當這麼一說吧。

參考資料:《碧血千秋抗日陣亡将軍錄》《南昌起義紀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