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個男孩與媽媽通話失控大喊“我愛你”
的視訊感動了許多網民
老師說
視訊中的男生平時很内斂
但最近父母不常在家
他剛聽到媽媽聲音便開始哽咽
随後情緒失控大喊
“媽你辛苦了,我愛你!”

無獨有偶
也有一位老師在課堂上
讓學生們勇敢地向父母表白
一個男孩話還沒說出口
就已泣不成聲
“媽,我愛你!”
“有你真好!”
而媽媽的反應也是十分暖心
“我也愛你呀!”
“我比你愛我還要愛你!”
台下坐着的孩子們
原本還略帶羞澀的嬉笑着
但聽完母子倆的對話
也都感動得哭了起來
看完視訊
你是不是也紅了眼眶?
你還記得自己上一次對父母/孩子
說“我愛你”是在什麼時候嗎?
“愛要大聲說出來”
是廣告語中經常引用的一句話
表達愛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
但語言是最直接的方式
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表達愛的方式通常是含蓄而内斂的
父母不愛說,子女也不好意思說
很多時候就錯過了表達感情的最好時機
愛,是一種能力,突破哽在喉嚨的阻力發聲更是一種力量。那麼,家長要如何上好“愛的教育和表達”這堂課,讓親子之間的情感更好表達呢?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山東省煙台第三中學教師段敏是這樣說的。
段敏
1. 接納和允許
家長首先要接納和允許孩子有資格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當孩子可以在家長面前表達情感時,也說明了家庭的氛圍是安全的。
2. 看到和回應
孩子在親子關系被看到和回應就會感受到愛。在這裡分享幾個話術,比如“我看到你有些不開心是嗎?”“我看到你很開心是嗎?”
3. 關注身體感受
當孩子有一份情緒時,必然會伴随着身體的某些感受。話術,“你願意和我說說你身體的哪些地方有點緊張或者不舒服嗎?”“你是不是身體有放松的感覺?”
4. 先表達情緒,再分享事情
當孩子有了充分的情感表達,家長再來和孩子分享發生的相關事情。
5. 做好示範
孩子的行為往往是習得的。家長要上好如何“愛的教育和表達”這堂課。成為孩子行為的榜樣。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檔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