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2021年網絡上引發熱議的兩個情緒性詞彙,一個是“社交恐懼症”,另一個應該就是“讨好型人格”。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很多人都面臨着讨好型人格的問題。他們不懂拒絕,委曲求全,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得非常辛苦。

在熱播劇《女心理師》中有一個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案例。由演員張海宇扮演的職場新人“小莫”在工作中不懂拒絕同僚的請求。同僚去喝酒,讓他加班做PPT,同僚去聚餐,卻沒有告訴他換了地點。可憐的他還為了聚餐去做發型,沒想到又被理發店忽悠,被迫辦了一張5000元的理發店白金會員卡。

看着他無奈的笑容,就知道說一句“我不需要,謝謝”對他來說有多難了。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讨好型人格是進入職場才會有的嗎?小莫的問題是周邊同僚的壓迫感太強嗎?應該不是吧……每一個職場讨好型人格的背後都是成年累月的問題累積,讓他們不敢說“不”。

小時候,幼稚園裡個子高長得壯的同學是“老大”,說東不敢往西,長大一點,班級裡又有調皮搗蛋的同學總是喜歡欺負别人,而到了青春期時期,中學生群體更加熱衷于話語權的掌控,他們對于班級裡不順從的同學進行打壓,甚至是欺淩。

這就又聯系到了另一個詞——校園霸淩。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7年和2019年釋出的報告顯示,在全球各國,普遍存在校園霸淩現象,每年約有2.46億學生遭受霸淩,平均每3個學生就有一個曾遭霸淩,其中中學生發生頻率最高。

為什麼中學生這個青少年群體是霸淩現象頻發的一個群體呢?醫學博士、進化醫學研究領域界的權威芭芭拉 納特森-霍洛維茨博士在其最新作品《比青春期更關鍵》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我們這些社會性動物,天生就會把自己放在一個階層中,其中總有個體位于頂層,也總有個體位于底層,而其他個體則處于這二者之間。

在大自然中,幾乎每個動物群體都存在等級制度,比如:

▌雞舍裡地位最高的雄雞有權利第一個打鳴,其他低等級的雄雞必須克制住自己打鳴的沖動;

▌高等級的小龍蝦會占據水下24 ℃的完美位置,而将低等級的小龍蝦趕到水溫過高或者過低的地方;

▌魚群首領會遊在最前面,那裡含氧量最高且排洩物最少,而低等級的魚隻能徘徊在魚群尾部,體驗着和首領完全相反的待遇。

人類也一樣,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處處存在階層現象。甚至在嬰兒6個月的時候,他們就會對生活中的人進行區分并産生偏愛。4歲的孩子,他們就能知道哪些同齡人地位較高,而且會更傾向于和地位較高的人在一起玩耍。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薩拉-傑妮·布萊克莫爾進行階層研究并得出結論,“青少年更善于交際,會形成更複雜、階層更明顯的同伴關系”。

比起成年人簡單的财富等級劃分制,青少年會更加全面地從一個人的外表、體格、力量、家庭背景和個人魅力來去劃分等級,是以,有時候,孩子特别想要一雙喬丹的籃球鞋,明星的同款風衣,并不是說他對這個東西有多麼喜愛,而是有了這些,他就更容易和其他同樣擁有潮款的孩子打成一片,進而避免被選為攻擊目标的可能。

01

▍校園霸淩施暴者為什麼施暴? ▍

被霸淩者又該如何擺脫?

在《比青春期更關健》一書中,作者提出了3種霸淩行為,分别是支配性霸淩、從衆性霸淩和轉移性霸淩。

家長們可以關注一下這3種霸淩形式,因為有可能你的孩子正在被霸淩,或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了霸淩者。

1. 支配性霸淩

這種霸淩也就是我們通常了解的霸淩,霸淩者通過身體攻擊或者精神攻擊對被霸淩者進行侮辱,其目的是為了表現霸淩者的高等地位。他們需要觀衆、需要他人認可來通過霸淩彰顯自己的地位以及權力。

有時,支配性霸淩者的父母本身也是霸淩者,就像韓劇《梨泰院》中霸淩者的父親,面對兒子的問題,不是教育,而是縱容,解雇被霸淩者的父親,還要求被霸淩者道歉。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去學習霸淩。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2. 從衆性霸淩

從衆性霸淩,這種霸淩一般不通過語言、行為來展現,它更“冷漠”。

根據資料表明,遭受過校園霸淩的青少年,大約占學生總數的32.5%。而剩餘的67.5%的學生,除了少數的施暴者,更多的是圍觀者。

在霸淩現場,有59%的圍觀者,無論是未成年的孩子,甚至是成年的師長,他們均沒有伸手相助。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為什麼不幫助被霸淩者呢?因為他們更想保全自己。《比青春期更關鍵》一書中寫道:

從衆性霸淩與支配性霸淩一樣,有着古老而強大的進化基礎,遠離奇異動物是動物的本能,他們害怕僅僅隻是靠近,自己就會成為容易被攻擊的目标。

3. 轉移性霸淩

不同于自信的支配性霸淩,轉移性霸淩是以焦慮和恐懼為基礎的。再拿一個大家熟悉的電影舉例,《少年的你》劇中霸淩者魏萊,她就是活在一個壓迫感極強的家庭中,她的母親隻注重女兒優秀成績帶來的榮耀,絲毫不在乎女兒的心理健康。在面對被霸淩自殺的孩子時,她的态度極其冷漠,認為自殺是因為“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而魏萊的父親,因為魏萊聯考失利,整整一年沒有和她說過話,生活在這樣一種表面看似光鮮,實而冷漠自私的家庭中,魏萊的内心逐漸變态,導緻她以欺負同學為樂,将自己的痛苦轉移到同學身上,這就是轉移性霸淩。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以上這3種霸淩形式都會對被霸淩者産生深刻的影響。有研究表明,被霸淩者情況越嚴重,生活滿意度越低,考試焦慮水準越高。并且這些傷痛可能并不會被時間沖淡,成年之後,他們依舊會感到焦慮和抑郁進而導緻更加脆弱。

有機構對一群7~11歲受過霸淩的孩子進行持續追蹤,發現霸淩影響在近四十年後仍然可見。

那麼如何擺脫霸淩呢?這也是很多家長、青少年迫切想知道的一個答案。《比青春期更關鍵》一書中給出了3種解決辦法。

1. 利用盟友的力量

青少年霸淩專家亞納·尤沃甯這樣說:“一個孩子哪怕隻有一個朋友,他被霸淩的風險都會變低。”青少年必須要學習如何結交朋友,不然既會影響人格的健全也會容易導緻他被霸淩。

2. 改變自身

青少年同成年人不同,在成年世界标榜一個人成功的标志一般就是金錢和地位,但在青少年群體,運動、音樂、繪畫、戲劇或者任何某一領域的傑出,都有可能決定他在這個階層中的地位,是以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3. 建立更小的等級階層

青少年在某一固定群體内,很難撼動階層的秩序,但如果跳脫這個環境,比如參加學校、社群或者是線上小組的活動,都會讓他們重建立立等級秩序,對于低等級的孩子來說這是一次彌足珍貴的重新排序機會。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除了霸淩問題,《比青春期更關鍵》一書還介紹了青春期孩子的種種迷惑行為,比如為什麼青少年愛冒險?為什麼容易叛逆?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該如何提升自己?并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野蠻成長期”。

02

▍一本書帶你了解 ▍

青春期迷惑行為背後的真相

作者芭芭拉·納特森-霍洛維茨曾在哈佛大學公開課“在地球上長大成年”,做過一個非正式的民意測驗: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青少年,請舉手;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成年人,請舉手。在18歲—23 歲的學生中,很少有人立即自信地舉手回答這兩個問題。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既是青少年也是成年人。

如果青少年不用“青少年”這個詞來形容他們自己,我們應該怎麼稱呼那些已經接近成熟但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個體呢?他們體型已經長大但經驗還不足,性功能也已經成熟,但大腦還在發育之中。這些個體我們該如何稱呼呢?

是以,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野蠻成長期”。

我們一般把青春期定義為10歲—19歲的青少年,用生理年齡來差別少年人與成年人。而野蠻成長期不是,它是指從童年到成年的整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将面臨4大挑戰,擷取4種能力。它的年齡界定可以跨度到10歲—28歲,甚至更長。

經曆4大挑戰

如何自保

如何融入群體

如何戀愛

如何養活自己

掌握4種能力

生存能力

社交能力

孕育後代的能力

自力更生的能力

如果青少年在野蠻成長期,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那麼就完全會影響他成年後的性格,或許不夠自立?或者不能交友?或者不能養活自己?總之,野蠻成長期沒有獲得這4種能力,不算真正長大成人。

然而,現實中确實很多家長對青春期選擇避而不談,或者抱有敵視态度。他們總是疑惑,為什麼青春期到了,我的孩子總是跟我對着幹?原來我那聽話的寶寶去了哪裡?這時候,如果你再不清醒的意識到青春期的作用,反而一味的壓制孩子的天性,那可能會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

沒有掌握這4種能力,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

《比青春期更關鍵》一書就為各位家長、教師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青少年勇于冒險、敢于叛逆,其實正是動物的天性,他們要通過成長道路上不計其數的差錯,來保證一個完整成熟的人格。

讀過這本書,你就會感覺到,青春期不是洪水猛獸,他是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又激情振奮的階段。這本書給你一個“上帝視角”,看到并發幫助孩子揮野蠻成長期的最大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