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确疏導孩子的“玻璃心”

一位媽媽最近頭疼女兒的“玻璃心”問題:12歲的女兒十分敏感,受一點委屈,眼淚就在眼眶打轉,弄得家裡大人都不敢對孩子說重話。她十分擔心,女兒這樣下去,将來很難适應真實的社會生活。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的心理脆弱程度讓家長和老師甚是擔憂。

正确疏導孩子的“玻璃心”

| 何為“玻璃心”?

顧名思義,就是心像玻璃一樣易碎、很脆弱,不能聽重話,别人還沒開始兇,自己就先難受起來;不能虛心接受别人批評,聽完既生氣又難過;不能面對失敗,遇到點困難就自暴自棄。這樣的孩子敏感、太過在乎别人的情緒和評價,因而極易受到傷害。很顯然,太過玻璃心,并不是孩子應該擁有的适宜的心理基礎。

| 孩子為何會“玻璃心”?

一、父母的行為導緻孩子容易“玻璃心”

1、孩子沒有安全感。當孩子沒有安全感的時候,通常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這是因為内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但是孩子又不會自我情緒的梳理和表達,隻能通過哭鬧的方式來獲得别人的關注,借助這樣的方式來宣洩心中的不安。

2、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當孩子在家裡或者父母面前總是被忽視,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不能第一時間被看到和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内心會變得非常匮乏和脆弱。因為長久的被忽視,是以在日常生活中即便很小的一件事,也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3、父母幹預太多。當父母對孩子幹預的太多,孩子沒有了自主權,孩子就會覺得任何事我也主宰不了,是以任何事都會锱铢必較。當一遇到不順心或者不開心的事,孩子第一時間不是想到如何去解決,而是如何去發洩不滿,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會幫他們解決。

二、過高的期待導緻孩子玻璃心

過高的期待讓孩子充滿壓力,無法接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習慣了“優秀”的孩子們,是家長心中的希望,是老師口中的榜樣,然而在背後,孩子們内心的壓力、痛苦和糾結,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承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期待,對自己也産生了極高的自我要求,特别害怕辜負大人們的期待。因為害怕,是以也更加脆弱。這樣的孩子,心裡往往崩着一條隐形的高壓線,遇到一點波折,就有崩斷的危險,比如成績波動或者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很容易焦慮、無助和氣餒。

正确疏導孩子的“玻璃心”

還有的孩子為了避免失望,幹脆放棄,拒絕挑戰有難度的事情。輸不起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孩子成功時,父母不斷表揚和獎勵孩子,又鮮少告訴孩子輸了怎麼辦?失敗了怎麼辦?父母對孩子成功的期待,導緻孩子無法正确看待輸赢,他們害怕父母失望,害怕失去他們的喜愛和認可,最後懼怕失敗,習慣逃避。

三、孩子的玻璃心也可能是一種性格特質

玻璃心也不完全是抗挫力問題,玻璃心最核心的特征,是敏感。美國伊萊恩·阿倫博士在《發掘敏感孩子的力量》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詞語叫“高敏感”。高度敏感的個體天生比一般人更關注周圍環境,做事習慣三思而後行。反之,一般人則不會注重太多細節,容易迅速采取行動甚至顯得沖動。是以敏感的人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更富有同情心,更聰明、敏銳和富有創造力,他們小心謹慎,因為能思量行為的後果,是以較少犯錯。但他們在遇到“高音量”或繁多資訊時會變得不知所措。

正确疏導孩子的“玻璃心”

他們盡量避免外來刺激,是以顯得膽小羞怯,不太合群。當過度刺激不可避免時,他們很容易顯得沮喪和“過于敏感”。也就是說,這種高敏感是孩子的一種性格特質,它不完全是壞事,有的孩子靠着敏感的觀察,做事謹慎,同理心也比較強。當然,這種特質伴随而來的痛苦是對别人的一舉一動格外在意,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的情緒也跟着起伏。比如有的小孩會因為同伴不跟自己玩而無比難過,會因為朋友一句無心之語而痛苦,會因為媽媽一個警告眼神而懷疑媽媽的愛。他們過于關注别人的情緒,并且将其與自己聯系起來,不自覺将小事放大化、嚴重化,内心更容易受傷。這樣的小孩需要父母适當引導,及時安撫他的情緒,切忌不要給孩子貼标簽。

正确疏導孩子的“玻璃心”

| 如何疏導孩子的“玻璃心”?

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認知以及學會如何正确面對别人的眼光。當孩子因為别人感到受傷時,我們可以幫他分析:别人的言行是否合理,你的感受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可以怎麼做。這種分析和複盤,能有效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個人界限,他就知道什麼樣的評價是有益的,什麼樣的拒絕是合理的,什麼樣的眼光可以不用放在心上。時間久了,他就有了自己的判斷,人際關系中的小沖突,他都能靠自己走出來。

總之,越敏感、越脆弱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保持一顆淡定而平和的心,并能接納孩子的失敗,我們的心态強大了,孩子的心理韌性也會漸漸培養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