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們以媽媽們為調查對象,得到高居首位的答案竟是“聽話的孩子”,這個答案反映出媽媽們對教育持有特殊的想法,因為這些媽媽們在自己還是“小乖乖”的時候,就被父母要求必須“聽話”。在我國小時代,父母就經常訓誠我:“父母說的一切,小孩子都要乖乖遵從!”如果頂嘴,父母就會大罵“不孝”,或是動手處罰。不孝也跟不忠扯關系,說起來簡直就是“不道德”的表現。

無論父母的要求多麼自私、無理,小孩子都不能違逆其意。這正是封建社會背景下的一種親子關系,這些父母認為小孩子不能有自發性的自我主張,而沒有自我主張、父母說什麼都全部照做的小孩就是“好孩子”。我認為母親與父親之間,若有所謂服從形式的聽話現象,她們認為的“好孩子”就應該是這樣。這類母親與父親,往往希望自己的小孩和他們一樣關于這一點,在一此國家中,父母教導小孩必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而且在表達意見的過程中,還包括了說“NO(不)!”因為大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我在歐美生活期間,如果有朋友想找我“去喝茶”。可是,我不太願意。那麼,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去”雖然我拒絕了,可是他絕對不會是以感到不舒服。你可以老實地告訴他們“因為今天晚上妻子在家裡等我”。朋友會說“原來如此”,他知道了我拒絕的理由,事後也就不會記恨、抱怨。
不過,在我們國家卻很難說出“不”字,别人一找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跟上”。尤其是上司開口邀約,更有一種指令的感覺,如果不答應,事後可能就不妙了--因為你破壞了他的情緒,今天如果拒絕了他,明天可能會有不利于自己的情況出現,甚至是以而吃了啞巴虧。其實不隻是父親,在母親身上也發生了很多相同的事情,夫妻之間,右不少做太太的仍存有古代“夫唱婦随”的想法,相信也有對自己的先生始終“相敬如賓”的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