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感覺到非常的頭疼,孩子是有思想的個體,他們會遵循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任何的事情,當然家長在旁邊的作用就是讓孩子不走歪路,但很多時候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孩子都敷衍了事,下一次還會這麼幹,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管管這些聽不進去大道理的孩子呢?看看90後父母是怎麼做的。

90後父母“攔截式育兒”火了:截斷了孩子的路,讓孩子幹着急。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拖延。成年人隻需要一分鐘就能幹好的事情,放在孩子身上最起碼要花費半個小時才能夠完成。比如說孩子上學之前,家長明明很早就在叫孩子起床,這孩子就是拖拖拉拉的不肯起床,甚至穿衣服吃早飯,上學的路上都是能慢慢的做,就絕不會立馬完成,很多媽媽看到孩子不緊不慢的樣子幹着急,最後把自己氣得不行,孩子還是一副天真的模樣,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家長會生氣。
有些90後父母在看到這些拖延症的孩子時,是絕對不會生氣的,孩子上學前不緊不慢,家長便會用一種比孩子更慢的速度在孩子面前磨磨蹭蹭,反正也不是家長上學,孩子都不着急,你着什麼急?等到孩子知道自己上學可要晚了的時候,他肯定不會再磨蹭了。這就叫做截斷孩子的路,讓孩子幹着急,這也是比較火的一種“攔截式育兒”方式。
“攔截式育兒”:孩子耍性子,家長就來個更新版
之前有一個母親利用90後父母的這種攔截式育兒方式去教育孩子,當孩子突然之間發脾氣,躺在地上打滾撒潑,按照正常父母的思維方式來說,這時候家長肯定會過去把孩子抱起來輕聲細語地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但孩子一般不吃這一套,還會繼續發洩自己的脾氣,甚至會做出傷害父母的事情,父母也會被他的行為弄得煩躁,“會攔截式育兒”方式的媽媽直接效仿孩子撒潑打滾的方式,就地給孩子上了一課,看這個家長的行為就好像是孩子耍性子的更新版,孩子看到母親的這一行為頓時止住了哭鬧,而且一臉懵地看着他的母親,我想他當時的内心想法是:“為什麼,媽媽比我還會哭?”
有的網友認為90後的這種截斷式育兒不利于孩子的發展,但我反而認為,這種新型的育兒方式不僅管用,還能夠讓孩子直覺地感受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多麼地不正确,而且這種育兒方式旨在讓家長走孩子的路,讓孩子将父母當成孩子,也讓孩子知道家長也是需要他的,自己的父母也是需要自己照顧的,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孩子的責任感,也能夠讓孩子承擔起主動照顧他人的責任,最終實作父母育兒的目的。
家長适當地應用“截斷式”育兒方法能讓孩子更優秀
現在大多數家長出于對孩子的重視,非常寵愛孩子,但有的時候寵愛過度了,就變成了溺愛,而溺愛孩子的家長肯定會為孩子事無巨細地安排任何事情,一旦家長形成了這種溺愛孩子的習慣,就會無條件地答應孩子任何請求,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目中無人,越來越嬌慣,最終連家長也沒有辦法管教好他。
而這種截斷式育人的方式運用起來不僅非常有趣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比如說之前網上曝光出一個家長帶着孩子逛街,但是孩子撒開母親自己就跑了,這時候母親做出了一個讓人非常驚訝的行為,隻見視訊中的媽媽一邊在原地跳腳,一邊大聲的呼喊自己的孩子說:沒了你我怎麼辦?我不會走了。這個時候孩子非常無奈地走了回來,并且牽起了母親的手,而且是怎麼趕都趕不走,這難道還不能夠說明截斷式育兒管用嗎?
最後我想說:家長運用階段式育兒教育孩子也需要注意,不要覺得這種方式有用就是讓孩子在小小年紀承擔家庭中的全部的責任,應适當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無能”,讓孩子幫自己做一些事情,當然在他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全程陪伴,不然孩子肯定會喪失積極性,那麼這種育兒方式就功虧一篑了。
今日話題:你覺得“截斷式”育兒有用嗎?
Sharp tools make good work .在這裡你能夠看到有觀點,有邏輯的内容,若您喜歡我的作品還行,點贊評論轉發,一起深入探讨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