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感觉到非常的头疼,孩子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会遵循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任何的事情,当然家长在旁边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不走歪路,但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讲道理,孩子都敷衍了事,下一次还会这么干,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管管这些听不进去大道理的孩子呢?看看90后父母是怎么做的。

90后父母“拦截式育儿”火了:截断了孩子的路,让孩子干着急。
很多孩子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拖延。成年人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干好的事情,放在孩子身上最起码要花费半个小时才能够完成。比如说孩子上学之前,家长明明很早就在叫孩子起床,这孩子就是拖拖拉拉的不肯起床,甚至穿衣服吃早饭,上学的路上都是能慢慢的做,就绝不会立马完成,很多妈妈看到孩子不紧不慢的样子干着急,最后把自己气得不行,孩子还是一副天真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家长会生气。
有些90后父母在看到这些拖延症的孩子时,是绝对不会生气的,孩子上学前不紧不慢,家长便会用一种比孩子更慢的速度在孩子面前磨磨蹭蹭,反正也不是家长上学,孩子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等到孩子知道自己上学可要晚了的时候,他肯定不会再磨蹭了。这就叫做截断孩子的路,让孩子干着急,这也是比较火的一种“拦截式育儿”方式。
“拦截式育儿”:孩子耍性子,家长就来个升级版
之前有一个母亲利用90后父母的这种拦截式育儿方式去教育孩子,当孩子突然之间发脾气,躺在地上打滚撒泼,按照正常父母的思维方式来说,这时候家长肯定会过去把孩子抱起来轻声细语地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但孩子一般不吃这一套,还会继续发泄自己的脾气,甚至会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父母也会被他的行为弄得烦躁,“会拦截式育儿”方式的妈妈直接效仿孩子撒泼打滚的方式,就地给孩子上了一课,看这个家长的行为就好像是孩子耍性子的升级版,孩子看到母亲的这一行为顿时止住了哭闹,而且一脸懵地看着他的母亲,我想他当时的内心想法是:“为什么,妈妈比我还会哭?”
有的网友认为90后的这种截断式育儿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但我反而认为,这种新型的育儿方式不仅管用,还能够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多么地不正确,而且这种育儿方式旨在让家长走孩子的路,让孩子将父母当成孩子,也让孩子知道家长也是需要他的,自己的父母也是需要自己照顾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责任感,也能够让孩子承担起主动照顾他人的责任,最终实现父母育儿的目的。
家长适当地应用“截断式”育儿方法能让孩子更优秀
现在大多数家长出于对孩子的重视,非常宠爱孩子,但有的时候宠爱过度了,就变成了溺爱,而溺爱孩子的家长肯定会为孩子事无巨细地安排任何事情,一旦家长形成了这种溺爱孩子的习惯,就会无条件地答应孩子任何请求,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目中无人,越来越娇惯,最终连家长也没有办法管教好他。
而这种截断式育人的方式运用起来不仅非常有趣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比如说之前网上曝光出一个家长带着孩子逛街,但是孩子撒开母亲自己就跑了,这时候母亲做出了一个让人非常惊讶的行为,只见视频中的妈妈一边在原地跳脚,一边大声的呼喊自己的孩子说:没了你我怎么办?我不会走了。这个时候孩子非常无奈地走了回来,并且牵起了母亲的手,而且是怎么赶都赶不走,这难道还不能够说明截断式育儿管用吗?
最后我想说:家长运用阶段式育儿教育孩子也需要注意,不要觉得这种方式有用就是让孩子在小小年纪承担家庭中的全部的责任,应适当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无能”,让孩子帮自己做一些事情,当然在他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全程陪伴,不然孩子肯定会丧失积极性,那么这种育儿方式就功亏一篑了。
今日话题:你觉得“截断式”育儿有用吗?
Sharp tools make good work .在这里你能够看到有观点,有逻辑的内容,若您喜欢我的作品还行,点赞评论转发,一起深入探讨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