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13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同學羅茜常常因為家庭裡各種瑣事而不開心,抱怨。身為朋友我常常要幫她分析事情,對她郁結的心情進行開導。直到有一次我和他們一家人吃飯才發現,事情本身在于羅茜的情緒,而非丈夫的不貼心、孩子們不聽話。
席間,羅茜女兒說了一句:“媽媽我們都長大了,你不用再做全職媽媽了”。孩子本是好意,希望她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結果,羅茜認為孩子是瞧不起她整天呆在家,才說出這樣的話。連着把丈夫的不是也數落不停。結果一頓飯,除了羅茜吐露心聲比較痛快以外,我們都異常尴尬,一頓飯吃得五味雜陳。
有人說:“媽媽是一個家的晴雨表”,全家人的喜怒哀樂都與媽媽有着直接的關系,經曆過羅茜的事情後,我認為這句話非常精準的描述了一個女人對于家庭的重要性。
媽媽情緒,能影響孩子的性格
如果說爸爸是一個家的頂梁柱,那媽媽就是定海神針,決定着一個家的溫度與幸福程度。
在我國自古至今,父親都是承擔着家庭的生計,多數時間在外奔波,沒有多少心思花在教育孩子上面。孩子的穿衣吃飯、讀書學習、思想動向等,家庭成員出現的沖突,各種繁雜的家庭瑣事等,都需要媽媽這個角色去調節。如果媽媽沒有好的情緒,這個家庭也會動蕩不安。
有位經常找我聊天的二胎媽媽在一次聚會後坦言:“作為一個母親我深刻能體會到自己的情緒能帶動一家人的情緒,尤其是兒女面前。而作為母親又無法控制自己,搞得跟神經病一樣,有時候孩子鬧的時候心煩意亂甚至還會大聲吼叫,吓得老公孩子沒有一個敢吱聲。”
同為媽媽,我能感受到,她情緒上的無奈。但也明白,情緒是會感染的,當媽媽的情緒呈現出來是開心的、溫柔的,那麼丈夫、孩子會感受到溫柔、幸福;如果媽媽的情緒是緊張的、煩躁的,那麼家人的情緒也會變得緊張不安。
台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曾在演講中提到過,人類演化過程中母親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猶如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感到焦慮。可以說,媽媽是一個家的定心丸。
媽媽是家庭的靈魂人物,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成長。研究調查,母親的情緒對孩子未來成長、性格培養起到關鍵作用。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表示,一生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是母親,很感謝母親,是她的堅強和樂觀,給童年不幸福的自己帶來一束光。在他的文章《母親》中這樣寫道:“讓我難忘的卻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勞作時,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這是一個多麼樂觀的心态,正是因為母親面對困難中依舊保持良好的情緒,才能成就後來的莫言。
育兒專家尹建莉老師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造成七分傷害”。
情緒穩定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情緒也是穩定的,那些動不動就發脾氣,吼叫甚至犯罪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母親。
媽媽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情緒不穩則會讓孩子變得多疑、焦慮、不自信,無論有多大成就都把控不好自己的情緒,這就是媽媽情緒對于孩子的影響!
同理丈夫以及其他家人的情緒,也會受到媽媽的影響。我們常說母愛偉大,在于她的接納與寬廣,一個好情緒的媽媽是家庭的福氣,她會讓一個家充滿幸福與快樂的氣氛。
夫妻先愛己,媽媽們做好人生排序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介紹,全球有10%-15%的媽媽們受到精神困擾。
我問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如何才能使你們保持好的情緒?回答基本都是:老公體貼,孩子聽話。在大部分女性的認知裡,老公、孩子是心中重要的人,也是壞情緒的來源。其實,對于女性來說最重要的人應該是自己。我自己也非常認同,pipa醬對人生排序的劃分。
在一期綜藝節目談到人生排序的話題,papi醬的選擇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她解釋道:“首先,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之後的這一生,我是和我的伴侶一起過的。孩子和父母你隻是陪伴他們走一段路,剩下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去走的”。
我認為每個媽媽都該有這樣的認知,不是自私,而是先自愛才能有力氣更愛他人。每天花一些時間,用在經營自己的情緒上,比如,看一本喜歡的書、跑步半小時、去喜歡的地方走走、買一束鮮花等,這是生活的情趣,也是女人好情緒的來源。
也有人說,女人的幸福取決于男人,在家庭中夫妻關系的和諧來自于媽媽,但取決于爸爸。
是啊!媽媽要管理家庭,要照顧每個人,她每天面對的繁瑣之事太多,出現抱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爸爸不給予任何幫助,甚至不願意傾聽媽媽的心事,那麼一個家絕對亂七八糟。
爸爸愛媽媽,體貼她的辛苦,願意傾聽她的煩心事并且幫助調節心情,承擔生活中的繁瑣,這樣媽媽才能保持好的心情。好的家庭生活一定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這樣家庭是平衡的,充滿愛的。一個家庭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産生長遠的影響。
爸爸照顧體貼妻子,孩子以後也會體貼對待另一半。反之,如果爸爸不關心、體貼媽媽,孩子也會出現不關心、愛護媽媽的舉動,這樣如何讓媽媽保持好的情緒?
我們指望孩子完全聽話那是不可能的,“不聽話”是因為孩子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個性,需要正确引導才能變成富有同理心的人,而這依舊是需要媽媽有好情緒進行教育引導的。是以,一個女人的好情緒有多重要,家庭成員的表現會給出答案。
枕邊育兒寄語:
我也是一個母親,也時常因為情緒的困擾而想要發脾氣,我的秘訣是先讓自己冷靜,保持清醒的思考,再去大吃一頓,換取好心情,畢竟隻有媽媽擁有好情緒,才能讓家庭擁有快樂!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