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帝王四次出家為僧,大臣花錢将其贖回,最終還是被活活餓死

帝王是個令無數人豔羨的身份,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能夠憑借個人喜好決定普通人的生死,乃至王朝的命運。他們享有至高無上的特權,是權力巅峰的人物。

皇帝擁有整個國家的财富,他幾乎可以擁有他想要的一切東西。不論是天下的珍馐美味,奇珍異寶,抑或是傾國絕色的美人,隻要帝王一聲令下,那不過如探囊取物。

作為帝王四次出家為僧,大臣花錢将其贖回,最終還是被活活餓死

不過,以上的情景其實有些理想化。帝王作為一國軍政事務的決策者,還是有着數不清的奏章要看、政令要發的。除此之外,帝王還是一個高風險的職位,從出生起要陸續面對古代低下的醫療水準、其他皇子的奪嫡、權臣外戚的窺權,以及随時可能發生的兵變、起義。被餓死的梁武帝蕭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那麼,他為何會淪落至此呢?

據《梁書》記載,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蕭衍出生于南蘭陵中都裡(今江蘇省丹陽、常州市一帶),他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漢初丞相蕭何。據說,蕭何的孫子蕭彪因被免官而遷居到了東海郡蘭陵縣。

數代之後,蕭氏出了一個位列三公的蕭望之,蘭陵蕭氏迎來了第一次興盛。

到東晉末年,蘭陵蕭氏再度迎來繁盛。

托家族的福,蕭衍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蕭順之曾官至九卿之一的衛尉。後來,也正是因為出身的不凡,蕭衍順利入仕,并在齊國重臣王儉府上擔任幕僚。很快,蕭衍又得到賞識,此後屢次升官,運氣相當不錯。

作為帝王四次出家為僧,大臣花錢将其贖回,最終還是被活活餓死

建武二年(495),因漢化改革而知名的北魏孝文帝率三十萬大軍南讨齊國,蕭衍主動請求擔任前鋒迎敵,并取得了一場大勝。

在齊明帝手下,蕭衍得到了重用。而齊明帝去世後,繼位的蕭寶卷則不如他的父親,他昏庸而暴虐,把許多大臣逼得謀劃造反,蕭衍就是其中一個。

不久,蕭衍攻占首都,擁立蕭寶融為帝。

中興二年(502),蕭衍逼迫蕭寶融禅讓,建立了梁朝。

在勵精圖治一段時間後,南朝的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蕭衍踏上了封建王朝帝王們的老路,那就是取得一定成績後便逐漸怠惰。

到了晚年,蕭衍不但抛下政事,笃信佛教。還在南朝大興寺廟,導緻南朝變成了杜牧詩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景象。

自普通八年(527年)起,蕭衍四次出家為僧。每次都要大臣們苦苦哀求,并向寺廟支付巨款才能将他贖回,可見其晚年的昏聩。這種情況下,一個人物的出現最終導緻了蕭衍的悲劇,他就是羯族人侯景。

在西晉結束統治後,中原大地被大量湧入的少數民族占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是以後世又稱這段時期為“五胡亂華”。

傳說,這五大族中,羯族最為嗜血殘忍,他們的首領石勒曾在中原建立後趙政權。

作為帝王四次出家為僧,大臣花錢将其贖回,最終還是被活活餓死

後來,後趙被漢人冉闵滅亡,羯人紛紛逃散,其中便有侯景的祖先。

北魏景明四年(503),侯景出生在朔州,他的成長恰好伴随着北魏的崩潰和滅亡,于是他趁着天下大亂投靠了重臣爾朱榮。在軍中,他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很快就步步高升。

不過,侯景的高升伴随着他對主公的更換。他先是在爾朱榮帳下,爾朱榮的勢力被高歡所消滅後,侯景又投靠得勢的高歡。高歡死後,其子高澄繼任父親的大丞相之職。而侯景缺少管束,很快就率衆投靠了梁武帝蕭衍。

蕭衍為了借助侯景的兵力北伐,便封他為大将軍、河南王。很快,高澄派兵攻打侯景。蕭衍則派出之子蕭淵明幫助侯景,結果,蕭淵明不慎被俘,蕭衍便尋求與高澄和談。侯景為了試探蕭衍,便以高澄的名義寫信給他,提出用侯景交換蕭淵明,而蕭衍居然同意了。

這下,侯景見蕭衍為了侄子可以輕易放棄自己,便再度起兵造反。

作為帝王四次出家為僧,大臣花錢将其贖回,最終還是被活活餓死

很快,侯景便率衆攻入了梁朝首都建康,并将蕭衍軟禁。又因蕭衍不滿足侯景的要求,是以侯景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史載:“上所求多不遂志,飲膳亦為所裁節,憂憤成疾。”

太清三年(549),八十六歲的蕭衍在自由被限制、飲食被不斷削減的情況下憂憤而終。

後世對蕭衍的評價大體上比較正面,如康熙帝評價他說:“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後至耄年,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禍”。在許多史家的眼裡,蕭衍被餓死的原因主要還是他老年識人不明,引狼入室。

正所謂“養狼當狗看家難”,蕭衍飼養侯景這條餓狼,想讓他當一條為梁朝看家的狗,實在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