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改良人種,希特勒讓他暗中開展未知的“實驗”,離成功隻差一步

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他讓世界上大約三千五百萬人失去了生命,毫無疑問,希特勒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冷血的“劊子手”。除此之外,希特勒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美術生轉變到世界霸主,其敢于冒險與征服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世人。然而,希特勒還是一個狂熱的種族主義者,他對猶太人的憎惡已經不必細說,為了改良人種,希特勒還讓他在暗中進行鮮為人知的醫學實驗。

為改良人種,希特勒讓他暗中開展未知的“實驗”,離成功隻差一步

約瑟夫·門格勒于1911年出生于德國,他是家中的長子,本應在大學選擇金融學的他,由于弟弟從小就展露出了不俗的商業天賦,是以門格勒得以幸運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醫學,即使那對家族來說毫無用處。1936年,門格勒在萊比錫大學醫院的兒科實習,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門格勒練就了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可是從1937年開始,他開始進行對繼承生物學和“種族純淨度”的研究。

為改良人種,希特勒讓他暗中開展未知的“實驗”,離成功隻差一步

很快,門格勒便被納粹的經營組織“SS”吸收,作為核心成員培養。1943年,門格勒被調入奧斯維辛工作,那時的他隻是一名普通醫生,并沒有很大的實權。然而,門格勒卻“幸運”地接管了在押人員醫護營的上司權,這便意味着,他可以直接對戰俘或者收押在奧斯維辛的人員進行處理。本應對醫療與流行病負責的門格勒,卻越走越偏,成為了人人畏懼的“死亡天使”。

為改良人種,希特勒讓他暗中開展未知的“實驗”,離成功隻差一步

作為集中營的主治醫官,門格勒在進行“工作”時從來沒有表現出絲毫遲疑與愧疚,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他眼裡就和活魚沒有什麼差別,他在手術台上的雲淡風輕,就像是在完成大學時候的必修課程一樣。他不喜歡在短短幾秒鐘就做出決定的“分級挑選”,而是喜歡在詳細詢問之後,在開始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對象,門格勒這種“精挑細選”的行為,讓幸存下來的人們極為恐懼。

為改良人種,希特勒讓他暗中開展未知的“實驗”,離成功隻差一步

門格勒喜歡讓小孩子參與到他的“實驗”當中,很多不明真相的小孩子都會被他展露的笑容欺騙,為了讓孩子們沒有後顧之憂,門格勒經常用食物和面包引誘孩子,希望他們可以配合,他也是以得到了一個“死亡天使”的稱号。門格勒認為人和動物一樣,既然能改良動物的品種,那就一定能改良人的,抱着這個理念,門格勒一直“孜孜不倦”地進行改良試驗。

為改良人種,希特勒讓他暗中開展未知的“實驗”,離成功隻差一步

直到1945年,門格勒宣稱自己的實驗已經到了後半段,馬上就可以成功。可是,那時的門格勒已經被蘇聯紅軍緊緊逼迫,他隻能不停地轉換地點,根本無暇實驗。門格勒不斷逃竄,沒有人見過他,直到戰争結束,門格勒就如同在人間蒸發了一樣。1979年,門格勒在巴西遊泳時突發心髒病溺死,通過對比DNA,大家才确信這的确是門格勒。門格勒通過實驗,造成大約40萬人死亡,我們無法确定,如果門格勒的實驗成功了,人類會發生什麼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