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在不雞娃,等着将來你孩子啃老吧?

作為育兒部落客,我一直是不雞娃的,但最近,有幾個朋友聊起“中考分流“的話題,一聽我不雞娃,就急了,怼我說:現在不雞娃,中考上不了重點高中,大學都考不上,那以後怎麼辦?等着娃來啃老?

大學都考不上啊……

說實話,我前幾年真的是完全無法接受小D不上大學的。

但育兒部落客這項工作,也促使我鍛煉出“思考體質”,當我覺察到自己“絕對不能接受”這件事時,就提醒自己,再多追問幾個“為什麼”,嘗試梳理清楚背後真正的原因。

經過幾年的思考(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好久),我更新了自己的“絕對不能接受”的底線:我可以接受小D未來不上大學,但我絕對不能接受她啃老。

01

區分目标和手段

回顧一下我追問自己的過程啊:

為什麼一定要考上大學?

上不了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 那為什麼一定要找到好工作?

找不到好工作,就無法養活自己 -- 哦,原來我不能接受的是女兒“養不活自己”

那必須有好工作才能養活自己麼?--有好工作能養活自己的機率更高

上過大學一定能找到好工作麼?-- 受過良好教育,找到好工作的機率更高 

哦,我其實真正在意的不是“上大學”,而是她未來有獨立的能力

真實的思考路徑當然更漫長,而且也會有反複,但我就是在這些追問中,慢慢自己就想明白了。

當我在說“絕對不能接受孩子不上大學”的時候,看似毋庸置疑斬釘截鐵,其實是混淆了目标和手段。

為什麼區分這件事很重要呢?

因為如果我們把孩子“上大學”作為目标,那麼我們所有的聚焦都是盯在考試和成績上,好像一切努力,隻要“上了大學“就可以結束了,短期而且功利。

一旦把教育變成那麼“簡單粗暴”的事,我們就會焦慮,隻關心“分數”,卻忽略了“學習”,換句話說,我們可能不知不覺中,就犧牲了更長遠更重要的東西。

“考上大學”不是目标,隻是手段,而且隻是手段之一,我們其實最終,都是希望孩子可以獨立自主。

想明白自己的目标後,就要再問問自己,怎麼才能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本領呢?

02

為自己負責

隻要看社會新聞,總會聽到這樣的話,“父母辛苦供你讀書,你現在就賴在家裡不上班“。

啃老曾經是極少數現象,但現在好像越來越多了,這也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預設“讀了大學”就等于“自力更生”。名牌大學畢業生,也有當“巨嬰”依賴父母的,這真的不是我想看到的。

歸根到底,我們需要從小幫助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打造自律的孩子,這句話有點老生常談了,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自律的反面究竟是什麼?

對我來說,不是懶散,沒有上進心,而是“他律”,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主,無時無刻被管理和監督。

我們怕孩子不自覺,不上進,是以采取“人盯人”的方式,替孩子把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媽媽,隻要看到孩子“閑着”,就渾身不舒服;完成了作業就要加碼繼續做;從1歲開始就是“步步為營”給孩子設計了一條“努力”路徑。

這樣的路徑也許确實能讓孩子考上大學,甚至還是很好的大學,但是一旦外力撤退,他們的“動力”很可能就消失了。

“我都按照你的要求考上大學了,你還想要我怎麼樣?“

當孩子的口中說出這樣的話時,他其實也沒錯,錯就錯在,我們從小到大誤把“手段”當“目标”。

“孩子,我們希望你有能力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當我們把“獨立自主”作為目标,那麼從孩子小的時候吃飯到陪寫作業,到最終的大學選擇,我們都會時刻警醒,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他的人生,需要自己為自己負責,才是關鍵。

我作為父母清楚地明白,自制力就是稀缺資源,我從小允許小D做很多事,不在日常小事中去過度消耗自制力,而浪費了真正做大事的機會。

同時我也讓小D明白,自己想做每件事都可以做,但每個選擇背後都有“結果”和“代價”。

具體方法見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03

自我認知

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吉甯曾提出過一個觀點,我至今印象深刻。

清華校園裡有很多“A型學生”,但未來社會最需要的是“X型學生”。

所謂“A型學生”,是指傳統觀念裡的那些“好學生”,他們的成績總是能得“A”。

而“X型學生”則與之不同,他們的成績并不一定拔尖,但願意承擔創新風險,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說到底,打造“A型學生”對于很多成人來說,就是滿足自己虛妄的安全感。我們自己未來很焦慮,隻能死抓着自己認為的“确定性”。

如果父母把“考上大學“當做确定性,死死抓住,但這個标準其實并不“萬全”。

一二十年前的鐵飯碗,如今很多岌岌可危,我們小時候的鋼琴10級證書和現在的含金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正在讀國小的孩子,未來從事的工作,90%是現在沒有的,這些我們能想象嗎?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好,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在談讓孩子“優秀”的時候,需要自己先定義清楚“優秀”的标準。

對我來說,一個人真正的“優秀”,是明确的自我認知,而不需要外界參照物,因為考上大學還有更好的大學,去了好公司還有更好的公司,年薪百萬還有千萬的。

“自我認知”很抽象,具體到執行層面就是三句話:

做得好的時候,往外看

做得差的時候,往回看

不管好還是差,都問問自己,内心舒服開心嗎?

這樣的孩子,就不會妄自尊大,更不會妄自菲薄,“為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努力”,這份驅動力可以持續一生,而不僅僅隻是為了“考上大學”。

具體方法見 有大格局的孩子,從小要建立參照系視角

04

學會學習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曾說過,未來人類要準備好,每10年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過時的知識、技能、經驗、假設和人脈,重新來過。

這一點對于教育也是同樣适用,這個世界就是變化的,指望有一條确定的道路已經不可能了。

但不管未來怎麼變,有一點可以确定,擁有學習能力的人,永遠不會被淘汰。

學會學習,而不是學會考試,是我特别看重的。

前段時間認識一位江蘇的英語輔導班的老師,她笑着和我說,自己英語口語一句不會,但就是有本事幫助國中孩子英語考試提分。

我問她怎麼做到的?她說很簡單,分析大量英語試卷,把每個考點拆解成公式/口訣,先教口訣然後配合刷題。

她說,她不敢保證教出來的孩子英語是否好,反正英語考試分數肯定高。

這個例子雖然極端,但在我們日常中也能看到影子,比如,隻在乎孩子刷了多少題,看了多少書,卻不在乎“會不會“這道題,“懂不懂”這本書。

小D學新的知識比較慢,比起其他孩子一說就明白,她似乎要花更長的時間來了解。

我曾經也焦慮,總是拼命想着趕進度。但當我認識到,我可以接受小D“考不上大學”後,就發現我的重點改變了。

我更加關注的是,她在學這個新知識點時的學習政策,她所謂的“會”是真會還是假會,她能不能把學到的方法複述出來。

是的,這麼做很慢,父母也需要勇氣,很多時候連老師都覺得,你家可以了,繼續往前吧,我卻經常說,再複習一下,再鞏固一下,暫時落後沒問題的。

我希望的是,女兒未來獨立面對那些甚至我都無法想象的新科技、新技術的時候,可以不慌,可以慢慢來,心裡永遠有那份底氣:

我學得會,而且我一旦學會就掌握的很牢固,暫時落後沒問題的。

具體方法見 幼小銜接最該補上它|“學了”和“學會了”之間差這三步

05

寫在最後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在思考,我的這個答案是不是和“錢”有關?

不可否認,對于大山裡的娃,殺過千軍萬馬,闖過獨木橋,考上大學,也許仍然是最快、最确定的改寫命運的辦法。要說,完全和“錢”無關,肯定不是。

對大部分咱們公号的讀者,我寫這篇也并不是說,不要小D考大學,咱們的孩子都不用考大學,而是希望互相提醒,“怎麼做到”可能更重要。

教育真正的課題是,如何幫助一個普通孩子過上有價值的、獨立的、自洽而有幸福感的人生;

如何讓孩子知道“我是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熱情,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

這和标準化刷題、送補習班、追求成績、考上大學相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但我相信,隻要定義清楚真正的目标,我們就有底氣說一句:“滿世界都是路,但我們要選擇自己的腳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