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現如今,在社會上立足,就需要懂得不用多言的規矩與道理,以禮相待他人,尊重老者,做事要有分寸等等,這些都是常人所知曉的道理。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很多的人代代繼承着古人所流傳下來的一些明理,也就是常說的“俗語”。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這些廣為人知的俗語,雖然簡單粗俗,但卻有着老祖宗的大智慧。在二三十歲正值身強體壯的年紀,我們努力拼搏,為自己的前途而奮鬥,但随着年齡的增長,老祖宗卻告誡道“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而這樣要求人們又有什麼道理呢?

四十守家,戒色欲

“四十不多欲”,是要提醒人們,到了四十歲之後就要抑制欲望了,不然将會反受其害。在古代,天災人禍并行,百姓們的平均壽命并不長久,大約隻有四十歲左右。是以年紀一旦過了四十,那就相當于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嶺,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在人生的籌謀中,經過青年時期的籌劃,到了四十歲已經逐漸趨于穩定,應該是守家穩業的階段。但是如果沉迷于色欲,首先“家”就會開始破裂。很多夫妻到了四十歲左右的年紀,對待自己的另一半更如同親人,彼此之間互相欣賞的态度已經減淡,甚至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但是面對“四十如虎”的欲念,很多人就會铤而走險,紅杏出牆。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但是為了貪圖“一時之快”,而将前半生努力經營的家庭抛之腦後,這是不成熟的做法,一不小心,家庭就容易邁入支離破碎的地步。為了自己考慮,為了下一輩着想,這樣的行事方法也是萬萬不可的。

五十年淡泊,莫生氣

“五十不多情”,這裡的“情”字并不是指“情愛”,而是在指“情緒化”。五十歲已經是常人所說的“知天命”的年紀,經曆過半生人情世故,已經看淡了名與利,擁有平淡如水的心境。這時候的人們,就要放下心中的成見,順應自然,為自己着想。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曆史上,北齊王朝的創始者,被後人尊稱的北齊神武帝高歡,在戰場上對抗敵人北魏将領韋孝寬時,竟被情緒主導,引火燒身。有着多次戰勝經驗的高歡,在排兵布陣的時候,準備了數多良策,本以為對手無處可逃,但所有的計謀竟然被韋孝寬破解,被敵方所困。最後在戰争焦灼之時,高歡心态崩潰,郁悶至極,還沒有打完仗,就被氣死了。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戰場上瞬息萬變,唯有穩定心境,尋找一線生機,才有獲勝的可能。但是五十多歲的高歡作為一代名将,卻過于情緒化,而丢掉城池,丢失性命。不僅在古代注意心态是要緊之事,對于當下的五十歲人而言,也要穩定自己的心緒,面對生活的大起大落,用更加平穩的心境去面對。

六十保身,不多食

“六十歲不多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長壽健康方法,當六十歲的時候,要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人一旦到了六十歲,身體就算再硬朗,也會存在諸多的健康問題,需要注意維持。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六十歲時,生活已經沒有任何負擔,頤養天年才是該做的事,但是為了人生能夠更持久,過得更舒服,還是要戒掉對于事物的諸多欲望。高糖高鹽雖然味美,但是卻會對身體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為了少些病痛,在日常的飲食習慣中,還是要以清淡易消化的健康食物為主,用飲食來補身體,而不是害身體。

小結

古代人之是以特别注重對身體的養護,其實都是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條件所造就的,那時的人們生活艱難,事事都要自己操心,是以就有了這樣的規矩。對于現代生活便利的我們而言,可能四五十歲還是可以打拼,有所作為的年紀,但是這其中古人告誡的道理我們卻需要銘記。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對于身體安康的追求,對于家庭事業和諧穩定的渴望,不管相隔多少年,這些人生最本質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這樣流傳下來的經驗與智慧,至今仍然會讓人受益匪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