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在上司關隴集團的時候,還不到30歲。這年紀很多人還處于創業階段,人家已經接管了一家上市公司了。
隻不過,這家上市公司的前任老闆賀拔嶽,剛剛被人設計給宰了。整個公司就跟沒頭蒼蠅一樣,要是沒有個靠譜的領頭人,這家公司瞬間就得解散。
很顯然,宇文泰就是一個比較靠譜的領袖人物,他雖然年輕,可很早就擔任了集團老闆賀拔嶽的軍師,而且還兼任一個部門經理夏州刺史的職位。
在宇文泰的帶領下,人心不穩的關隴集團,瞬間聚攏在一起,他們合夥滅了殺害賀拔嶽的侯莫陳悅,完成了關隴地區的統一。
這個時候高歡也已經誅滅了爾朱家族,正式執掌北魏大權。是以說屬于高歡和宇文泰的時代,正式到來了!
但擺在宇文泰跟前的,是一個異常強大的高歡!如果說宇文泰的關隴集團是一家剛挂牌上市的民營企業,那麼高歡就是一家有着百年老店底子的超級巨無霸上市集團。

一、宇文泰手裡的資本被打光了,不得不實行府兵制。
宇文泰那時候手裡能找來3萬多人馬,這已經是最理想的狀态了。而且這些人馬裡,漢人居多,武力值比較高的鮮卑士兵比較少。
反觀高歡那兒,随便湊一湊,就有二三十萬人馬。而且這些士兵當中,武力值較高的鮮卑士兵占了大多數席位,就問你宇文泰怕不怕吧!
可偏偏在小關之戰、沙苑之戰這兩場規模宏大的戰役中,宇文泰出奇制勝,憑借計謀兩次重創高歡,也使得自己的實力大增。
實力的天平,看似在這個關鍵時刻要發生反轉了,可雙方偏偏又爆發了邙山大戰。高歡的兒子高澄,是個色鬼,他跑到大臣高仲密家,把人家媳婦兒的衣服都給撕光了。這可把高仲密氣壞了,立刻帶着虎牢關投奔了宇文泰。
虎牢關對高歡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他立刻帶領10萬大軍前來,宇文泰也不示弱,幾乎全員出動,要跟高歡來硬的。
或許是之前的順利,使得宇文泰有點兒驕傲了。這一戰中,宇文泰慘敗,不僅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就連他自己也差點兒被高歡手下的大将彭樂給宰了。
邙山之戰的慘敗,讓本就不富裕的宇文泰,猶如雪上加霜。回頭看看自己手下的軍隊,宇文泰發現,這波虧慘了,褲衩都快輸沒了。
這可不行啊!痛定思痛的情況下,宇文泰決定對軍隊進行改革,這就是府兵制的由來!那麼府兵制究竟特别在什麼地方呢?為何能幫助宇文家成功擊敗高家呢?
二、府兵制,究竟強在什麼地方?
宇文泰在邙山之戰中慘敗以後,發現幾乎沒本錢翻盤了!為了盡快恢複元氣,他開始大量招募士兵。主要針對的就是流入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
當年北魏為了對付柔然,特地在邊境設立了六鎮。好家夥,自己是從北邊南下的,結果還得派兵防着北邊新出來的勢力。當年北魏六鎮,可是富家子弟鍍金的好地方,由于作用太大,是以工資福利别提多高了。
可後來柔然自己内亂了,它的小弟高車不聽話,有反水的現象,差點把柔然給搞完犢子了。是以柔然沒工夫南下,是以北魏六鎮的作用在不斷削弱,地位自然也一落千丈了,福利就别提了,工資有時候都發不出來。
而六鎮軍官的欲望卻沒有減弱,他們拿不到更多的錢,就壓榨手底下的士兵。結果造成了六鎮士兵們的集體起義,這就是著名的北魏六鎮起義。
六鎮起義後來被爾朱榮給平定了,但是六鎮軍人也是分成了兩大塊,主要的一部分被高歡收編了,成了高歡創業的資本。還有一部分跑到了關中,這回總算是被宇文泰給看到了!
宇文泰收編了這些六鎮軍人後,将他們與當地的鮮卑士兵安排在一起,組建成了六軍。這支軍隊損失慘重以後,宇文泰又吸納了大量關隴地區的漢人豪族的鄉兵部曲。
占了人家的便宜,自然要給人家好處了!是以宇文泰不得不做出讓步,讓這些豪族們派代表人物到軍中擔任進階官吏。這就是府兵的由來。
光有府兵還不夠,必須要形成一定的制度,才能夠讓府兵發揮強大的作用。是以宇文泰做出了如下安排:
設立八柱國、十二大将軍、二十四開府的府兵組織系統。
其中八柱國是最高統帥成員,一共有8個人,分别是: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于謹、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嶽父,李淵的外祖父)、侯莫陳崇。
這裡面最特殊的是宇文泰和元欣。元欣是西魏宗室,是以隻是挂個名。而宇文泰雖然也是八柱國之一,可實際上要比其他幾位柱國地位高,是最高統帥。
是以八柱國,準确來說隻有六柱國是管具體事兒的,每個柱國手下各有2名大将軍,共計12名大将軍。每一名大将軍手下,還有2名開府,是以共計24名開府。
最讓人敬佩的是,宇文泰的精心安排。柱國手下的2名大将軍,都不是柱國本人的親信。大将軍手下的2名開府,也不是大将軍的舊部。這就避免了他們串聯反叛了。
這一整套嚴密完整的府兵制度搞下來以後,西魏的軍事面貌煥然一新。這就好比鳥槍換炮的感覺,倍兒爽。
總結:府兵制到了唐朝,走向了末路。
宇文泰把府兵的作用,幾乎發揮到了極緻。平時負責耕地,到了農閑的時候,就弄到一起訓練,打仗的時候,他們還得集體上戰場。幾乎沒有任何浪費的時候,畢竟人就是資源嘛!
宇文泰在整個西魏各地設立折沖府,主要是為府兵提供訓練的機構。但是上戰場的時候,府兵的武器和馬匹,都必須要自己準備。
這是不是讓大家想到了《木蘭辭》裡的那句話: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
花木蘭就是府兵制時期參軍的,這些東西都要自己準備,可真是讓人頭大啊!由于這套制度很好用,是以後來宇文家族逐漸逆襲滅掉了高家的北齊王朝。
到了隋唐,府兵制依舊是非常流行的制度,而且越來越完備。比如說唐太宗時期,就在全國設立了16衛和634軍府,是府兵制最完備的時候。
可是府兵制的基礎是均田制,到了唐朝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壞,間接導緻府兵制搞不下去了。為此唐玄宗時期,曆時200年左右的府兵制正式告别曆史舞台,新來的那家夥叫募兵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轉發點贊順便關注,我們進一步了解府兵制和均田制的關系,包括募兵制和府兵制的優劣。
參考資料:《北齊書》、《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