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家孩子為什麼不愛畫畫?家長們看完真是悔不當初……

你家孩子為什麼不愛畫畫?家長們看完真是悔不當初……

昨天帶孩子去做1歲半的體檢,檢查結果顯示兒子的精細動作稍有欠缺,醫生建議我給孩子買點兒畫筆教他畫畫,并且有意識地指導他幫助媽媽做家務。

01

比如我做飯的時候可以給他一口鍋,讓他也“做飯”。對于這一點我覺得,對兒子的訓練還是不錯。

從他1歲學會走路後,就經常跟我在身後,忙碌于廚房的鍋碗瓢盆。

是以,他現在已經能夠很熟練的從櫃子裡找出最大的那口鍋,再從抽屜了找出勺子和碗……

當然一些有安全隐患的東西(比如筷子、叉子),我是堅決不會讓他觸碰,除非那會兒我不忙,能夠全身心陪他,才會把筷子給他用一會兒。

做頓飯的功夫,兒子拉着的他的一鍋工具,幾乎跑遍了家裡的每個角落,趁着等飯晾涼的空擋,我就要滿屋子的“尋寶”。

比如在書房找到湯勺,在卧室的床上找到盤子,在客廳沙發下找到兩隻碗……

每次的“尋寶”都讓我感覺像坐海盜船一樣刺激,我很喜歡這種無奈又有趣的感覺。

看到兒子,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淘氣又可愛,真的是讓人沒招兒……

02

這次體檢我和老公特意帶着婆婆一同前來,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醫生的口,讓婆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希望婆婆能夠了解和支援我們對孩子的養育方式。

早在孩子八個月的時候,我就在網上給他買了足足208支的全套畫筆,其中有水彩筆、蠟筆、畫筆、鉛筆、顔料筆等十多種,就是希望能夠及時地幫助孩子鍛煉精細動作。

可就在幾天前,我拿出兩隻小彩筆教兒子畫畫,結果卻引發了一場家庭大戰。

起初,兒子确實是乖乖的在我給他準備的畫闆上胡亂塗鴉。但是小孩子的心思很活絡,想到什麼就立馬行動。

我一個不注意,兒子就對着牆壁開始亂畫一通,雖然畫的很亂,但是看起來還不錯,原本一面毫無看頭的白牆,有了兒子的創作,反而好看了。

但是,婆婆卻這麼看,第二天婆婆看到牆上的畫立馬發起火來,不僅把孩子吵了一通,又對着老公吼了一頓。

婆婆這個人總想一勞永逸,她不喜歡搞衛生,是以不許孩子在牆上亂畫。她覺得那不僅不好看,而且孩子拿畫筆粘得手上都是顔料,洗不掉也不安全。

這也是我和老公從來不勞動婆婆幫忙喂孩子吃飯的原因,因為在婆婆看來,小孩子吃飯不老實,把飯撒到桌子上很麻煩,不僅要洗衣服還要打掃桌子和地面衛生。

而這次兒子在白牆上作畫,着實讓婆婆生氣,婆婆不好意思對我發火,就把老公吵了一通,晚上婆婆又和公公大吵了一架。

後來,我和老公深刻探讨了關于兒子畫畫的問題,最後我們一緻決定,孩子下次體檢帶婆婆一起,聽聽醫生的說法,畢竟專業人士說的話,要比我們強硬對抗更有效果。

你家孩子為什麼不愛畫畫?家長們看完真是悔不當初……

03

好的大人,應該是追随着孩子,而不是讓孩子一直待在家長所框定的安全地帶。

大樹之下雖能遮風擋雨,但也會擋住陽光,影響到小樹苗的生長。

作為家長,一點兒也不要偷懶。對孩子原初的勇氣,應該想盡方法保護,而不是以保護為名去除孩子探索的自由。

尼采曾經說過:“找到一技之長,是人生重要的工作。”而對于孩子來講,找到自己的興趣,并不斷澆灌它,則是童年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父母的重中之重。

在孩子識字前,能夠很好地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自己之前,塗鴉是最好的表達方式。

小孩子有一個真正的興趣所在,以此和自己的内心對話,學會表達和自我安慰,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當然也有寶媽會問,我家孩子怎麼不愛畫畫呢?

我想答案隻有一個:“被扼殺了。” 而扼殺孩子興趣的原因可能是:

1.沒有在關鍵期拿給孩子充足的紙筆。

2.沒有時間畫畫,孩子一直處于被刺激狀态,比如看電視、玩玩具,一直在戶外玩耍,沒有給他靜下來的時間。

3.大人的不當參與。對孩子畫畫過于功利,隻求孩子畫得像、畫的好而不是大膽表達出來。

畫畫本就是孩子的第一種人文語言,就像“說話”一樣,是一種表達方式。

“說”優先于“說得好”,是以“畫”也不應該用“畫得好不好”去衡量。隻要喜歡,畫就是了。

孩子畫出的每一幅“作品”,于孩子将是驚喜,于父母來講也是。像是通過孩子,得到的天降禮物。

對行動起來的小孩,隻要不危險,又沒有妨礙到其他人,我覺得就沒必要幹預或打擾他。

真正的愛,不是警告和制止,而是追随與鼓勵。

以上,共勉!

你家孩子為什麼不愛畫畫?家長們看完真是悔不當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