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網友發現新版卡通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變了,灰太狼“改邪歸正”不再捉羊,狼和羊開啟了和平共處模式。
沒了打鬥場面,更沒有“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生物鍊邏輯。
這樣的改變讓人不甚唏噓,卡通片真要這麼戰戰兢兢麼?
卡通片屢遭舉報
《喜羊羊與灰太狼》講述的是狼和羊兩大族群間鬥智鬥勇的故事,其中涉及了不少打鬥的場面,是以被一些家長舉報涉及暴力、危險等,容易對孩子造成不好的誘導。
是以,新版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内容上做出了調整,狼和羊不再是“天敵”,開啟了love and peace的相處模式。

《喜羊羊與灰太狼》不是第一部被家長舉報涉及暴力、危險元素的卡通片,前幾個月深受孩子們喜歡的《迪迦奧特曼》也遭到家長舉報,稱其涉及危險暴力而被全網下架。
除此之外,像《小豬佩奇》《小馬寶莉》這樣情節簡單、畫面和諧的卡通片,也被家長舉報涉及安全風險,比如跳泥坑。
除了卡通片,近年來一些電影、電視劇也遭到家長的舉報。國慶假期大火的電影《長津湖》,就被家長舉報畫面太過血腥暴力,會吓壞孩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些危險暴力的動畫情節,容易誘導心智不健全的孩子出現攻擊行為。
過濾掉不适合孩子身心發育的内容,讓孩子得到正向的引導,原本無可厚非,但是矯枉過正也是不可取的。
别對孩子“真空”保護
《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狼和羊和平共處的畫面,雖然很正能量,卻幹擾了孩子的正确認知。
狼吃羊是正常的生物鍊邏輯,為了避免對孩子造成不好的誘導,就把自然界的生物鍊邏輯改得面目全非,這樣真的利于孩子的成長嗎?
為了避免孩子害怕,就不讓孩子去正視曆史,正視戰争的殘酷,這真的是在保護孩子嗎?
孩子始終是一個社會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不可能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下成長。過度地保護,對孩子而言并不是好事。
一棵樹,隻有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才能茁壯成長;一朵花,隻有嚴寒酷暑風雲雨雪,才能美麗綻放;而孩子,隻有日積月累練就一身本領,才能在世事紛雜的社會裡健康成長。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不是捂住他的耳朵和眼睛,給他營造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而是教會他認清社會真相,并熱愛生活。
作為父母,我們自然是想把世間一切假醜惡都遮掩起來,隻給孩子展示真善美,讓他們幸福而快樂地度過一生。可現實不是童話,一味地向孩子粉飾太平,一味讓孩子活在一個“虛幻”的真空,終有一天孩子也會被這種假象所累。
是以,不點媽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利用好自己手中舉報的權利,對于那些侵害兒童健康成長的内容,要絕不手軟,但也不要矯枉過正。
孩子遲早要走出我們的家門,離開我們的羽翼,沒有人可以陪伴和保護他一輩子,該讓孩子知道的,就必須适時地教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