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把孩子養得“不知感恩”!

别把孩子養得“不知感恩”!

星期天的晚上,飯菜已經上桌,我呼喚女兒:“吃飯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幾分鐘後,女兒走過來,看了一眼桌子,問:“我的飯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滿的神情。

我心裡一驚。她的表情,她的诘問明明在告訴我:你應該為我盛好飯的,為什麼不給我盛飯呢?7歲的她有一雙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飯,為什麼覺得我理所當然得替她盛飯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雖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但是我仍然和許多母親一樣,不知不覺替孩子做得多了點。

别把孩子養得“不知感恩”!

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可能變成一隻“白眼狼”。

前不久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個文章,發帖人小A10歲時父母相繼過世,年長他20歲的姐姐将他撫養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學,後來他考上了公務員。姐姐退休了,終身俸每月1800元。

姐姐想讓小A每個月給她1000元作為養老費(實際應該是補貼外甥上大學的生活費),小A不幹,并勸說姐姐不讓外甥讀學費昂貴的建築專業。姐姐一氣之下,揚言小A不給撫養費就要将他告上法庭。小A問,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擔撫養費?會不會對他的前途造成影響?他特别強調,姐姐隻是将他養活大,對他沒有對外甥好,言辭間很多對姐姐的不滿,毫無感激之情。

姐姐将他撫養成人并送去上大學,小A本應心懷感激、知恩圖報,他卻認為姐姐姐夫做得還不夠。

别把孩子養得“不知感恩”!

我可不想将女兒養成白眼狼。我養育她是我做為母親的職責,不圖她的回報,但是如果她長大後認為我替她做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如果發生這些,那是我的悲劇。

從那以後,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經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務配置設定給她,讓她承擔起家庭一員的責任;在我們勞動的時候,邀請(并要求)她幫忙,讓她體會我們勞動的辛苦;教導她表達感謝,如果她表示了感謝,她會得到更多,如果她沒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質方面減少滿足,讓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東西都可以得到。

我看到許多父母不知不覺中在培養着白眼狼。他們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學或放學路上,大多數孩子的書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用幹家務,隻要搞好學習;物質享受被過分滿足,許多國小生有了自己的手機和電腦……這些都是在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今天他認為你應該為他背書包、買手機,明天他就會認為你應該為他找工作、買車子、買房子,如果某天你給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别把孩子養得“不知感恩”!

寫到這裡,我想到三年前機場弑母的留學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來出。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24歲的青年本應自立,靠自己打工解決(或部分解決)留學費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當母親拿不出錢,他不念親恩,那滿腔怨恨化作9刀。

這個案件讓父母們警醒,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我們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