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的河北省石家莊市,一名為兒子操心的老父親整夜未眠,閉上眼全是那張兒子焦愁不安的臉。他思來想去感到很不安。
第二天一大早,心神不甯的他就簡單收拾後,出門了。他放下手邊所有的事情,趕往孩子所在學校。
到了孩子學校後,孩子正在上課。父親等了一會兒,終于見到了愁眉苦臉的孩子。隔着栅欄,父親牽起了孩子的手,輕聲細語地安慰了孩子。

失魂落魄的大男孩,見父親并沒有半句責備的話,放下心防和父親溝通起考試這件事。說着說着,孩子傷心地哭了起來。
父親看到抽泣的兒子,百感交集地說:“我知道你也盡力了,盡力就好!孩子,别難過了,繼續努力就好。”
說完父親捧起了兒子的臉,看着這個自責難過的小男子漢,為他輕輕的擦拭臉上的眼淚。
聽着父親鼓勵的話,感受到父親擦拭眼淚時的輕柔安撫,孩子的情緒慢慢地穩定了下來。他将父親的雙手碰到了自己的懷裡,說着自己會繼續努力、上進的話語。
随後,孩子的母親說:“孩子自稱考砸了,其實我們并不這麼認為。就是一次簡單的月考,他考了班級第12名。我們對他的這個成績,還是很滿意的。就是他給自己的壓力,有點太大了。其實隻要他去分享、去訴說。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可以開解一下。”
秋秋想說:這位父親就是鐵漢柔情吧!
我每次看到這樣和諧、友愛的家庭關系,就有我心甚慰之感。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站,父母即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咱們作為家長,對于孩子的正面教育和鼓勵,可以說對孩子的孩子成長路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當有上進心的好孩子們給自己預估過高、壓力太大時,家長能夠站出來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和解壓。
很多家庭的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高壓之中,感覺自己是父母的所有物。父母對其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長期處于這樣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會變得敏感、自卑,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特别是學齡段孩子,考不好身心俱疲。他們回到家還要面對家人的不了解、不滿意。有的脾氣火爆的家長,甚至劈頭蓋臉給孩子一頓罵,或者一頓揍。這無疑是給孩子雪上加霜,無形中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本文中這位媽媽有句話說得很好:隻要孩子願意跟家長分享、訴說,家長就去開解一下。因為孩子願意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壓力,說明是對家長的信任和認可,願意去化解壓力。
這時候父母一兩句溫暖的話,或者輕輕地拍拍孩子,幫他擦擦眼淚都是對孩子莫大的鼓勵。父母的正面鼓勵和引導,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困境,進而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