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段時間“雙減”政策出台後,我也像廣大老母親一樣陷入一絲不安。
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玩耍,讓我對他的未來感到擔憂,後來我抽絲剝繭般試着從中找出讓我不安的地方在哪。
原來歸根到底,我害怕孩子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平庸的成年人。
直到最近我看了一套有趣繪本,才讓我慢慢釋懷,并且找到孩子未來應該要走的方向。
是以今天我也想給你們分享這套——《我不用做完美小孩》系列繪本。
放慢腳步看看身邊的孩子,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隻注意到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差的地方,卻極少關注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和比較常見的努力奮鬥、堅持不懈的“雞娃”式成長童書不同,這套《我不用做完美小孩》系列繪本,關注的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它讓孩子更好的認識這個真實世界,在接納了解旁人的同時,更要照顧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細細閱讀,你會發現裡面的道理,很多大人也還需要領會……

沒有100%完美的孩子
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做真實的自己”
不要輕易貼标簽
隻要勇于踏出第一步
哪怕是一點點也是變好的開始
發掘自己的“酷”
外表的美可以讓别人記住一陣子
善良的品質會讓别人記住一輩子
整個系列一共有3本,以拟人化的壞種子、好蛋、酷豆子分别為主角,他們都不完美,都有各自的缺點和煩惱:被嘲笑、被排擠、不被了解、想融入團體、會孤單、會失去信心。
但同時,他們也都在進步、前進着,在努力撕去身上的标簽,真正地認識自己,嘗試和他人、和世界融洽相處。
《好蛋》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有時候,孩子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每個人都喜歡的對象,是以他們一直在努力成為别人眼中的樣子。
比如,《好蛋》裡這顆橢圓形、戴眼鏡的蛋,它是一顆“很好很好的蛋”。
它幫忙拎東西、漆房子、換輪胎、搶救貓咪,甚至想讓一打雞蛋都别再搗蛋了。但畫面隐藏的幽默細節也别有暗示:好蛋給花澆水,溢到花盆外;給房子塗漆,塗到了在一旁的吐司。
這好像是在說,其實,好蛋并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
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本教小朋友做好事的繪本。直到這顆時時刻刻保持完美的蛋身上出現了裂縫,而且遍布全身!
好蛋終于受夠了這一切,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
當它回來的時候,一切變得更好了。這段自我療愈之旅,讓好蛋認識到朋友和自己的不一樣,也體會到,或許自己并不需要表現完美。
這個繪本用輕松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大人和小朋友都會碰到的問題:我們需要這麼完美嗎?
也許,我們并不總是那麼完美,我們需要學會認識自己、愛護自己,放松地與他人相處,并在自我與人際間取得平衡,讓裂痕消失,找回美好的狀态。
《壞種子》
這是一顆總是遲到、撒謊、欺負别人的壞種子。
不過,這個故事并非粗暴地教育小朋友們哪些是壞行為、不能做,而是巧妙地把這顆瓜子放在真實、複雜的故事背景下,讓讀繪本的小朋友和大人,都“感受”到什麼。
為什麼壞種子覺得自己很壞呢?
因為它會遲到、講不好笑的笑話、不洗手不洗腳……就因為這樣,大家說他很壞。漸漸地,他也覺得自己是一顆壞種子。
花生、其他種子向“壞種子”投去異樣的目光
但事實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壞種子出生在溫暖的家庭,直到家人失散、自己差點喪命,它才決定變壞”。
小朋友們其實也是這樣的。許多能夠被改變的錯誤,隻需要稍微提醒和引導,而不是立刻給他們貼上“壞孩子”的标簽。
每個人都有可能做出積極的改變。無論是對于自己 ,還是對于他人的改變,應該如何富有同理心地接受呢?這是作者想要通過繪本和孩子們交流的第一個問題。
插畫師皮特·奧斯瓦爾德也用生動可愛的插畫吸引着孩子,引發他們思考其他問題。
你看,圖畫裡搗蛋的種子,并不是皺眉兇狠的,而是時而露出抱歉的神情,時而顯得享受,仿佛透露了文字之外的資訊,讓人反思“壞種子”是否那麼壞呢?
這也啟發家長和老師們,去了解孩子在憤怒、受傷和傷心背後的故事,幫助孩子冷靜處理他們的怒氣時,也耐心地引導他們去找出到底是什麼引起這些行為。
另外,《壞種子》也用一種輕松、溫柔的方式給孩子傳遞接納自己的勇氣、意志力的巨大力量。
就像在最後,壞種子慢慢地改變自己的習慣。“他不那麼壞了!”這句話給壞種子滿滿的能量,讓他微笑了起來,也開始迎接自己更好的樣子。即使是一點一滴的嘗試,也是了不起的成長。
給人貼上一個标簽很簡單,但要讓一個人扔掉自己身上的标簽,遠遠比貼标簽困難。别忘了告訴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壞種子”,給他一點鼓勵,讓他聽見噢!
繪本的最後,“壞種子”露出了幾乎沒有出現過的溫暖笑容,繪本的用色也明亮了許多。小朋友在歡快的潛移默化之中學習了“什麼是好行為”。
《酷豆子》
《酷豆子》這本書,我相信大小盆友讀着都會很有共鳴。
豆邊國小裡,有一群酷豆子,他們多才多藝,不僅舉止帥氣,還戴著太陽眼鏡,看起來好酷!像不像學校裡的“風雲人物”,穿搭好看、動作帥氣、多才多藝。
故事的主角,就是代表了咱們大部分人的普通豆,無法融入酷豆團,隻能在一旁暗自羨慕。
為了變酷,它開始模仿酷豆子,學習他們的穿着、造型和動作,這些舉措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孩子的敏感内心:缺乏自信,容易陷入自我懷疑。
做了好多努力,但它的人緣卻沒有是以變好,正當主角失去信心,想要放棄的時候,酷豆子對它伸出援手,讓它明白,真的“酷”不是外在的模樣,而是内在的善良。
這個故事重新诠釋了“酷”的定義,雖然我們不能成為那種閃亮的“明星”人物時,我們可以選擇成為“善良”的人,那才是最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