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做父母的,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

熱播劇《小敏家》,誰看完不想要一個李萍這樣,要什麼都給買,想要星星還附贈一個月亮的媽媽。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即使是這樣無微不至的父母,有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往寶貝孩子身上“倒垃圾”?

沒有處理好的負面情緒,就像沒有分類就扔掉的“垃圾”

我們常說,家長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那是因為,沒有處理好的負面情緒,是一種很可怕的存在。

它會化身成其他行為,時不時地給你的生活“搗亂”。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當你焦慮的時候,有沒有唠叨過自己的孩子?

當你生氣的時候,有沒有嘶吼過自己的孩子?

當你發怒的時候,有沒有打罵過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的唠叨和責罵,其實都是父母對自己負面情緒的一種釋放。

成年人宣洩負面情緒本身沒有錯,但是,宣洩的對象是不是找錯了?

小小年紀的孩子,是否能承受你負面情緒的宣洩?

他被動接受的負面情緒,能不能釋放,又該怎麼釋放?

當你發洩情緒的那一刻,你的孩子已經成為了你的“垃圾桶”。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接收了父母的負面情緒孩子卻沒有反應?這比他們哭鬧還要可怕

當你向孩子傳遞了負面情緒,孩子的沉默無聲有時比哭鬧來得更加可怕。

負面情緒不會平白無故地消失,它隻可能被孩子暫時“隐藏”,積累得多了,便會大規模爆發。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是以,我們會看到新聞上講,平時乖巧聽話的孩子,突然就離家出走;平時成績優秀的孩子,突然間就逃學。

哪有那麼多突然事件,那是孩子“隐藏”的負面情緒變成叛逆反抗釋了放出來。

細思極恐,哪些父母更容易向孩子傳達負面情緒?

1.管束過嚴、期盼過高,把家裡當成了學校生活的延續

當家不再是溫馨的避風港,而是學校生活的第二戰場時,父母也會不由自主地代入“老師”這一角色。

“别人家的完美小孩”總是出現在自己家裡,當你開始對比,你就向孩子傳達了焦慮情緒,當你開始唠叨,你就“成功”地将孩子的傾訴欲望鎖上。

2.把孩子當生活的重心,過度介入孩子的世界

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固然有愛,但事無巨細地為孩子操心,孩子還需要幹什麼?隻是需要好好地學習知識嗎?

生活的樂趣隻有在生活裡找,孩子的生活到處都是父母的影子,那他隻好去遊戲裡找,去外面的世界找,去和他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身上找。

當你開始失望、失落,懷疑自己的孩子,你就“成功”地将孩子的心門鎖上。

3.沒有感同身受的了解,隻有居高臨下的權威

有時候,父母的唠叨、責罵、懲罰,無非就是想要從孩子嘴裡聽到對自己的認同,或者做自己要求做的事。

父母賦予孩子生命,但這不代表我們對待孩子的态度都是居高臨下的。

父母始終以一種高姿态與孩子對話,無形中,将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面對負面情緒,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1.身教重于言教,改變自己,從正确釋放負面情緒開始

嫌孩子做事總是拖延,不妨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在更早的時候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都說孩子内心有座小火山,家長們何嘗不是。

生氣時,先别急着面對孩子,找個地方先把自己心裡的小火山釋放一下。

父母平和的情緒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2.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逐漸退出孩子的小世界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隻有愛自己的人,才會更好地愛孩子。

讓孩子自己去經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們隻做那個給他們托底的人。

3.多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理念

你唠叨得越多,孩子說得越少。

你做得越細緻,孩子思考得越粗糙。

學會傾聽,是我們愛孩子的第一步。

時代在進步,做父母的也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很多家長一直在往孩子身上“倒垃圾”,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做一個積極樂觀的父母,用幸福的内心去教育孩子吧。

繼續閱讀